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春天的大青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內蒙古「五一」小長假:「雲旅遊」度過完美假期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5日電 題:疫情防控下的內蒙古「五一」小長假:「雲旅遊」度過完美假期
中新社記者 張瑋
「這個假期對我這個旅行愛好者來說太『特別』,第一次足不出戶遊遍大江南北。」5日,「五一」小長假最後一天,來自北京的旅行愛好者丹妮向記者描述著她的「完美假期」。
往年的「五一」小長假,內蒙古草原會迎來當年首個旅遊小高峰。國內外遊客趕來參加內蒙古大興安嶺一年一度的「杜鵑節」,被「上帝打翻調色盤」而渲染出的內蒙古山川、草原、河流;走進剛紮好夏營地的牧民家中,體驗給羊羔打耳標、給馬駒打馬蹄釘的草原遊牧生活……
而在疫情防控下的內蒙古「五一」小長假顯得更特別了一些,「雲旅遊」讓中外遊客重新認識了這個中國北疆的美麗草原。
小長假前,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通知》,要求本地的旅遊景區做到預約開放、限量開放、有序開放。景區的遊客接待量每日不超過景區容量的30%。
如何突破疫情防控下遊客量限制的瓶頸,內蒙古各地景區各出奇招,控制線下遊客量的基礎上帶動線上遊客實現「雲旅遊」。
丹妮告訴記者,她是在微信中無意間刷到一些公眾號,讓她重新認識了內蒙古。「原來,在內蒙古除了草原和蒙古族,還有一個隔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相望的室韋小鎮,鎮子裡居住繁衍著百餘年的華俄後裔。」
「還有被稱為『生命禁區』的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長河落日圓就是這般景象吧。」丹妮說,今年小長假趕「時髦」了,「雲旅遊」讓她整理了一本厚厚的旅行攻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我疫情過後的行程。」
中國首列旅遊列車「呼倫貝爾號」在短視頻社交平臺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帳號,帶領線上遊客「乘坐」高端旅遊列車穿梭於森林草原中。剛上線沒幾天,該帳號的粉絲量近10萬,點讚量逾30萬。
圖為「呼倫貝爾號」旅遊列車。呼倫貝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供圖
導遊奧莉婭每年這個季節會帶著遊客往返於內蒙古和俄羅斯,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奧莉婭探秘了呼和浩特周邊很多「不為人知」的短途自駕旅遊目的地。石人灣、摩天嶺、羊群溝……她通過直播的方式向遊客講述當地的歷史、人文、景觀,提倡遊客或可進行短途錯峰旅行。
「疫情雖然束縛住了遊客的腳步,卻沒束縛住熱愛大千世界的心。」奧莉婭說,她的直播觀看量平均都能上「10萬+」。「不直播的時候,我的社交平臺上會發一些俄羅斯的旅遊線路和旅遊攻略。」
據5月3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發布數據顯示,5月1日—3日,中國接待旅遊者8499.7萬人次,同比恢復50.7%。
內蒙古一旅行社負責人張曼曼從未間斷設計線路和線上推廣,她說,所有在沉寂中積蓄的能量,必將迎來最絢爛的綻放。「我們做足準備,帶遊客看最美內蒙古,玩轉最潮路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