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第四軍種」的臺灣「資通電軍指揮部」6月29日成軍至今正好一個月。興師動眾召開成軍大會的「資通電軍」,究竟能夠幹些什麼,作戰能力怎麼樣?
儘管「資通電軍」近一個月來人員已經基本到位,裝備也差不多配齊,並展開了磨合演練,但島內分析人士對這支部隊並不看好。
成軍典禮上的臺灣「資通電軍」士兵。中國軍網 圖被賦予三項任務6月29日,「資通電軍指揮部」在位於新店的忠信營區成軍。臺軍「參謀總長」李喜明主持「資通電軍指揮部」指揮官馬英漢任職典禮,蔡英文到場參加成軍典禮。
過去,臺軍信息、通信和電子作戰的相關任務,分散在「資電作戰指揮部」「電訊發展室」以及各軍種的相關部隊。「資通電軍指揮部」成軍後,將擔負戰力整合的角色,藉由「中山科學研究院」和民間產學的技術支持,打造一支完整的作戰兵力。
臺軍宣稱,「資通電軍指揮部」直屬臺軍「參謀本部」,首任指揮官為陸軍少將馬英漢。這位與島內前領導人馬英九隻有一字之差的馬英漢,其實與馬英九沒有任何關係。
馬英漢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後在陸軍指參學院等地深造,曾獲得元智大學信息管理碩士學位。馬英漢歷任聯勤通信電子器材基勤廠廠長、「國防部」通次室資通安全處長、「資電作戰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務。
「資通電軍指揮部」成軍當天,蔡英文首先在「國防部長」馮世寬陪同下,校閱示範樂隊、聯合旗隊及三軍儀隊。隨後,至典禮現場宣讀「指揮部」編成令,並為「指揮部」授旗、授印。
蔡英文宣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刻,「資通電軍指揮部」的成軍,代表臺灣防務將進入信息作戰的時代。蔡英文還稱,當前臺灣許多機關的重要訊息都已信息化,如果臺灣的資安環境出現缺口,遭到入侵,對整個臺灣所產生的危害,不會低於傳統的武裝攻擊。
因此,要把資安視為「國安」,成立「資通電軍」是一項具體行動。相信臺灣絕對有足夠的技術和人力資源,來建構完整的資安防護網,原來只是一直欠缺整合的作為和決心。
臺軍「漢光33號」演習在澎湖進行。中國軍網 圖典禮上,蔡英文賦予「資通電軍」三項任務:第一,要積極達成整合。不僅要整合臺軍資訊、通訊和電子各相關單位,也必須跟「國防部」以外的其他「部會」密切配合,執行臺灣機密保護,以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工作;同時,更要整合民間技術及能量,讓「資通電軍」保持創新的動能。
其次,要加強資通電人才的培育。人才的素質決定「資通電軍」的戰力,「國防部」必須提高優質人才投入「資通電軍」的誘因;在組織和管理上,取得紀律和彈性間的平衡,打造一個有助於創新的部隊環境。
最後,要發揮領頭的前導角色。「資通電軍」的編成,是政府整體資安政策的先鋒,也要成為推動島內產學發展的引擎。期待未來「資通電軍」,要跟島內學術界和產業界,展開密切的交流。
蔡英文宣稱,臺灣有最堅定的自我防衛決心,有形「國土」要捍衛到底,數字「國土」也要堅決保護,她會跟各位一起並肩作戰,勇敢前進。
號稱重大軍事革新蔡英文6月29日在「臉書」上發文稱,「資通電軍」成軍是軍事的重大革新。
對此,臺灣民眾並不買帳,他們認為這一方面是選舉口號下的產物,另一方面是為了監控島內民眾,至於軍事革新純屬無稽之談。
對民進黨當局而言,成立這支部隊可謂由來已久。
民進黨在2015年拋出的「國防政策藍皮書」中,就提出了成立「第四軍種」的主張。「藍皮書」稱,為強化臺灣的資電作戰能力,將在現行陸海空三軍之外,增設「上將」位階的「第四軍種」,整合臺軍現有的資電作戰與民間能量,肩負起捍衛「數字國土」的重任,使臺灣相關資產與基礎設施免於遭到黑客組織與恐怖分子的網絡襲擊。
民進黨預估,"第四軍種「2024年有望達到6000人。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的2016年6月,「中山科學研究院」證實正在招募「真正的資安高手」。
島內親綠的《自由時報》報導稱,具有國際資安證照如「LPT滲透測試專家認證」「CEH黑客技術專家」等,或在國際重要資安競賽獲得前十名者,均是符合條件的對象。其中,具備「信息安全特殊技術」者,更是重點延攬目標。報導還稱,「中山科學研究院」計劃招募500餘名黑客及高手。
曾經主管臺軍作戰業務的退役中將吳斯懷稱,美軍有五大軍種,日本自衛隊有兩大「軍種」,英軍有三大軍種,臺軍卻要成立一個「資通電軍」,雖然資通電非常重要,網絡作戰比重日增,但也沒有必要成立一個軍種。
吳斯懷還稱,成立新的軍種需要許多必備條件,包括建軍規劃、與其他軍種的協調、聯合作戰定位、教育訓練和戰備任務等,但目前許多問題還沒完成細緻規劃,讓人感到不解。
臺灣民眾認為,當局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選舉的考量,是為選舉喊出的口號,同時也是為了轉移島內日漸突出的各種矛盾。甚至還有島內民眾質疑,這支部隊「監控任何有損當局的言論才是真」。
臺軍「漢光33號」演習在澎湖進行。中國軍網 圖8月兵棋推演要拉出來溜溜對於臺軍「資通電軍」角色的定位,蔡英文宣稱,「指揮部」的編成典禮只是第一步,今後將會以網絡攻防為核心,信息安全為基礎,電磁發展為前瞻。儘管蔡英文信心滿滿,但島內分析人士對此並不看好。
一是引發臺軍內部不滿。臺軍原先鎖定三個具備戰略與軍事合作交流功能的單位計劃提升指揮官位階,除了這次成軍的「資通電軍」,還有「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和"駐美軍事代表團」。但因臺軍中將員額不足,軍方須找到三個中將缺額,才能實施單位整合。
據稱,臺軍計劃運用「國防部」參事的中將職缺,提供給「空軍防空指揮部」,並於7月搶先成軍。但此舉遭當局高層攔下,要求須讓「資通電軍」先行成軍,臺軍因此下令暫緩「空軍防空指揮部」成軍,而「駐美軍事代表團」升級為中將指揮官,也因尚未提交當局研討暫被按下。此舉讓臺軍內人員特別是空軍感到不滿,導致本來就矛盾重重的臺軍內部更加不可調和。
二是基礎薄弱,尤其是人員素質差。近日,「資通電軍」前身之一的電子戰大隊的大隊長王建芳曝光軍裝照一事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島內媒體7月26日報導稱,當局決定軍人子女教育補助費調整案,只有「中校以下支付退休俸者」才能領。
前電子戰大隊長王建芳因此在個人「臉書」上貼上昔日著軍裝的照片,表示將對抗蔡英文當局,由此接到昔日同僚警告,臺當局及軍方要求他從「臉書」首頁撤下軍裝照。另外,這支部隊中不少人員是從地方直接招收入伍的,之前曾發生過私自離隊事件,管理上恐將面臨很大困難。
三是遠水難解近渴。對於「資通電軍」未來發展,臺軍方宣稱,由於臺軍上將目前尚缺乏信息作戰實務經驗,「資通電軍」首任指揮官馬英漢有這方面的實務經驗,將在任內全力整合相關資源,按民進黨「國防藍皮書」中「第四軍種」的規模進行整建。
臺軍還稱,「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有黑客培訓的能力,目前以每年定期舉辦軍內資安攻防大賽方式,積累能量與經驗。此外,臺陸、海、空三軍官校,與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都有學生組成資安隊,每年對戰練兵。但相關專家認為,這只是民進黨當局一廂情願,作戰力量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等到「資通電軍」整合得差不多時,民進黨恐怕已經下臺了。
島內媒體近日報導稱,臺灣安全部門主導的2017年「政軍兵推」將於8月進行,這是蔡英文就職以來,島內進行的一次最大規模的兵棋推演。
據稱,這次「政軍兵推」將模擬對岸以網絡、飛彈襲擊臺灣,臺軍對此展開因應。知情人士指出,此次規模、強度遠勝於馬英九當局時期,預計動員二十「部會」,超過500名官員、上千軍憲警參與。「資通電軍」戰力究竟如何,從這次演習中大概就能看出些端倪。
(原題為《臺灣資通電軍今日「滿月」,島內人士分析難成氣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