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故居來了五個人,導遊見蔣家合影照片認出他們不是普通遊客

2020-12-15 中華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的是浙江省寧波市奉化溪口人,蔣家幾輩人都是在這裡生活,蔣介石也是在這裡出生、長大、娶妻、生子,雖然之後也因為自己的政治事業在全國各地奔波,但心中也還是一直眷戀著自己的家鄉,蔣介石在大陸的時候也會經常回到自己的老家,後來也常帶著宋美齡回去。每次遭遇重大政治挫折的時候,蔣介石也會回到溪口老家,在這裡尋求一份安寧,比如西安事變以後他在這裡養傷、比如1948年被迫下野以後他回溪口探親。

1949年,蔣介石見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敗局已定,也無心戀戰,率領部隊和家人到了臺灣,從此大陸臺灣隔離,蔣介石也再也沒有再回到自己溪口的老家,直到1975年,88歲的蔣介石病逝,他生前的遺願是要回故土,葬在母親王採玉的身邊,所以至今蔣介石的棺材還只是四角墊高未落地,停放在蔣陵裡面。

蔣介石一生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蔣經國與兒媳蔣方良前後生了三男一女,其中最小的男孩子叫蔣孝勇,因為是蔣家第三代中最小的男孩子,所以從小,蔣介石都特別疼愛這個小孫子,蔣介石一家到了臺灣以後,蔣介石經常親自帶著蔣孝勇在臺灣遊覽,經常是一路抱著不鬆手,而對於蔣孝勇的教育,蔣介石也很重視,祖孫兩人經常在書房裡一起讀國學書,一副很溫馨的畫面。

所以,蔣孝勇在蔣介石去世以後,心中也萬分悲痛,他知道爺爺的心願就是能夠回到故土,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回去看一看爺爺心心念念的故鄉。1996年,這年蔣孝勇48歲,但是很不幸被確診患有食道癌,在生命中的最後時間裡,蔣孝勇想要回大陸蔣氏故居去看一看。

那時候,臺灣和大陸之間往來還不是那麼自如,所以也還是等待了一段時間,等到所有都辦妥以後,蔣孝勇一家五口人終於踏上了回鄉之路。

遠離大陸幾十年,近鄉情更怯,說的就是他們當時的心情吧。如今的蔣氏故居早已經成為一個景點,他們一家人像普通遊客一樣買了票,跟著導遊進了蔣氏故居,在故居的房前屋後,蔣孝勇處處都能感覺到爺爺和父親之前在這裡生活的氣息,好幾次都溼了眼眶,導遊也在熙熙攘攘的遊客中注意到了這五個從臺灣來的客人,他們說著一口寧波話,表情也顯得很凝重,並不像普通遊客那樣輕鬆。

後來她在拿起蔣家合影的時候,望著照片上的蔣氏子孫突然驚愕了,照片上的那個人不就是剛才抹眼淚的那個遊客嗎?她說:「眼前的客人一定是照片上的這個人。」而蔣孝勇被認出來以後,身體不禁一顫,但是什麼話也沒說,最後蔣友柏等人攙扶著蔣孝勇離開了。

蔣孝勇

在回到臺灣三個月以後,蔣孝勇去世了,蔣友柏望著父親像是沉睡過去的臉說:「您到那邊,也可以給你的爺爺和爸爸講講家鄉的變化了。」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故居來了五個人,導遊見蔣家合影照片認出他們不是普通遊客
    1949年,蔣介石見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敗局已定,也無心戀戰,率領部隊和家人到了臺灣,從此大陸臺灣隔離,蔣介石也再也沒有再回到自己溪口的老家,直到1975年,88歲的蔣介石病逝,他生前的遺願是要回故土,葬在母親王採玉的身邊,所以至今蔣介石的棺材還只是四角墊高未落地,停放在蔣陵裡面。
  • 清明節那天,蔣介石的孫子為啥扮成普通遊客回大陸掃墓?
    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會祭奠先人上墳掃墓寄哀思。蔣介石的後代也不例外。1949年,蔣介石第3次蟄居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鎮,然而此次回鄉,未給他換來任何轉機。時值清明節,蔣介石領著蔣經國一家三代來到慈母王採玉的墓碑前祭拜。
  • 蔣介石孫子裝遊客回大陸祖居,一個破綻,讓管理員發現了他
    蔣介石和宋美齡把他視為掌上明珠,他生於蔣家低谷期。 老蔣對小孫子有虧欠,勢必疼愛多些,出去遊玩,總愛把他抱在懷裡,祖孫倆有著深厚的感情。 「身腐骨碎存長志,浮棺依舊伴鄉思」從1949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退守臺灣以來,40多年過去倆人沒能回朝思暮想的故鄉,死而有憾。
  • 蔣介石的後代買票遊大陸蔣氏故居,臨走說了一句話,聽了很心酸
    蔣孝勇,蔣家第三代蔣介石最小的孫子,1948年杭州出生那會兒,蔣家正步入低谷走下坡路。蔣介石整日忙的焦頭爛額,蔣經國在上海忙公務,也無暇顧及這個新家庭成員。次年,蔣介石無力戀戰,帶著兒孫匆忙離開大陸,去了臺灣。蔣孝勇的爺爺和父親一直覺得虧欠他。
  • 蔣介石愛孫首回大陸,途中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扎心!
    他們是蔣介石的後代,年長的男子是蔣的最後一個孫子蔣孝勇,這是他們首次的大陸行。 兩個月前,他被確診為食道癌晚期,自知時日不多,肩負兩蔣遺願重任的他,不想就這麼遺憾的離去。 爺爺和父親歸葬大陸之事,雖然實現不易,他還想再試一試。
  • 蔣氏後人扮普通遊客,清明節回大陸祭祖,只為自己永遠是中國人
    蔣氏後人扮普通遊客,清明節回大陸祭祖,只為自己永遠是中國人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最重要的儀式是崇拜祖先。無論相隔多遠,每個人必須在這一天回到自己的祖國,為祖先掃除墳墓。作為普通遊客打扮的蔣氏後代,回到大陸向祖先致敬,為了自己「永遠是中國人」。在民國時期,蔣氏家族在中國社會中享有盛名。1949年,當國民黨的大趨勢消失時,蔣介石離開大陸,撤退到臺灣,這意味著不僅會放棄大陸的政權,而且會遠離自己家鄉。在離開之前,蔣介石帶著一家人來祭拜自己的母親。蔣介石從未回到過他的家鄉,這是他心中最深的痛苦。
  • 蔣介石故居受到怎樣的保護?
    溪口「蔣氏故居」的保護工作,因之再度引發關注。毛福梅嫁給蔣介石後,搬進蔣家「豐鎬房」,至1939年死於日軍轟炸。相比此次失竊的毛福梅舊宅,1930年擴建的豐鎬房更具保護價值,這裡「共有大小樓房四十九間,系舊式世家府第建築」。豐鎬房與玉泰鹽鋪、文昌閣、蔣母墓道等建築,合稱為「蔣氏故居」。蔣介石當政期間,時常回到溪口豐鎬房居住。
  • 蔣介石故居受到怎樣的保護?
    溪口「蔣氏故居」的保護工作,因之再度引發關注。毛福梅嫁給蔣介石後,搬進蔣家「豐鎬房」,至1939年死於日軍轟炸。相比此次失竊的毛福梅舊宅,1930年擴建的豐鎬房更具保護價值,這裡「共有大小樓房四十九間,系舊式世家府第建築」。豐鎬房與玉泰鹽鋪、文昌閣、蔣母墓道等建築,合稱為「蔣氏故居」。蔣介石當政期間,時常回到溪口豐鎬房居住。
  • 蔣介石故居得到了怎樣的保護?
    1949年4月25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告別故裡;5月6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指示粟裕等,「在佔領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①5月25日,華東野戰軍第61師進入溪口,最初將師部設在豐鎬房內,後來撤出,由組織科長帶幾名老戰士入駐。師政委交代他們:「你們駐進去後,一定要守紀律。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一轉眼4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的兒子、孫子基本都已去世,臺灣時局也翻天覆地,蔣家後代已多不從政,但兩蔣浮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要處理兩蔣移靈這件事,首先要請有關政府部門響應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當做『國事』來處理?還是看作蔣家的家務事?」蔣友柏說,若是「國事」,處理起來也不複雜。臺灣領導人不止兩蔣,還有嚴家淦,他安葬在了五指山。
  • 這個蔣家的女人,為何頻繁往返兩岸?
    蔣方智怡(中)攜子友青(左五)在蔣母墓道與族人和陪同人員合影或許有人並不熟悉蔣方智怡,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先來說說。一家人隨著導遊而行,第一個景點是「蔣母墓道」,也就是蔣介石母親王氏的墓園,全家獻花跪拜。之後,他們又去掃蔣孝勇祖母毛福梅的墓,來到蔣經國曾經住過的小洋房及老家豐鎬房「參觀」。過程中,蔣孝勇用寧波話與導遊攀談。
  • 蔣氏故居偶遇「蔣介石」與人合影20元一張無人理睬
    奉化市溪口蔣氏故居偶遇「蔣介石」,神態還蠻像的。與「蔣介石」合影20元一次,但沒有什麼遊客。沒有遊客沒有生意,「蔣介石」有點落寞無奈。蔣氏故居,位於奉化市溪口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120元的門票攔住了不少想去遊覽的遊客。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跪地痛哭說了一番話,眾人聽後皆落淚_蔣孝勇
    他們步履蹣跚地從舷梯上走下,身後跟著一位婦人和兩個孩子,個個顯得神情凝重。這個家庭不尋常,這正是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一家五口,而攜扶著他手臂下舷梯的是他的蔣孝勇長子蔣友柏。蔣孝勇,是蔣介石的孫子,是蔣經國和他的俄籍妻子蔣方良所生的幼子。孝勇於1948年在上海出生,出生不久後,家人就帶著蔣孝勇移居到中國的臺灣省。蔣孝勇自幼聰慧,深得祖父蔣介石和祖母宋美齡的疼愛。
  • 臺灣蔣介石故居:曾是臺灣最神秘的場所,圖8是蔣介石去世的房間
    【臺北士林官邸】臺灣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這裡是蔣介石在臺灣的故居,他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最後一段時光。
  • 蔣家,能捲土重來嗎?
    對此,蔣友柏在微博中也有提到,稱自己的設計公司之所以承接杭州蔣經國故居的裝修案,是因為客戶要做出古蹟地產的正確設計範例,沒想到後來發現客戶「原來要開的是麥當勞」、「客戶要的只是我提供先人的照片」,因此蔣友柏以「無法達成客戶的期望」為由解約。此前,蔣介石最小的曾孫蔣友青因頻繁在網絡上留言,揚言要對曾就讀的臺北美國學校進行「屠殺」、「放置炸彈」,從而被告上法庭。
  • 蔣介石的孫子得癌症後回浙江祭祖,買門票進祖宅,祖墓前跪地痛哭
    蔣介石敗退臺省後,極為掛念家鄉以及蔣氏墳墓。 1950年代中期,有說蔣家故居和墳墓已遭剷平,蔣介石對此寢食難安。 後來,曹聚仁先生致信蔣介石,在信中,向蔣介石強調:奉化之墓廬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這才讓蔣介石安心。 蔣介石、蔣經國二人生前都說想歸葬大陸。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一轉眼4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的兒子、孫子基本都已去世,臺灣時局也翻天覆地,蔣家後代已多不從政,但兩蔣浮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要處理兩蔣移靈這件事,首先要請有關政府部門響應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當做『國事』來處理?還是看作蔣家的家務事?」蔣友柏說,若是「國事」,處理起來也不複雜。臺灣領導人不止兩蔣,還有嚴家淦,他安葬在了五指山。
  • 中國門票最貴的名人故居,費用120元,遊客:真的不值
    為了紀念這些名人,現在各地都有一些名人故居,讓大家了解他們的創作和生活環境。從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有時候能給遊玩的人相當大的靈感和共鳴。今天就來介紹一個中國門票最貴的名人故居,費用120元,遊客:真的不值。這就是蔣氏故居了,也就是蔣介石的故居。蔣介石故居位於浙江省寧波市,為蔣氏家族一大家子的生活住宅。
  • 蔣家第四代崛起 蔣介石曾孫蔣萬安勇闖臺灣政壇
    蔣友柏、蔣友青等蔣家第四代對政治避之不及,同輩分的蔣萬安卻樂於接下父親蔣孝嚴的「政治衣缽」,讓外界既好奇又意外。那麼蔣家在臺灣的四代人又都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呢?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  蔣介石家族,稱得上是近代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家族,也是臺灣最後一個威權政體。六十多年來,蔣介石父子(經國、緯國),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以及孝字輩兄弟姐妹,友字輩孫子女,可謂人丁繁茂。
  • 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去世前的願望:不去爺爺的故居,我死不瞑目
    對溪口故居、祖墳也是魂牽夢縈。但和父親蔣中正一樣,他們再也沒有能夠回到他們出生的奉化。蔣孝勇1948年10月27日出生於上海,蔣介石幼孫,蔣經國五子。自小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長大後入讀軍校,後插班進入臺灣大學就讀。1973年7月23日與蔣方智怡結婚。婚後,兩人育有3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後將全家遷往加拿大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