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進課堂|走進《民法典》 做新時代好公民

2020-12-18 華聲在線

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普及民法典知識,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對口升學部思政教師歐夢麗給一年級同學們帶了一堂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民法典》學習講座。

本次講座以動畫短片《當哪吒遇上民法典》導入,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緊接著歐老師從《民法典》簡介、實施的意義等方面引導同學們一起探究《民法典》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通過《民法典》立法進程、組成部分、實施的重大意義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同學們了解到這部由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共7編,1260條,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稱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籤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徵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歐老師重點為同學們解讀了《民法典》中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內容。通過觀看視頻、班級討論、知識搶答等環節,同學們充分認識到從胎兒時期一直到成年,《民法典》將一路隨行,呵護未成年人成長! 《民法典》在總則篇「自然人」章節中加入新規,將一個人受保護的起始點前移到了胎兒時期。針對「熊孩子」刷網絡禮物等社會熱點問題,同學們明白了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在《民法典》保護未成人的亮點部分中,同學們積極總結出了《民法典》對未成人實施的多條特殊保護,例如:如子女已滿8周歲,父母離婚撫養權的判定需要徵求孩子的自主意願;遇到災難、疫情等緊急情況,如父母不能照顧未成年子女,村(居)居委會、民政部門應該承擔起監護義務;在收養關係中,增加了收養人無不利於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要求,同時也更加注重被收養人的個人意願。這些立足現實情況,又富有人性化的保護條款,增加了同學們學習民法典的興趣和熱情,現場氛圍十分活躍。

學法尊法守法更要學會用法,歐老師選取了紅樓夢的經典片段、「黑龍江四歲女童被生父毆打住進ICU病房」、「鮑某性侵未成年少女案」等社會熱點新聞請同學們利用法律知識進行分析。在座的同學們認真思考、暢所欲言,不僅學習了法律知識,增強了法律意識,還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經過本次講座的學習,同學們認識到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全社會都為未成年人撐起保護傘。而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要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努力學習法律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識和能力 ,做新時代尊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監製 | 顏 旭審核 | 喻星美編輯 | 譚 勇

圖文 | 對口升學部/歐夢麗


相關焦點

  • 將《民法典》融入高校思政課堂
    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應深入挖掘民法典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立足中外合作辦學實際,將《民法典》融入高校,將法治教育融入思政工作,創新思政教育方式,講新講活思政課堂。  一、深刻認識法治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辦好思政課,提高認識是前提。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辦好思政課意義重大。
  • 走進民法典丨《民法典》護航美好生活 ——遼陽燈塔市法院開展...
    認真參加省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暨「遼法大講堂」,通過視頻學習中國社會科學院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孫憲忠教授進行的《民法典》專題輔導,深入學習領會《民法典》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
  • 《民法典》與旅遊雲課堂「開課」
    《民法典》在旅遊行為中有哪些規定?如何維護好消費者和經營者雙方的合法權益,規避可控風險、依法解決糾紛? 《民法典》與旅遊」6小時雲課堂直播吸引了13.8萬人在線觀看學習。一系列旅遊者關心的問題,在《民法典》中都能找到答案。
  • 泌陽縣賈樓鄉:以「六進」為抓手切實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
    ,近日,泌陽縣賈樓司法所開展了《民法典》「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六進活動,廣泛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進機關。發揮領導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把《民法典》列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組織專題集中學習。
  • 【普法課堂】解讀《民法典》「自助行為」制度
    【普法課堂】解讀《民法典》「自助行為」制度 2020-12-3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儘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隨著2021年新年鐘聲的敲響,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
  • 走進民法典丨大連瓦房店市法院:院領導上電視為廣大市民解讀民法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帶頭強化履職擔當,瓦房店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鄧繼林應邀為廣大市民解讀《民法典》,拉近《民法典》與社會公眾的距離,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廣大市民朋友們:《民法典》體例完整、內容完善,它的制定和出臺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的法典化時代。
  • 北盛司法所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民法典》宣傳工作,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10月16日,北盛司法所走進瀏陽市第六中學,以「擁抱民法典,走進法治新時代」為主題,為200餘名學生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課上,司法所工作人員向同學們講解了《民法典》的誕生過程及出臺的重大歷史意義,結合社會熱點問題,以及與中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關的典型案例,介紹了《民法典》中關於民事行為能力年齡、見義勇為、高空拋物、個人信息保護、禁止高利放貸、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等方面的具體法律規定。通過有趣的漫畫、鮮活的案例,激發了同學們的聽課興趣,讓他們對《民法典》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 新疆婦聯舉辦民法典專題講座五級婦聯幹部聽講
    把民法典納入「建設法治新疆 巾幗在行動」宣講內容,結合開展「百千萬巾幗大宣講」「家庭學校進農戶」等活動,組織發動婦聯執委、「三八紅旗手」、巾幗志願者等,面向廣大家庭和婦女群眾宣傳民法典,引導婦女群眾增強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切實讓民法典走到婦女群眾身邊、走進婦女群眾心裡。三、提升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
  • 渝萬律師事務所進村社田壩宣傳《民法典》
    ▲渝萬所楓橋小分隊向青石社區贈送《民法典》「這種感受來自人們對《民法典》的熱情,就像找到了一個最好的護身法寶,亦像人生路上的航標……」日前,重慶渝萬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興安給萬州區科技局幹部職工分享了這樣的感言。
  • 「典」亮青春 法護成長——法治輔導員走進城關中學
    「典」亮青春 法護成長——法治輔導員走進城關中學 2020-12-11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民法典》來了(簡單介紹民法典)
    近期,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事情備受大家關注,特別是在兩會期間,關於其中的一些內容的修改,更是牽動著普通大眾的內心,也就是在今天,經全國兩會受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內容正式在網絡上登臺亮相,在公布正文的同時,也對以後的實施做了安排,按照規定,新的《民法典》將在2021
  • 廣水市婦聯:開設《民法典》小課堂 用心用情服務婦女兒童
    廣水市婦聯:開設《民法典》小課堂 用心用情服務婦女兒童 2020-12-19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霧鄉:人大代表走進村(社區)宣講《民法典》
    宣講現場奉節網訊(通訊員 曹金山)為使人民群眾充分認識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增強居民群眾法治意識,近日,雲霧鄉人大代表走進村(社區)向群眾宣講《民法典》。積極引導群眾認真學好《民法典》,學會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聽完宣講,到場群眾紛紛表示,要繼續深入學習、了解《民法典》,將其融會貫通於實際工作生活當中。截至目前,雲霧鄉人大代表已宣講《民法典》18場次,涉及群眾680餘人,營造了全民學法的濃厚氛圍。
  • 【開學第一課】《民法典》宣講進校園,爭做守法好青年
    金秋九月,是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有的初入校園、有的升了一級,但不論初入還是升級,都得扣好新學期的第一顆扣子——學法、守法。為認真履行法制副校長職責,9月2日上午,綠春法院指派民商事法官董惠敏一行來到綠春縣第二中學,為1700餘名中學生講授《民法典》專題講座。
  • 走進《民法典》·基礎概念明晰
    走進民法典·基礎概念明晰 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民法典中的基礎概念,有助於我們對這本規範自己生活的百科全書進行全面的了解。
  • 新化火車站派出所:《民法典》開講啦!
    新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扶雄劍 )今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實施,將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為進一步理解好、貫徹好、運用好《民法典》,增強民警對新法律的適用能力,9月4日上午,新化站派出所結合全警大練兵活動,組織全所民警以學習《民法典》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大課堂。課堂上,授課人從《民法典》的立法精神、經過及其實施的重大意義講述了《民法典》與公安工作的聯繫,對進一步加強《民法典》的學習、運用提出要求。
  • 奇臺縣人民法院開展《民法典》進社區活動
    本刊訊(阿布來提·艾力)近日,奇臺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古麗旦利用周末時間到奇臺縣御景社區九城御景小區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20餘名黨員代表、社區居民參加活動。活動中,古麗旦法官就《民法典》編撰的重大意義、核心理念、主要亮點等內容作了深入解讀,並針對社區工作情況和居民司法需求,選取相鄰關係、夫妻關係、物業服務合同、法定繼承、居住權、姓名權等與社區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法律條文,結合典型案例由淺入深、以案釋法,向群眾進行解讀。
  • 白楊坪鎮:《民法典》宣講進鄉村
    晚報訊(全媒體見習記者梅傑 通訊員智琪 孫婧)11月30日,恩施市白楊坪鎮司法所工作人員走進張家槽村進行《民法典》宣講。此次宣講主要以口頭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別從《民法典》的編撰歷程、《民法典》產生的意義及如何學好、用好《民法典》等方面宣講。工作人員還通過現場問答的方式與村民互動,活躍現場氛圍,提升參與群眾興趣。
  • 西南政法大學老中青三代民法人共同見證《民法典》頒布 講述編纂...
    會上,西南政法大學多名參與民法工作的學者們共同見證了《民法典》的頒布。特別是金平教授,三次進京參與民法典起草,從當時最年輕的編纂者到如今97歲高齡的耄耋老人,始終彰顯著西政人在國家法治進程中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