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6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陳群 李晚晴 文/圖)當前漳州水仙花的價格遠遠低於價值,原因之一是低價傾銷帶來的惡性循環——這是參與漳州水仙花產業種植和銷售的農戶都有切身地體會。7月15日,漳州市水仙花協會和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召開漳州市水仙花生產經營研討會。漳州水仙花種植大戶、銷售大戶走到一起,提出水仙花商品銷售指導價,讓水仙花回歸合理的銷售價格,體現水仙花的價值。
據了解,漳州水仙花曾經風靡一時,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方式分散、產業規模小、品種單一的水仙花,市場份額大幅減少,加上散戶經營容易導致無序競爭,價格波動較大,特別是電商經營尚未規範質量良莠不齊,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
重振漳州水仙花,被列入了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漳州市水仙花協會秘書長葉季波表示,今年漳州市出臺保護和發展水仙花的政策,漳州高新區成立了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來幫助漳州水仙花事業發展,可以說即給政策又出錢。「這次,漳州做水仙花的都聚集在一起,都是一家人,我們有信心互相配合,把水仙花的盤子做大,大力提高水仙花的經濟效益及文化價值,才能加廣大農戶的增收入。」
葉季波坦言,水仙花畢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加上還有許多其他花卉的競爭與替代,銷售量相對固定,所以不能靠低價傾銷,即使再便宜,市場的需求量也不可能大幅增長。低價傾銷,陷入惡性循環,對水仙花的生產銷售產生很大的危害,這個經驗教訓是慘痛的。
葉季波透露,在這次的研討會上,種植大戶和營銷大戶經過討論,確定了今年漳州水仙花標準分級商品鱗莖指導價,確立正確的營銷理念,防止惡性競爭。
同時對當前的花卉市場做了分析,提出花農重視質量,經營企業或銷售大戶要抓好質量,特別是電商更要做好質量把控,做到優質優價。同時,加大力度推廣水仙花雕刻藝術淨化、矮化、冷藏、保鮮、組合技術,造型配盆、新包裝形式等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搶佔市場。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漳州水仙花的品牌知名度,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有限公司除了繼續拓展了漳州水仙花境內外市場外;今年舉辦了首屆水仙花文化設計大賽、力求將 「漳州水仙花」打造成優質品牌。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枝東透露,下一步還將積極圍繞水仙花做大文章,推進「水仙花+旅遊」「水仙花+美麗鄉村」「水仙花+醫藥」「水仙花+網際網路」等業態發展,促進水仙花產業和旅遊、文創等產業融合,發揚水仙花品牌文化,推動水仙花行業自律規範,為花農、花商爭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