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壘島灣溼地公園
蘆葦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大眾網威海1月11日訊(通訊員 劉昌勇 記者 張波)近日,位於威海南海新區的五壘島灣溼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不僅結束了威海無國家級溼地公園的歷史,也標誌著「生態立市」戰略下威海南海新區在生態修復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定步伐。1.59億餘元投資,9項重點規劃工程,今年,威海南海新區將在佔總面積23%的區域上,大手筆投入,大規模規劃作生態大文章,開建五壘島灣國家溼地公園,著力將「生態新區」名片描繪得更加絢爛。
「生態新區」是威海南海新區開發建設的既定目標。威海南海新區在開發建設中始終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實行開發與保護並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著力打造生態新區。現如今,城裡城外、河湖沿岸處處可見「生態南海」的建設身影。
威海南海新區流淌著香水河、昌陽河、金花河等多條河流,蔓延出大片溼地。隨著城市規模初現,2012年,秉持「自然生態」理念,一場生態修復工程在威海南海新區全面啟動,上億元的投入,河道清淤清淤疏浚、溼地保護等多個生態建設工程同步展開——豐富植被,恢復溼地,河道縱橫、溝塘交織、林水相間的獨特溼地景觀逐漸形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地處五壘島灣溼地公園內的香水河溼地公園於2014年被省林業廳評為省級溼地公園,這為五壘島灣國家溼地公園的獲批作好堅實鋪墊。2015年,在首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峰論壇暨城市與景區成果發布會上,威海南海新區成功獲評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如今,五壘島灣溼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這對南海人來說,威海南海新區這個水系環繞、溼地相間、魚鳥共生的生態系統的夢想已觸手可及,「生態新區」的夢想也不再遙遠。
威海五壘島灣國家溼地公園規劃總面積3660.83公頃,溼地率98.64%,溼地類型包括河口水域、淤泥質海灘、永久性河流、水產養殖場,主要包括香水河、金花河、昌陽河部分河段及五壘島灣潮間帶區域等。
如今,該溼地公園內有維管植物263種,有2種國家級保護植物,有二次補血草、列當2種山東省稀有瀕危植物。溼地公園裡還有各種浮遊植物300餘種,各種魚蝦在此大量繁殖,吸引了大量鳥類來此棲息、越冬。現在該溼地公園已聚集鳥類200餘種,是山東省溼地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東方白鸛、大天鵝、鴛鴦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就有10多種。
「溼地公園是威海南海新區與海域重要的生態隔離帶,對該溼地進行保護,穩定改善公園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溼地生態系統功能充分發揮,對於調節區域氣候、平衡區域發展有重要作用。」威海南海新區公用設施管理處主任劉新慶介紹說,我們將合理保護利用這些生態資源,將五壘島灣國家溼地公園建成一個集科研檢測、科教宣傳、遊覽觀光於一體的生態公園。據了解,威海五壘島灣國家溼地公園將於今年開建,規劃建設溼地保護與恢復、科普宣教、科研檢測、景觀遊覽等9項工程。
其中,規劃建設的溼地科普宣教中心將配置溼地科普館、溼地交流中心、溼地圖書館等,進行集中宣教溼地科普知識。規劃建設溼地科研監測中心,組建科研團隊開展持續研究,掌握濱海溼地的動態特徵,為溼地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公園內還將設置蘆葦蕩棧道、觀鳥屋、沙雕文化園、親水平臺、垂釣臺、探海臺、天涯海角等近20項遊覽觀光項目,並設有電瓶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供遊客騎車遊園。
「今年我們重點採取清淤除汙、水岸保護、野生生物棲息環境營造、溼地文化保護等人共保護及恢復措施,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使溼地公園內生物多樣性得到豐富、溼地景觀更加優美。」劉新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