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抬網」之名自古有之---搬罾捕魚
「抬網」之名,其實自古有之,只不過不叫「抬網」而叫「搬罾」,是一個古老的漁法。扳罾(搬罾)、搬箏,歷史上大多數時間叫做搬罾,有些地方也叫搬網或者抬網,搬罾捕魚是一種原始的古法捕魚方式。
(搬罾撈魚)
搬罾捕魚的歷史據說有上千年的歷史,一般情況下,搬罾捕魚的人大多不是專業的漁民,搬罾的工具也相對比較簡單,哪怕在當今年代,很多愛好者也常在江河邊搬罾捕魚。
搬罾,就是用4根支竿綁成十字,掛在一根主竿上,把漁網掛在4根支竿頂端,不時調整角度和方向,沉入水中,每隔一兩分鐘或延時再用繩子拉起來,魚正好從網裡遊過,就被捕起來。
夏天漲水時節是搬罾捕魚的好時候,隨著時代的發展搬罾捕魚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估計各種各樣的捕魚方法也多了(特別是電打魚),搬罾捕魚也很不容易再捕到魚了!
「罾」是一個形聲字,讀音同「曾」,「罾」字上部就是一個網。
二、常用的捕撈方法---拉網
拉網(又可稱為拖網、刮網)是目前捕魚比較常用的捕撈方法。網具一般要求網長為池面寬的1.5倍左右,網高為池水深的2倍左右,網目以所有養殖魚類都不掛網為準。拉網起捕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點:一是拉網分魚的過程偏長。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幾種不良的後果。首先是勞動強度過大,完成一次拉網操作至少需要多人協作。其次是魚體容易受傷,從而引起魚病的發生。
二是部分魚的起捕率不高。特別是對鯉、鯽、草魚的起捕率非常低,所以一般認為拉網法偏重於上層魚的起捕,比較適合於以白鰱、鱅魚為主體魚的"肥水魚"養殖池塘。
(簡易抬網)
三、仿古法"搬罾"漁法---抬網
現時,大水面養殖捕魚時耗人費工,或者養殖塘底坑凹不平,又有枯枝石包等障礙物,嚴重影響甚至阻礙捕獲魚類,如此,所養殖的魚就難以正常方式起捕,特別是狡猾的底層魚(比如鯉魚)更難以用普通漁法(比如拖網)捕獲。遇到這種狀況,除了電擊、藥毒、炸魚等"竭澤而漁"的極端方式外,幾乎沒有別的辦法能夠捕到底層魚。由此,仿古法"搬罾"漁法---抬網誘魚就應運而生,起初還被稱為"定置誘網捕魚"等名稱(但與現時的抬網捕魚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還有,抬網捕魚是結合"搬罾"漁法與網箱養魚結合而來,也可以形象的稱為「網箱捕魚」。
(網箱起魚)
平時養魚的捕撈上市均採用拉(拖)網捕魚為主,採用拖網捕魚,除能起捕一定量的花白鰱以及一些中上層魚外,特別是底層魚類比如鯉魚、鯽魚的上網數量則會無法保證。要求用人多且耗時又費力,但對於大水面和地形複雜特別是有障礙物的養魚水體則不便於拉網捕魚,「抬網」捕魚則因此而生。
抬網方法也有它的缺點:
首先,起捕對象有限制,它只對吃食魚有效,對白鰱的起捕幾乎為零。
其次,受氣候影響明顯,由於要通過投飼來使魚群集中,因此,在酷熱或陰雨天的凌晨,往往會因為缺氧而無法達到聚魚的目的,冬天低溫魚兒不吃料或食量不大時也很難抬到魚兒。
三是對池水深度有較高的要求,在低於1.5米水深的池塘中,魚群往往由於受到池底抬網及罾網的影響會讓魚兒警慎而不能集中攝食,使起捕工作有時無法順利完成。
四是前期準備時間較長,要達到理想的起捕效果,一般要提前5~10天把抬網及罾網置於投料區底部,以便讓魚群適應。
四、"抬網"漁法原理
抬網是在2000年前後推廣使用配合飼料集約化養殖後,才開始推廣的一種起捕方式。抬網捕魚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大大縮短作業時間,整個過程只需約40分鐘,從而減少了對魚體的傷害。另外,在正常天氣情況下,此法對吃食魚的起捕率非常高,一般每次都有至少60%~70%的吃食魚可以於抬網中,特別適合捕大留小的養殖要求。
在水產養殖中,一般都會定點投餵各種魚料,時間一長(馴化))特別是吃食魚便會集中到投餌點聚集吃食,這就給設置抬網產生了「聚魚」的先決條件,否則「抬網」便無從談起。
抬網捕魚時,提前(一般一周以前)把「抬網」安置在定點的投料區域,再餵料以引誘魚群到塘底安置沉有「抬網」的區域內,利用槓桿或機械原理,再迅速把預置在塘底的「抬網」抬出水面,吃料的魚群就被關在網內了。
(魚兒已關進抬網內)
也就是說,抬網捕魚是把抬網的網具(網箱形狀)提前下沉(設置)在捕撈水域,通過在其區域水面投餵餌料集中誘使魚兒來吃料,再迅速四角起網成箱形把魚兜在網內,以達到捕撈目的的捕魚方法。
五、抬網分類
現時的抬網經過技術革新,現在大致又發展為人工、機械、充氣式抬網三種漁法。大型抬網長寬可達20~40米或更大,沉網後漁網網兜裡面的魚一般在幾百斤至幾千斤之間,多時可達上萬斤不論。
其總的方法大致是:在投餌臺的周圍插入四根(或更多)固定杆,每根杆的頂部帶有滑動(滑輪)裝置,固定杆的中間連結著網,由繩索控制網的升降。需要捕撈時,在捕撈前先將網提前放到投餌臺周圍的池塘底部,然後開啟投飼機或人工餵料,當魚群聚集到料臺大吃飼料後,人工手工拉拽或啟動電葫蘆或立即充氣快速收攏控制的繩索,抬網便由池底迅速向上抬升,形成四面一底的網箱狀,便可將料臺吃食的魚捕捉而獲。
簡而言之,抬網捕魚是把聚乙烯或者尼龍網提前沉網在需要捕撈的水域,餌料集中誘捕,再迅速起網的原理把魚全部兜在網裡面,達到捕撈的目的。抬網安裝在投餌食場處,要選擇合適地方安裝好抬網,然後把魚馴化到抬網處投餌。抬網宜早安裝,以便提早馴食集中。
(抬網結構示意圖 來源:科學養魚)
1.池塘抬網捕魚
抬網製作:用目大2至4公分的網片,剪裁縫合成正方形或長方形,面積為200—500平方米,在網片四周縫合2米高牆網,牆網上沿裝圍網綱繩和收網綱繩,形成「鬥」裝箱形抬網。據說,300平方米左右抬網適用於5畝左右魚塘,500平方米左右抬網適用於10畝以上的池塘。
抬網安裝:先把抬網鋪設在食場,使一方或兩方靠岸。在抬網四角打樁,如抬網大,邊角距離遠,中間再打一樁,樁高超出水面一米以上,以便託起牆網固著在樁上並露出水面,順池邊一方沉入池底,作為魚群通道。
抬網捕魚:利用投餌誘集魚群進入食場後捕魚,但受天氣、時間、水質影響,因此,儘量要選擇晴天中午或下午,魚類攝食很旺的時間段捕魚。在起網前可以停餵一天讓魚飢餓,準備捕魚時,像平常餵魚一樣,先用少量餌料撒喂,或者投餌機開空機大約十五分鐘後以誘使飢餓的魚兒群聚後再用投料機投飼,這時魚會搶食,吸引並讓魚群失去警惕性而進入食場。待魚群集中於抬網區域時,另人迅速、輕輕拉起或啟動機械向上啟動抬網綱繩,抬網牆網邊露出水面後,可用一隻小船靠攏抬網,把抬網內的魚趕攔集中在一角,用手抄網(舀子)或魚篩撈魚,把要出售的品種、規格的魚兒捕撈上岸裝車。
(抬網結構示意圖,來源於劉小華製圖)
2.大水面充氣式抬網捕魚
大水面捕撈魚類可以採用充氣式抬網漁法,它不受各種環境水域的影響,可以捕撈各個層次的魚類及野生魚。湖泊、河道、水庫、圍欄、圍堰和魚塘均具備抬網捕撈條件。
舉例說明:例如,在一個千畝的水庫設十個投餌區,每個投餌區約一百畝,根據魚的習性投餵餌料和遵照科學養魚投餌的原則,當通過一段時間投餌機投料餵養後魚群就會集中在每個投餌區的點,如果想捕撈那個投餌區的魚就將機械汽動抬網捕撈網具放置該投餌區水底,繼續投餵幾天,在起網前停餵一天,起網時響十五分鐘空機後再投餌十分鐘,這時魚會搶食。起網:利用風機或氣瓶開起閥門(快閥)加壓送氣,這時放置在投餌區域的網邊氣帶受到高壓氣後即會膨脹上浮,約2-6秒上浮到水面,形成一個網箱捕獲魚類。
3.大水面燈光誘聚充氣式抬網捕魚
大水面運用燈光抬網捕撈水庫或大水面的魚的原理:利用水生動物的趨光習性吸引大量魚類喜食生物而聚集,進而吸引水庫鰱鱅魚和水庫小野生雜魚聚集而捕捉。燈光抬網捕魚能克服水庫複雜地形地貌和水庫植被的影響,主要用於捕撈水庫鰱鱅魚和水庫小野生雜魚等。
具體方法:在氣動式(充氣式)捕撈網沉入時,在魚網的中間水域的水下和水面分別安裝100W防水燈(紫色光線為宜)幾隻,可以在夜晚將魚網水域區域照耀通亮,由於水域中浮遊動物、浮遊植物、底棲生物,它們有著很強的趨光性,而且紫色光線能透入較深的水層,能夠將周圍水域中浮遊動物、浮遊植物、底棲生物吸引到有燈光的網域中。
魚類對光譜中的紫色光線最為敏感而有所反應,而且在此明亮的水域有著豐富天然魚餌,還可加用誘魚製劑,在餌料中如果添加提前半小時投入提前設置好的汽動抬網或充氣抬網中,可有效大面積進行誘捕底層魚。這些方法也適用於深海、淺海、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和溝渠的大面積捕撈。
六、最後提示
抬網捕魚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改進、提升效率的空間還很大,在實踐中有人也對其有所改進,各地對抬網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各地的方法本來就有所不同,本文所說僅是一家之言不以為例。希望有心製作抬網的人士儘量諮詢售賣網具人士和到附近安有抬網的場點去耳聞目睹為宜。本文內容敘述不盡詳細(本來「抬網」就是一個不容易口述清楚的事情),遺漏及缺點在所難免,因此,僅供了解及參考!或請有識之士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留言或評論分享!
來源:水花魚。如果發現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當,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中國水產門戶網,志創漁業信息第一品牌;運營十餘載,用心感悟行業發展的點滴;水產人,就上中國水產門戶網。
官方微信公眾帳號「bbwfish」現誠徵原創文章,歡迎廣大行業人士踴躍投稿,積極爆料。一經採用,必有稿酬!
投稿郵箱:bbwfish@163.com
微信:13707793355
業務聯繫:0779-202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