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分紅都需要繳納20%個稅嗎?原來這種方式下是免稅的

2020-12-12 財稅郡

馬上年底,很多企業要開始給股東分紅了,一提到分紅,我們就會想到繳納高達20%的個稅,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分紅都需要繳納個稅呢?

1、法人股東免稅

如果股東是境內的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屬於免稅收入,也就是這部分權益投資收益是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但是這裡的免稅收入,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與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滿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對於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需要滿足連續持有12個月,所取得的股息紅利才屬於免稅收入。

2、境內自然人股東需要繳納20%個稅

如果股東是境內自然人,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自然人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應按照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比如實現利潤100萬,需要先繳納企業所得稅,100*25%=25萬,剩餘75萬分配到自然人股東,需要繳納75*20%=15萬個人所得稅,企業100萬利潤,實際到達股東手裡的利潤只用100-25-15=60萬。

3、境外自然人股東暫時免稅

如果股東是境外自然人,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中,表示,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4、個人從流通市場上買的股票享受稅收優惠

如果個人從流通市場上買的股票,是有優惠政策的。其持有時間在1個月以內,全額按照股息紅利所得20%稅率繳納個稅;持有時間在1個月到1年之間,減按50%繳納個稅,相當於按10%稅率繳納個稅;持有時間超過1年,免徵個稅。

5、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按照20%繳納個稅

我們知道,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是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如果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作為股東投資其他公司,所分配的股息紅利所得不享受免稅政策,需要按照20%的稅率繳納個稅。

6、境外企業股東按照1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相關規定,非居民企業投資與境內居民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減按1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可以看出,不同身份投資與居民企業,其繳納的稅種,以及稅率是不同的,所以這也就有了對股東分紅的一些納稅籌劃。

比如自然人股東,可以改變身份投資,以公司的形式投資入股,享受居民企業之間股息紅利分配免稅的政策,但是公司再分配到個人還是需要繳納20%的個稅,只是分配到公司屬於免稅收入,可以用於公司日常經營開銷,延遲納稅。

關於股東分紅繳稅情況,你了解了嗎,更多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在校研究生補助金需繳納20%個稅?
    由學校導師或課題組發給研究生的補助金屬於勞務報酬所得,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若每次或每月補助金不超過800元的,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環節無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超過800元的,扣繳義務人需要按照預扣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若除了取得該補助金以外,還取得其他的綜合所得的,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需要一同辦理彙算清繳,按規定繳納稅款。
  • 在校研究生的補助金,需繳納個稅,起徵點800元,稅率為20%,合適嗎?
    因此,在校研究生領取的國家助學金等由國家財政發放的助學金,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如果是導師或課題組發給研究生的補助金都屬於勞務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第八條的規定,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計算。
  • 2021年個稅繳納與有啥不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常見問題?
    因為今年和之前都是納稅人只要月收入高於個稅徵收起點,當月就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在年底還會對你當年所有的收入進行一次匯總,如果總收入低於六萬則會退稅,也就是年底統一查缺補漏。   按照2020年的標準,我是一月份需要繳納個稅30元,然後剩餘月份都不需要繳納個稅,年底發現年收入只有50000元,則退回稅費30元。   按照2021年的標準,我全年無需繳納稅費。
  • 2021年個稅扣除方式有變化,做好一件事,明年可以少交稅
    文/龍小林 在上班且靠拿固定工資的朋友要注意了,2021年的個稅繳稅申報已經開始了。需要了解的是,與今年的個稅繳稅方式相比,2021年個稅繳稅方式出現了一些變化,有部分人或因此受益。並且想要能在2021年能進一步少交稅,有一件重要的事千萬別忘記做了。
  • 公司分紅、股票基金、經營收入……哪些要個稅彙算清繳?清楚了!
    2020年已經步入尾聲,每一年年終時,也要對這一年的收入進行盤點,等到次年的3月-6月還要進行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不過在現在,很多人都屬於多源收入群體,那麼這些不同性質、不同來源的收入到底哪些需要繳納個稅,哪些需要彙算清繳呢?今天就為大家進行詳細解讀。
  • 稅務總局回復個稅起徵點問題 稱3500元符合國情
    由於在分類所得稅制下,每一類所得都要單獨徵稅,因此,不同的所得項目之間不得互相抵免,同一所得項目下不同所得也不可互相抵扣。  問:對於3月計提的工資4月份發,是在4月份申報還是5月份申報個人所得稅?  盧云: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在次月15日前申報繳納。所以4月份發的工資應在5月份申報。
  • 工薪族個稅繳納方式下月調整:按累計預扣法進行預繳
    其計算公式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
  • 解讀2021年個稅扣除新方式!附贈個稅少繳操作步驟!
    除了用人單位會要求我們每年在軟體裡登記一些信息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軟體查詢自己這些年來的收入以及繳納的稅額有多少等等。這不,單位又通知我們在年底之前進行2021年的個人所得稅繳稅申報了。我今天登錄進去操作的時候,發現和今年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方式有所不同,這些變化應該會使一部分人可以少繳納稅費。
  • 出差報銷和出差補貼需要繳納個稅嗎?如何進行帳務處理?
    需要繳納個稅嗎?實務中,公司出差制度方面,一般是採用實報實銷加現金補貼的政策。比如,某企業規定員工出差住宿費,交通費採用實報實銷,拿著發票回公司報銷,另外員工每出差一天給予出差補貼100元。對於上面情況,該公司實報實銷的部分,直接憑票入帳,根據員工所在部門計入當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不需要扣繳個人所得稅。
  • 國家稅務總局:用現金方式發放差旅補貼應繳個稅
    網友:單位給出差人員發交通費和餐費補貼是否徵個稅?每月通訊費補貼是否也是如此?  盧云:根據規定,單位以現金方式給出差人員發放交通費、餐費補貼應併入當月工資薪金計徵個稅,但如果單位是根據國家有關標準,憑出差人員實際發生的交通費、餐費發票作為公司費用予以報銷,可以不作為個人所得計徵個稅。
  • 個人所得稅手續費返還需要繳納增值稅嗎?國稅回復:需要繳納
    現在進入5月底,大部分的企業都完成了申報並手續費已到帳。如果還未申報的需要儘快辦理。如果未及時提交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上一年度稅款手續費。現在辦理手續費也簡化了,只要進入國稅申報系統,網上提交申請就可以了。個稅手續費是否徵增值稅呢?
  • 公司帳面盈利1000w,需要繳納多少稅費?
    稅籌問題千千萬,《懂稅帝》為你找答案為什麼說公司帳面盈利1000萬,因為公司缺少成本票入帳300萬,實際公司利潤只有700w的利潤,所以公司需要繳納25%的所得稅和20%的分紅稅,為了方便像公積金什麼的就不做計算。
  • 各國個稅大盤點:俄羅斯個稅「一刀切」、美國個稅制度最完善
    盲人免稅、MCA/MA免徵額可累加在普通的個人免稅額度上,舉例而言,一位盲人在2018-19年度的收入是15000英鎊,那麼他實際只需要對15000-11850-2390=760這部分繳納所得稅。按收入免稅扣除標準、對個人收入扣除相應費用後,加以匯總,再統一減掉生計扣除額,就得到應稅收入。
  • 退退休金超過五千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如果單純的每月的退休費或者養老金超過5000元,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但是今天給大家仔仔細細講一下退休人員的各項稅務問題,也是比較重要的。別該退稅的都沒退成稅,喪失了自己的利益所得。舉個例子,假如每月是從社保中心領取養老金的,那麼記得,只要是社保中心發放的任何錢,都不需要交費的。無論是每月的養老金還是給的一些專項補貼,取暖費、防暑補貼,節日補貼等等都不需要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申報,也不需要去納稅。不論是金額多高或者多低,全部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2.那麼在退休之後取得的其他收入,還是需要繳稅的。
  • 個稅app年度彙算申報流程攻略!超實用!每個人都需要看看!
    4、在確認個人基礎信息、已繳納稅額無誤後,點擊【提交申報】,即可完成簡易申報啦。操作步驟:1、登錄個稅APP,點擊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彙算】。2、來到填報方式的界面,在兩種方式中,我們建議首選【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的方式。
  • 為什麼老闆都要註冊多家公司?原因竟然是……
    很多小夥伴都不清楚,為什麼老闆們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會註冊多個公司?這樣註冊公司有什麼好處嗎?難道不會繳納更多的企業所得稅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為什麼老闆都要成立兩家以上的公司?二、合法節稅大家都清楚,有限公司是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老闆和股東的分紅還需要繳納20%的分紅個稅。如果某企業收入100萬,那麼就需要繳納25萬的企業所得稅與20萬的分紅個稅,加起來需要繳納的金額就已經達到45萬了。
  • 個稅新政策出臺:低收入卻被繳稅的小夥伴,以後不用去申請退稅了
    也就是說,之前很多預繳個稅的小夥伴們不用再預繳個稅了,也就免去了第二年申請退稅的操作。而且我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知道還有退稅的操作(全年收入低於12萬,可以申請退稅)。每年會多繳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的稅費。例如,文藝作家的月收入超過八百的部分,要繳納高達20%的稅。如每個月收入2000塊錢,就要繳費240塊錢的高昂稅費。一年下來,相當於一個多月的收入交了稅。
  • 繳納的個稅怎麼退?
    一般來說,年收入高於12萬元,需要申請退稅或者補交稅額超過400元,才需要進行申報。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退稅的前提有兩個條件:第一,繳納了個人所得稅;第二,符合退稅的條件。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制度為了方便更多的勞動者,國家保持過去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模式不變,但是通過退稅來完善有關稅務政策。勞動者的工資,每月仍然可以有用人單位進行申報,單位按照每月5000元的減除額度扣完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以後,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如果需要繳稅,那麼當月就可以繳納。
  • 收到個稅手續費返還要繳納增值稅嗎
    a公司在6月份收到個稅手續費返還金額976.09元。這筆金額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 一、何為個稅手續費返還,意義何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文第十七條規定,對扣繳義務人按照規定扣繳的稅款,按年付給百分之二的手續費。
  • 退休人員工資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事實並不簡單
    退休人員工資需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實退休人員實際上沒有工資的,他們領取的是養老金,不過大家常說的退休工資就是指養老金而已。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以下十類情形可以實行免稅,第七款,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等等。實際上也是沒有退休工資一說的。也就是說我們退休後的養老金,即使每月拿1萬元也不用交稅,也不用進行個稅申報,或者採取專項附加扣除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