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文玩裡的那些龍雕刻你都認識嗎?

2021-02-13 文玩圈

本文轉自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遊泳,能興雲降雨。它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尾、魚鱗、鷹爪,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

日常生活中也有龍的蹤跡。衣有龍袍、龍冠;食有龍蝦、龍眼、龍鬚麵;建築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家具有龍椅、龍床;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五月端午要賽龍船;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鬚草、龍鬚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脈;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在中國,龍簡直無所不在,且龍有九子,你能在文玩中認出他們嗎?

大家都看 >>> 微信公眾號文玩圈

文玩百科全書  權威挖掘  深度解析

辨偽存真利器  專家標配  玩家必備

長按複製「wenwanquanzi」進行添加關注

1、龍生九子之一 「囚牛」願做琴頭聽音律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傳說,龍頭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這位富有音樂天賦的龍子,不僅出現在漢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有刻著囚牛揚頭張口的形象。

2、龍生九子之二 「睚眥」 戰神,恩怨必報


睚眥(yá zì),是老二,傳說生得豺首龍身,平生性格剛烈、好鬥喜殺,是龍子的戰神。睚眥發怒時瞪起的兇惡眼神,也被古人用來描述「怒目而視」,《史記》司馬遷對「範雎報仇」一段的評價,便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於是,誕生了「睚眥必報」這個成語。睚眥好殺戮,所以古人常把它刻在刀劍刃身與手柄接合的吞口處,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因為帝王們都相信睚眥能克煞一切邪惡。

3、龍生九子之三 「嘲風」 殿角排頭兵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嘲風便是第二位。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這10隻神獸,取意「十全十美」,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4、龍生九子之四「 蒲牢」 吼聲驚四座


蒲牢(pú láo),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妄以藉此趕走鯨。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如今,在全國大地,幾乎每一口古鐘上,都有蒲牢的身影。

5、龍生九子之五「 狻猊」 香爐獅子座


狻猊(suān ní)    ,又名金猊、靈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雖然相貌兇悍,但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狻猊也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如今,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還留著古人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排行第五,這座廟又名「五爺廟」。

6、龍生九子之六「贔屓」力拔山兮馱功德


贔屓(bì xì),又名霸下,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第一種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7、龍生九子之七「 狴犴」罪犯的剋星


狴犴(bì àn),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對作奸犯科之人極有震懾力。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古時牢獄的大門上,都刻有狴犴頭像,因此監獄也被民間俗稱為「虎頭牢」。

8、龍生九子之八 「負屓」 愛書法愛碑文


負屓,身似龍,頭似獅,排行老八,平生好文,是龍子中另一位好風雅的——專愛書法。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鑑人;有的刻制精緻,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屓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託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9、龍生九子之九 「螭吻」宮殿的避火神


螭吻(chī wěn)   ,又名鴟尾,傳說中它生得龍首魚身,它的形態最早出現在漢武帝修建的「柏梁殿」上。當時,有大臣建議說:大海中有一種魚,尾部好像鴟,也就是貓頭鷹,它能噴浪降雨,不妨將其形象塑於殿上,以保佑大殿免生火災。武帝應允。等到大殿建成之時,群臣爭相詢問殿脊之上為何物,漢武帝不知如何作答,便以它長得像鴟的尾巴給起名「鴟尾」,後來漸漸演化成了諧音的「螭吻」。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關注我後迅速回覆:

星月金剛打結硨磲琥珀蜜蠟

崖柏鳳眼黃花梨小葉紫檀青金

水晶菩提根綠松老山檀

沉香〡珊瑚金絲楠橄欖〡葫蘆打結

碧璽牙骨鳳眼椰殼龍血金絲竹

◆更多關鍵詞查詢,請回復「00」獲取

文玩圈感謝有你!

文玩交流購買:wwq-10086

商務洽談投稿:V18434377888

相關焦點

  •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
  • 二月二,龍抬頭,送你好兆頭
    ,龍抬頭,送你好兆頭,一切開好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二月二,龍抬頭,剃個「蓋世無雙」頭,煩煙愁雲都溜走,炒個「黃金盛世」豆,幸福相伴到永久二月二,龍抬頭,所有好事都「聚首」,歡樂「冒個頭」,健康「引個頭」,希望「起個頭」
  •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被稱為「龍抬頭」,它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極盛。」——唐·李淖《秦中歲時記》然而在唐宋時期,還沒有「龍抬頭」這個節日。二月二卻被稱為「挑菜節」。這一天,陽光明媚,和風拂煦,士民成群結隊去野外拾菜,遊樂其間,收穫的是餐桌上的美食佳餚。「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 二月二龍抬頭各地習俗匯總 二月二理髮需要帶身份證嗎?龍抬頭是什麼?
    今天(2月24日)是農曆二月二,是民間的好日子,「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龍抬頭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 「二月二,龍抬頭」與「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童年記憶
    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天上雨地下流,家家戶戶吃豬頭」的諺語。「二月二」龍抬頭,大地萬物開始復甦。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準備一塊肥美熟軟的豬頭肉。在古代,人民相信龍王是管降雨的,所以農民在二月二用豬頭供奉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二月二吃豬頭,是古代留下的傳統,是吉祥的標誌。在電影裡看過這樣的祭祀場面,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民俗。現在和二月二相關的是理髮。
  • 「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怎麼來的?為什麼應該吃爆米花?
    在北方,二月二是「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很多人都要在這一天理髮。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剃頭理髮?二月二,龍抬頭一、「二月二,龍抬頭」這個說法怎麼來的?我國是農耕文明,為了作物更好的生長,產生了農曆和節氣的概念。
  • 二月二,龍抬頭|除了理髮習俗,請把這些也講給孩子聽聽
    現在的你,或許還在家裡陪伴、監督孩子線上學習,或許你已經復工,但不管是那種情況,請抽出一點點時間,給孩子講一講與"二月二"有關的傳統文化,如民間習俗、節日詩詞等,在繼承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讓孩子度過一個特別而有意義的節日,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 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 小時候的二月二,龍抬頭
    母親先用簸萁從灶臺下扒出黑黑的草木灰,端到院子裡交給父親,父親就拿一根小木棍輕輕敲打簸萁使草木灰緩緩地在地上畫出一個個象徵著「糧囤」的圓圈圈。每年父母都要在院子裡畫出三個或者五個大大的稱為「糧囤」的圓圈,最大程度地涵蓋所有的五穀雜糧。
  • 二月二,龍抬頭。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習俗、諺語和寓意
    「二月二,龍抬頭」每到春分後黃昏時,青龍七宿中的兩顆「龍角星就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其餘各星組成的龍身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猶如「龍抬頭」。「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古人把「二月二」又叫做「春耕節」。這時不能誤了農時,要及時播種,才能五穀豐登,倉囤營滿。
  • 二月二,龍抬頭!進理髮店要注意這些!
    二月二,龍抬頭, 風雨順,又豐收。 大倉滿,小囤流, 好年景,春開頭。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二月二」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民間將這一天稱為「龍頭節」。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理髮的寓意了解一下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理髮的寓意了解一下時間:2019-03-08 12:3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理髮的寓意了解一下 新華社天津3月7日電 3月8日,農曆二月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標誌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 二月二,龍抬頭,迎富貴的好日子來啦!這天又有哪些禁忌?
    這一天,就是民俗中的「二月二,龍抬頭」之日。這一天的星象,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生發之大象。剃龍頭在古老習俗裡,正月一個月都是春節,一年開頭,理髮的禁忌。但二月二這一天,就是結束所有「年」的禁忌的日子。
  • 二月二,龍抬頭,洛陽上陽宮梅花綻放
    今天二月二,龍抬頭,又稱中和節。人們著春衣,食太陽糕,播種萬物,祈福豐年。 二月二日龍抬頭, 騰雲駕霧長天遊。 吾本中華神龍在, 嘯風吟月任自由。 今春新冠虐大地, 逆行英雄遍神州。
  • 「龍抬頭」祭俸的是感動
    相傳「二月二,龍抬頭」起源於伏羲時代,伏羲當時重視農桑,把耕田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所以每年的二月初二都會御駕親耕,不僅如此,更是號召當時的文武百官一起耕種,並舉行盛大的節日。到如今,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小布的家鄉裡也會舉行跟龍相關的活動,例如剃龍頭、敲龍鼓、祭龍神等等。據家鄉裡的長輩說,在二月二這一天剃頭,不僅僅預示著來年鴻運當頭,更預示著健康長壽。
  •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時間:2020-02-24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龍頭節又名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有關。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 龍抬頭的風俗有哪些
    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龍抬頭的日子,最初二月二這天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一個節日,而是民間流傳的民俗,後來隨著我們的慶祝,二月二這天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叫做春龍節。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龍抬頭的由來傳說是什麼,龍抬頭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的來歷你知道嗎?這一天吃什麼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的來歷你知道嗎?這一天吃什麼美食?聽說過中國的眾多傳統節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二月二,龍抬頭」這個節日呢?農曆二月初二也被叫做青龍節,大家知道這一天的來歷嗎?為什麼會說「二月二,龍抬頭」呢?對於這個說法,民間有一個傳說,我們都知道農曆二月初二離春節已經過去了一個月,這時候天氣也逐漸回溫暖和起來,而那些沉睡了一整個冬天的動物也慢慢甦醒了過來。
  • 2020年最新龍抬頭祝福語精選,龍抬頭簡訊祝福語
    2020年最新龍抬頭祝福語精選,龍抬頭簡訊祝福語時間:2020-02-23 0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最新龍抬頭祝福語精選,龍抬頭簡訊祝福語 1二月二,龍抬頭,紫氣東升,昭昭鴻運照。福祿壽喜同道,幸福快樂最逍遙。
  • 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二月二,龍抬頭,紅樓夢大門已經為你打開!
    【都雲《紅樓夢》是古今小說的巔峰之作,卻又有幾人知道此帖將是《紅樓夢》的巔峰破解?若干年後,此帖將以裡程碑式的壯舉照亮整個紅學之巔,指引未來紅學的研究方向。丁酉年閏六月廿一。紅學磚家】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寶璽學開山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