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這首絕句只有28個字,標題卻有45個字,會是最長的詩名嗎?

2020-12-15 史家之韻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因李商隱的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三人又並稱為「三十六體」。

李商隱的詩在唐代頗具特色,其構思新奇,風格絢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尤為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唐宋以來被人們廣為傳誦。

李商隱曾經做過這麼一首詩,七言絕句,七言四句,詩文總共才28個字,但是,詩的標題卻多達45個字,下面,先請閱讀該詩: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其二》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創作背景:唐大中五年(851年)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別李商隱的晚宴上,時年十歲的韓偓(晚唐詩人,李商隱為其姨夫)即席賦詩,才驚四座。

大中十年(856年),李商隱返回長安,他重誦五年前韓偓所贈的詩句,感嘆才十歲的孩子就能寫出如此老練詩風,遂寫了這兩首詩作為酬答。

第一首詩的大意是:才十歲的韓偓文思敏捷,走馬之間就能寫成文章,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此時此景讓人更加不忍離別。正如那桐花盛開的萬裡丹山路上,花叢中傳來那雛鳳的鳴聲,一定會比那老鳳更為清亮動聽。

第二首詩的大意是:當我到達巴蜀之地的劍門棧道時,你我已經天各一方。當初分別時正值冰天雪地的時候,而現在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如果將韓冬郎的詩才比作何遜(南朝詩人),都不要提什麼聯句了,我大概就要像東陽的沈某人(指南朝文學家沈約)那樣為了讀書而身體消瘦了。

南朝時,詩人何遜與範雲曾合作寫過《範廣州宅聯句》一詩:「洛陽城東西,卻作經年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濛濛夕煙起,奄奄殘暉滅。非君愛滿堂,寧我安車轍。」此詩的前四句為範雲作,後四句為何遜作。

李商隱在第二首詩裡借用南朝詩人何遜與範雲的典故,除了大加誇讚外甥韓偓的才華外,還有暗寓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

李商隱這首詩的題目看起來很長,實際上,又可看作是作者創作該詩的詩前小序,只不過,李商隱沒有給該詩單獨起名,所以,這長達45個字的小序就成了這首詩的詩名。

李商隱的這首詩是不是唐詩宋詞中詩名最長的一首詩呢?筆者不清楚,歡迎讀者朋友們補充指正。

相關焦點

  • 李商隱這首詩光詩名就45個字,正文才28個字,成為了很獨特的作品
    李商隱和杜牧都以愛情詩聞名於世,而且他們的詩作描寫的深情,而又細膩,往往可能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卻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意境,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兩人的詩作,能夠一直打動我們,並且感動我們的原因。所以他們兩人的詩作,也是唐詩裡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成就最高的是他的愛情詩,感情真摯,沉鬱婉約、悽美朦朧,極富感染力。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寫出了愛情的忠貞不渝,又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寫出了情人之間的息息相通,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 《全唐詩》裡最特別的一首詩,名字居然有45個字,正文才28個字!
    唐朝的詩歌一般都是幾個字,便是能夠把意思概括,畢竟正文才不過幾十個字,可是有一首詩它就比較特別,那就是李商隱的這首《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這首詩光名字就有45個字,但是正文卻又是28個字。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28個字,只要「煙花」二字讀懂了,妙不可言
    如果說唐詩是一座高峰,那麼李白就是這座山頂的一個廟宇裡的高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李白的詩過於奔放灑脫飄逸。甚至有人會覺得李白的詩缺乏嚴謹。還有人覺得李白的詩寫的太隨意。往往他說完這句話全班同學就會哈哈大笑,所以對李白喜歡喝酒,酒後能夠寫出大作這樣的傳聞。我們都記憶深刻。李白的詩有一個很大的特徵,談不上是字字珠璣,有一些經不起推敲,但是,他的整體意境特別高,猶如天外飛仙,讓人高不可攀。
  • 《唐詩三百首》中標題最長的一首詩,正文56字,標題就有50字
    古詩詞的題目大多簡明扼要,往往在10字之內。短的標題僅有一二字,如李商隱的《蟬》、王維的《畫》、杜甫的《望嶽》、李白的《春思》。再長點也不過六七字,稍加交代寫作目的,如《沙丘城下寄杜甫》、《登金陵鳳凰臺》等等。但有些詩人作詩時也會取一個超長的標題,將作詩的目的、涉及的人物、時間、地點、時間等等交代清楚。
  • 秦觀寫了首連環詩,只用14個字便構成一首28字七絕,只有蘇軾能解
    (連環詩《賞花歸去》) 原來,秦觀信中寫的是一首典型的連環詩,雖然只有14個字,卻能讀出一首28個字的七言絕句 連環詩,又稱疊字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將文字排列成圓圈形狀,然後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每五字或七字一斷,可有若干字重複使用,便能讀出五言詩或七言詩。 上面的那首《賞花歸去》,是連環詩中非常著名的一首,關於此詩的來歷說法,版本不盡相同,除了說是秦觀所作,也有說法認為是蘇軾的酒後遊戲之作。
  • 李商隱詠懷古蹟,這首詩沉鬱悲壯,只有短短的56個字,卻直擊人心
    李商隱生活在晚唐黨派紛爭的混亂局面下,作為一位關心國家、富有正義感的詩人,雖然免不了一個懦弱書生的庸俗之氣,但他在詩歌創作上卻締造了盛唐之後新的輝煌。不過李商隱的人生也是灰色佔據了主色調,他宦海沉浮、懷才不遇,於是總是悲嘆時運不濟,在他的作品也經常有所表現。
  • 絕句應該怎樣創作?先讀李商隱一首七絕,再慢慢說
    對於近體詩的創作,宋代詩人楊萬裡說「五七字絕句,最少而最難工,雖作者亦難得四句全好者」,說的正是絕句只有4句,而想要以20字或28字寫出佳作很難,哪怕是高手,要寫出4句全部上佳的作品也很難。宋代批評家嚴羽在其所撰《滄浪詩話》中說,「律詩難於古詩,絕句難於八句。七言律詩難於無言律詩,五言絕句難於七言絕句。」這裡所說絕句自然是指律絕。
  • 李商隱最高明的一首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驚豔了時光
    但是如果說起意境之美,李商隱的詩自然名列前茅。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著名的詩人。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韻律悠長,風格奇幻,尤其描寫愛情方面,更是表述的纏綿婉轉,撩人心弦。李商隱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不但在寫詩方面頗具藝術造詣,在書法上也是可圈可點。
  • 李商隱這首詩,紀曉嵐評價:末七字含多少荒淫在內,而渾然不覺
    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的詠史詩,寫得真是高級,吳王夫差看了想打人。《吳宮》唐·李商隱龍檻沉沉水殿清,禁門深掩斷人聲。吳王宴罷滿宮醉,日暮水漂花出城。再比如李白有同樣寫吳王荒淫的詩句: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這些詩句都是正面描寫。但是李商隱這首詩則不同。開篇就給人一種死一般的沉寂:龍檻沉沉水殿清,禁門深掩斷人聲。龍檻,指宮中臨水有欄杆的亭軒;水殿,是建在水邊或水中的宮殿。這兩個地方本應該是平時最喧譁最熱鬧的場所,但是而今只是死氣沉沉、一片清冷。
  • 李商隱出遊時寫的這首詩,通篇白話,僅20個字就包含了精深的哲理
    說到李商隱,大家肯定浮現出來的印象就是晚唐情詩高手,出現在腦海裡的詩絕對是那首在經典不過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千古名句。李商隱的這首詩,炫技之外還暗諷了唐玄宗,最後一個字內涵深遠!又但是,晚唐時期,社會已經風雨飄搖,個人的命運更是迷茫蕭索,李商隱在看到晚唐時期腐敗的官場、回想自己無常多舛的人生,也時有悲壯的詩句誕生,一次來抒發自己內心落寞孤獨的感情。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這類「悲」詩中的代表作。
  • 李賀有力的一首詩只有28個字,但整首詩卻美輪美奐
    最著名的詩人李賀,字長吉,中唐時期也被後人稱為「詩鬼」,他的詩是宏偉的,每個首都都以千古而聞名於世,此外,他在晚唐與李白和李商隱齊名。我個人喜歡李賀詩,尤其是他的那首《金銅仙人辭漢歌》,可以說是影響力在唐詩中的作品之一,整句話很經典,尤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話,被無數人模仿。
  • 杜牧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被譽為詠紫薇詩中的千古絕唱!
    自古以來,詩人就十分讚賞紫薇花高潔的風骨和謙遜的品格,寫下了一首首詠紫薇的詩篇。譬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獨佔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託春風」,宋代詩人楊萬裡的「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等等。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紫薇花》,便被譽為詠紫薇詩中的千古絕唱。它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對於杜牧而言,他本身就像一朵紫薇。
  • 李商隱最有溫度的七絕唐詩,28個字當中卻出現了兩次「巴山夜雨」
    當然這並不能否認李杜白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結合我們的人生閱歷,反倒是對於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這樣的詩歌獨具特色的詩篇更有欣賞的態度。把李商隱放置到唐詩的發展長河當中,會發現李商隱代表了詩歌最後的輝煌。而且這個人的詩歌也很有特點,風格穠麗,很多詩歌晦澀難懂。不過也有很多精彩的詩篇作品。
  • 李商隱這首無題詩並不出名,但最後14字卻成了千古絕唱,水平如何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也是李商隱無題詩中的一首,雖然這一首詩並不是特別出名,但最後的14字卻極出色,甚至可稱千古絕唱!《無題》李商隱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其實在晚唐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也很有才學,卻經常被人遺忘,他就是羅隱。羅隱的才華十分出眾,著述甚豐,一生寫詩無數,但散落丟失的文稿也有不少,現存詩歌約500首,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羅隱的一生可謂是窮困潦倒,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次次都名落孫山。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僅20個字,後人琢磨出兩種截然相反的哲理
    文壇有三大「李」姓巨匠,一位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位是帝王詞人李煜,還有一位就是「小李杜」中的李商隱。李商隱的詩,一個字,就是「美」!他作詩其它的先不考慮,一定要詩美句美,哪怕過於隱晦,讀者不懂都與他無關。
  • 李商隱: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20字,美到令人心醉亦心碎
    ,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寫得了一手好字與文章。2漸有名氣時間一久,他的詩文在鄰裡街坊都有一定的名氣了。而且他還與當時的大文豪白居易,令狐楚等人關係極好。他們對李商隱的才華也非常的欣賞,就對他非常的器重,出去遊玩的時候經常叫李商隱一起同行,還教李商隱駢文,李商隱從自己的朋友那裡學到了一定的東西之後,自己的散文風格也變成了駢文的風格。
  • 李商隱《夜雨寄北》,短短28字中,為何出現了兩次「巴山夜雨」?
    我們之前讀李商隱的很多詩歌,都能發現其中存在著非常濃厚的感傷情緒。今天我們來看這些詩歌,會發現這種感傷,其實也反映了他所處唐朝末年那個時代的黑暗,同時也反映出了他個人生命歷程的坎坷以及個人遭遇的不幸。而這種亮色更多的就展現在這首著名的七言絕句之中,那就是《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的這首古詩向來被稱為是充滿溫情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