《青玉案》中提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燈火,不論是在古代時期還是在現代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在古代,一些窮苦人家沒有條件去點燃燈火,很有可能就會鑿壁偷光,借別人家的燈火來點亮黑夜。在現代生活中,由於電力發展和經濟條件的火速提高,現在人們出行時會有路燈照耀,回到家時也會有燈火通明的景象等著自己。
但人們在了解火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有一些地方的火可以燃燒的時間更長。就比如說武當山有一盞燈叫做長明燈,據說這盞長明燈已經燃燒了將近600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一直都沒有斷掉過,那麼為什麼這盞燈可以持續燃燒600年的時間都不滅呢?專家都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客觀的回答,可是有一位遊客卻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讓不少人頓時感覺豁然開朗。
武當山是佛教聖地,面積超過了20萬平方米。武當山除了是道教聖地之外,還是一個小型的文物博覽館。因為在武當山所收藏的文物超過了5000件。1994年時,武當山已經被劃到了《世界遺產名錄》中,2006年武當山又成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2007年,因為遊客對於武當山的喜愛度在不斷的飆升,武當山又被列為中國十大景區。所以現在有很多遊客都喜歡往武當山跑。2013年時,武當山又成為了5 a級旅遊景區,每一年都會有不少遊客來到武當山遊玩。
按照常理來講,一盞燈能夠在高處燃燒很長一段時間,很有可能和氧氣有關。因為氧氣是火苗燃燒的必要因素,而武當山海拔比較高,氧氣在海拔偏高的地帶,相對而言就會比較稀薄。越沒有氧氣的地方,火焰燃燒的可能性就會越低。但是長明燈卻可以持續600年的時間不滅,這似乎違背了物理常識。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已經可以通過影視劇和文本小說了解到更虛幻的場景。像一些文藝題材的作品當中,編劇們就經常會利用虛幻的手法,描繪出一幕幕精彩絕倫的場景來。而這些場景也只是人們通過美好的想像力,所想像出來的而已。不可能在生活中真實見到。像長長明燈這樣的現象,到底是虛構出來的虛假橋段,還是生活中真實存在,並不違背科學觀念的景象呢?
其實也有一些遊客可能對這樣的現象反而不容易感到迷惑,因為越了解古代建築的製造工藝之後,越能夠解釋這樣的現象。有一位遊客就曾表示,武當山的殿堂建造工藝和常規的廟宇建造工藝並不一樣。武當山的焊接工藝比較特殊,構造之間緊密相連,也就讓武當山的建築非常的嚴謹化,這就降低了空氣滲漏的可能。在一個氧氣能夠很好得到保護的情況下,燃燒一盞燈,任何一盞燈都有可能會得到長明燈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