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國產電視劇,筆者常常會有種感慨,現在的電視劇,能讓人耳熟能詳並傳唱度頗高的主題曲越來越少了。反而回想十多年前,少年時那些電視劇,常有歌曲讓人記憶至今。尤其是2000年前後,很多影視主題曲作詞頗貼合劇情,作曲也頗具特點,旋律或優美或獨特,洗腦度頗高。今天來跟大家嘮一嘮內地老電視劇那些難忘的主題曲吧。
都市篇
《那麼驕傲》劇名:《都是天使惹的禍》 演唱:金海心
「別那麼驕傲,我隨時可能走掉,我的手你還沒有牽到,夜太長月光必定會冷掉。」金海心甜美帶點鼻音的傲嬌嗓音,唱出了多少少女的戀愛心事。號稱內地第一部都市偶像劇的《都是天使惹得禍》,當時也算是紅遍大江南北。
那時候的李小璐靈動可愛,臉還沒有變網紅;那時候的任泉如日中天,穿著白大褂,氣質清冷,帥破天際。
當年的筆者,大概正值小學高年級,懵懂的童年,被這部戲和這首歌,打開了通往少女時代的一條隱秘幽徑,甜甜蜜蜜百轉千回的初戀心情,讓我好奇又渴望……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直到大學,筆者依然是一條母胎單身狗,心碎。
《愛如空氣》 劇名:《幸福像花兒一樣》演唱:孫儷
近幾年,憑藉《甄嬛傳》《羋月傳》幾部大古裝,孫儷成為了霸氣的「娘娘」。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清新純情小花路線的她。《幸福像花兒一樣》據說是孫儷和鄧超的定情之作。其中孫儷演唱的主題曲《愛如空氣》,旋律喜耳,朗朗上口。歌詞也很適合那時「娘娘」清純的氣質。
《真實》 劇名:《五星大飯店》演唱:馮小波
曾經,內地都市感情劇是被一個編劇壟斷的:海巖。《玉觀音》、《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紅極一時的電視劇都是他的作品。在那個年代,海巖的劇,製作精良,感情線虐心又唯美,非常能戳中女觀眾的淚點。偶像氣質中,又有一些現實題材的元素接上了地氣。當時的年輕演員若能夠出演海巖寫的電視劇,演藝之路算是起點很高了。
《五星大飯店》在筆者看來則是海巖時代的一個完結。這部劇製作一如既往的不錯,但火爆程度遠不如海巖之前的作品。但這部劇貢獻了不少好聽的歌曲,其中汪峰和楊坤都有獻唱。不過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其中一首插曲《真實》。「光與光,在黑暗中碰撞,囚困的雙眼,打開了窗。」馮小波低沉輕柔的男聲響起,筆者就仿佛回到了被「海巖劇」填滿的青春時代。
民國篇
《讓夢冬眠》 劇名:《像霧像雨又像風》演唱:孫楠
2000年前後幾年,掀起一股民國虐心偶像劇熱潮。《像霧像雨又像風》絕對是其中代表作。這部電視劇的陣容拎出來,以現在的目光看,挺驚人的:周迅、陳坤、陸毅、李小冉、孫紅雷、廖凡……多少影帝影后啊。該劇講述民國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幾對年輕男女的愛情故事。不同於現在的民國偶像劇,大多玩些歡喜冤家霸道少爺套路,當時的《像霧像雨又像風》有很強的宿命色彩,劇中人物大多悲劇收尾,當年不知賺盡多少女觀眾的熱淚。
說起來,同樣是「鮮肉小花」,那時候的年輕演員們大多演技相當不錯,後來果然也皆成大器,果然古人說「三歲看老」,誠不欺我。尤其孫紅雷當年演的角色阿萊,對李小冉飾演的安琪的那份深情,令人唏噓,誰能想到,這位沉默冷峻痴情的男子,後來成為了《極限挑戰》裡的逗比「顏王」呢?
劇中孫楠演唱的《讓夢冬眠》相信很多80後觀眾都聽過,「今生的愛走遠,讓來世痛提前」,聯想劇中人物宿命般的愛情與結局,真是催淚。
《暗香》/《讓她降落》劇名:《金粉世家》 演唱:沙寶亮/何璐
說到民國虐心偶像劇,就不能不提這部《金粉世家》了。
陳坤、董潔、劉亦菲,當年的三角愛情故事真是虐得人肝疼。三人當時的氣質也是非常符合角色設定的。
陳坤將金燕西這個多情紈絝公子形象詮釋得極好,三分倜儻,三分不羈,三分深情,再加一分憂鬱,嘖嘖,那渾然天成的氣質,現在許多偶像劇裡的貴公子角色都比不得。
冷清秋百合般的清新淡雅,也讓其成為董潔塑造的角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劉亦菲當時則是演技尚青澀,但嬌蠻任性的大小姐白秀珠依然演繹得很不錯。
除了三位主角,劇中的各位配角也多有可圈可點之處。筆者印象很深的有舒暢飾演的金家八小姐、遲帥飾演的柳春江、徐露飾演的小憐。柳春江和小憐「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算是配角故事線裡非常出彩的。當年電視裡播到小憐出家,柳春江吐血而亡段落,響起了何璐演唱的《讓她降落》,「她沒有焰火絢麗,也不像鳥兒會遷徙,不過是放飛的風箏,怕你心痛才自由……」這讓人扼腕的結局,這孤寂傷感的旋律和歌詞,年少的筆者能怎麼辦?只能被煽得嗷嗷哭啊。
而另一首主題曲《暗香》則流傳度更廣。「讓心在燦爛中死去,讓愛在灰燼中重生,烈火燒過春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風」,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燦爛如詩的愛情和青春,最後盡數在亂世歸於毀滅,卻又留下了一絲希望。
《春去春又回來》 劇名:《橘子紅了》演唱:周迅
同樣是民國愛情悲劇,同樣在主題曲中運用了「春」的意象,但《橘子紅了》整個劇的氣質,和《春去春又回來》這首歌的氣質,和《金粉世家》與《暗香》是迥異的。如果說《金粉世家》講述的是愛情熱烈燃燒後的繁華落盡,那《橘子紅了》就是在講述愛情的孤寂與徒勞。
周迅飾演的秀禾作為生育工具嫁進一個傳統的大戶人家做妾,卻愛上了黃磊飾演的容耀輝———秀禾丈夫的幼弟,一場愛情悲劇拉開序幕。導演李少紅將江南水鄉裡的幽深宅院拍出了森然鬼氣,秀禾這個美麗少女,就在這個規矩森嚴、不見天日的宅院中,慢慢被耗幹了青春與希望。秀禾與耀輝的愛情,從來沒有放肆綻放過,一直處在外界壓力和自我壓抑中,如同灰燼中的火星,徒勞於黑暗中,耗盡最後的生命力,無人知曉。那些細碎溫暖的美好,奮力無聲的掙扎,在這段愛情裡,皆是徒勞。
「春去春又回來,花落花又開,冥冥之中誰安排,原來應不應該,接受這份愛,結果是悲哀。」周迅的嗓音本就低沉黯啞,將這首歌唱出了疲憊和空寂。想想這劇播出的時候,筆者還在讀小學,看完這部劇,已經有種不相信愛情的滄桑感,並將「愛如捕風,盡虛空」的悲觀感延續至成年,講真,影響太大了。
古裝篇
《滿江紅》劇名:《大宋提刑官》 演唱:劉可朗誦:張志忠
《大宋提刑官》也足夠經典了。其實這部劇很打動我的一個點,也是「孤獨」,宋慈的孤獨,是一種逆時代與眾人而上的倔強,「眾人獨醉我獨醒」,滋味不會好受。然而前路漫漫孑然獨行,也不可回溯與停留,步履不停,這才算得上一以貫之的風骨。
主題曲《滿江紅》裡,先是張志忠先生渾厚有力的朗誦:「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空悵望,人寰無限……」壯闊意境已然確立,劉可的歌聲開始,從低吟淺唱漸入激烈高亢之境:「社稷安撫臣子心,長驅鬼魅不休戰,看斜陽,照大地阡陌,重頭轉。」
結合劇情,這是筆者兒時每聽必哭的主題曲啊。
《六月的雨》/《殺破狼》 /《一直很安靜》劇名:《仙劍奇俠傳》 演唱:胡歌/JS/阿桑
不提這部劇,估計很多80、90後的朋友們不會服氣。確實,《仙劍奇俠傳》劇版不但開國產玄幻IP劇風氣之先,其中影視歌曲也首首經典。
記得初中時,班上的男生們都能唱兩句《六月的雨》,而女生們則都會唱《一直很安靜》,而《殺破狼》則是滿大街都能聽到的「爆款」。說起來,都是青春啊。
《長相守》 劇名:《大明宮詞》 演唱:王蘭
說到少時看的古裝劇裡,最驚豔我的主題曲,這首《長相守》當之無愧是第一。
《大明宮詞》這部劇對筆者來說,一定程度上,打開我對於美的認知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之前,我不知道古裝劇除了歷史劇和武俠劇之外,可以是這樣的:繾綣、傷感、詩意、亦真亦幻、欲說還休。這之後,我對於大唐最美的想像,不再是鮮衣怒馬的少年俠客、鬥酒百篇的天才詩人、盛世煌煌的壯麗圖景,而是纏綿無盡的陰雨,沉鬱靡麗的器物,還有被風鼓動的紗幔後,那些各懷心事和秘密的美麗男女。
說起這部劇的獨特,除了李少紅、葉錦添突出的個人風格之外,鄭重、王要兩位編劇也是功不可沒。大段舞臺劇氣質濃鬱的獨白,撐起了整個故事的敘述。在當時,甚至在現在,這種大段文藝式旁白,在國產電視劇裡都是很少見的。影視劇更多是要靠鏡頭講故事,大量的文字介入敘事是很危險的,尤其旁白寫得差,更是要命。而《大明宮詞》的旁白,與每一個鏡頭,每一段劇情相得益彰,美到驚人。這種與國產電視劇的通俗性背道而馳的美,我越是長大,看得電視劇越多,越覺得難能可貴。隨便摘幾段,供大家回憶。
「不知為什麼,近些日子即使你不來的時候,我也總是對著自己啼啼叨叨,儘是些屬於過去時日的前情往事。大概是真的上了年紀,對於昨日想念的誘惑遠遠超乎對於明日的期冀,過去從未呈現得如此鮮活和具體,它像是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擺布著我今天的情緒和心境。」
「身為皇家之子,長大意味著進入無窮無盡的禮數,意味著任何一種孩童的普通想念都要被披上一件高貴的外衣,意味著與你所愛的入開始疏遠的漫長曆程。」
「合歡終被賜死,如願同弘一起上了天堂。這是我親眼目睹的第一次真正的愛情。真希望他們在那裡能夠堂堂正正地生活。因為我相信他們的感情真誠而高貴,你知道,我一生都在尋找這樣一種愛情,現在才意識到只有弘最終得到了它。在愛情上,弘是幸運的。」(這段是我第一次在國產電視劇看到對同性愛情的正面評價,也是至今唯一一次。)
而林海為這部劇所作的音樂,氣質也與這部作品完美融合。整張原聲中西合璧,古今並蓄,編曲大膽而極富想像力,宏大之處,有盛唐氣象;幽微之處,則纏綿入骨。其中《長相守》,書寫的是少年天平公主初次陷入愛情。劇中旁白是這樣描繪太平與薛紹的初遇的:「我從未見過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剛毅面頰上徐徐綻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全部朦朧的嚮往終於第一次擁有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形象。我目瞪口呆,仿佛面對的是整個幽深的男人世界。」《長相守》歌詞延續了這一浪漫情境。
「長安月下,一壺清酒,一束桃花。」先是極具東方氣韻的場景書寫,「心如燭光,渴望在幻想中點亮。」少女初戀心情的精準描繪。
「長相守它是啊,面具下的明媚,明媚後隱蔽的詩啊,無緣感悟。」點出了太平與薛紹愛情那個至純至美的開端,也隱喻了這場愛情註定的悲劇宿命。
一說起這部劇,筆者就忍不住要囉嗦太多,這份珍愛希望讀到這裡的各位見諒。《大明宮詞》優秀與獨特之處太多,但最為觸動我的,是它所描繪的孤獨,孤獨是其中每個人物背負的宿命。不被理解是孤獨,不被愛是孤獨,分離是孤獨,同床異夢也是孤獨,孑然一身是孤獨,身在人群中卻落落寡合更是孤獨。人生正因為註定的孤獨,我們才更珍視相擁的片刻、談笑的瞬間,然而描繪孤獨的國產電視劇太少了,把孤獨寫成了詩的更少。此刻筆者心中又想起了故事結局裡,太平孤孑的背影。「細雨中離去,還給天下一世太平。」
嚶嚶,不管,我要重新擼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