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烏魯木齊電(記者毛詠) 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又一處同樣有著男根、女陰立木的生殖崇拜墓葬遺址被發現。剛剛完成考察任務的新疆考古專家16日表示,這處遺址與此前引起廣泛關注的小河墓地的墓葬形式極為相似。
新發現的這處遺址位於流向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克裡雅河尾閭,考古人員將其命名為「克裡雅河北方墓地」。帶隊考察的新疆考古所所長、研究員伊第利斯·阿不都熱蘇勒正是2002年全面挖掘清理小河墓地的領隊,這次發現讓他興奮不已。
小河墓地是1934年由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在新疆羅布泊找到的「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它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谷南約60公裡的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175公裡。整體墓葬層層疊壓形成一個巨大的沙丘,沙丘之上矗立著圓形、船槳形、多稜形立木,立木上端塗成耀眼的紅色,用牛皮包裹棺木……小河墓地距今約4000年,墓葬規模的宏大、葬制的奇特和豐富的羅布泊早期文明曾引起世界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
從GPS的直線距離看,小河墓地位於新發現的「克裡雅河北方墓地」東北595公裡處。考古工作人員初步推斷,「克裡雅河北方墓地」距今3500年到4000年。墓地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30多米,總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而小河墓地為2500平方米。
在這片遺址區,伊第利斯看到幾乎與小河墓地一樣的情形:遺址區也有一個金字塔形沙丘,沙丘上立著大量形同男根和女陰的立木,部分立木上端塗紅,分別刻有二道、四道、七道並列的刻槽;還有用牛皮包裹的泥棺……
伊第利斯認為,眾多相似的特徵表明這處墓地與小河墓地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甚至透出文化傳承的關係與族群遷徙的信息。「也許小河墓地的主人是從克裡雅河綠洲逐漸向羅布泊地區遷移,並在那裡形成一支更為顯赫的族群。」
令考古人員遺憾的是,這處墓地已遭盜挖,被盜的墓棺達50多座,部分還被編了號,暴露在外的還有20餘座墓棺保存完好。考古人員清理後發現,棺內乾屍的頭朝向東北,與小河墓地一致。在一些棺木底下,考古人員發現已露出沙土的塗紅的立木頂端。「這表明,這處遺址也和小河墓地一樣是重疊葬,而且至少在兩層以上。」伊第利斯說。
為了使暴露在外的大量文物不再繼續遭受風沙侵蝕,考古人員對被盜挖的古墓進行了回填。在未整體發掘前,這處墓地遺址尚有諸多謎團待解:遺址究竟和小河墓地存在著怎樣的聯繫?在棺槨中沉睡了近4000年的墓主人是否與小河墓地的先人存在親緣關係?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生存的早期人類是否沿河向北遷徙?
新疆考古所所長伊第利斯表示,在向新疆文物局申請之後,他們將儘快對這處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並從中探尋答案。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