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製,這個聽上去很高大上的行業,已經low到不行了。
這個行業的淵源我就說我大致了解到的,2000年前後,美國史丹利的安防五金衣櫃移門進入國內市場,因為起初產品都是美國標準,與國內的建築不匹配,所以當時史丹利公司的解決辦法就是發貨到經銷商處,經銷商在當地進行再加工,裁剪尺寸,逐漸由了定製的概念。
但這行水深坑多,出現問題消費者往往投訴無門,現在我來扒一扒全屋定製這個坑錢鬼的幾個小套路。
套路1:看到和買到的完全不符
定製家具跟成品家具還不太一樣,只有安裝那一天你才會知道產品好壞,風險跟網購差不多,關鍵要想退貨機率幾乎為零(除非你不怕麻煩拆了重裝)。在全屋定製之前,我們想像得都很美好,想要極簡風格、高級感的北歐風、顯貴的美式……在商家樣板間看到的產品款式和品質感還算不錯,可真正安裝到家卻發現自己被坑了。
套路2:幾乎每個商家都說自己的E0級環保標準,事實真如此嗎?
全屋定製需要用到這麼多板材,甲醛的釋放時間為10年之久,如果前期不關注環保問題,家居汙染隱患大,嚴重影響自己和家人都健康。
了解過全屋定製的朋友都知道,基本全屋定製的商家都說自己是E0級別,其實E0在早期是商家自己炒作概念,早期國內所講的E0等於歐標E1,08年的時候從炒作被寫進市場標準,成了所謂新國標E0:≤0.5mg/L。
所以是否是EO級別,要看檢查報告的甲醛釋放量是否≤0.5mg/L,是否符合EO級標準。
也許你還聽過有商家向你吹噓自家產的國產板是比E0還牛的F4星,這明顯就是在忽悠消費者,F4星是日本環保標準最高的健康等級,更被認為是國際上最健康的環保標準之一(比如進口愛格板是F★★★★),但不是我國執行和承認的標準,所以國產板說自己是F4星明顯是在偷換概念。
如果不是虛假宣傳,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國內板材企業自主研發的產品送樣到NSK日本建築仕上材工業會,按照F4星游離甲醇檢測要求進行檢測,符合其環保標準,授予該認證證書。(這種情況非常少)
還有宣稱自己是「無醛板」的,全實木都做不到,大家就聽聽罷了。
套路3:全屋定製國產板成本低,品牌溢價嚴重
大部分人找板材看什麼?品牌!但是卻不知道這才是錯誤的開始。這就和認識人一樣,你看人好壞難道看人的名字嗎?叫做雷鋒就高大上,叫二狗就人品不行?你肯定不這樣認為。但是你憑什麼用一個名字去判斷板材的好壞?而大部分把這種認為叫做「品牌」。殊不知已經錯到根子上了。
真正好的板材只有樹種材質,沒有所謂品牌;真正的好人是為人處世,和叫什麼名字無關;比如老家做家具用後院的老榆樹,讓工人現場做,這個板材叫什麼品牌呢?難道不比人造的顆粒板貼個露水河高級?
人造板也是一樣的,不論什麼人造板都有好壞,不論貼什麼牌子。同樣一個牌子裡頭中高低檔都有,商家怎麼可能放過某一群體的錢不掙呢?所以看板材要看實際的東西,而不是上面貼個標籤。何況全屋定製到你家,你連個標籤都看不到。
以上三點逃不過低價的貓膩,就是抓住你不懂行,用低價吸引你給家裡做盒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