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資通電軍今日「滿月」,島內人士分析難成氣候

2020-12-19 澎湃新聞

號稱「第四軍種」的臺灣「資通電軍指揮部」6月29日成軍至今正好一個月。興師動眾召開成軍大會的「資通電軍」,究竟能夠幹些什麼,作戰能力怎麼樣?

儘管「資通電軍」近一個月來人員已經基本到位,裝備也差不多配齊,並展開了磨合演練,但島內分析人士對這支部隊並不看好。

成軍典禮上的臺灣「資通電軍」士兵。中國軍網 圖

被賦予三項任務

6月29日,「資通電軍指揮部」在位於新店的忠信營區成軍。臺軍「參謀總長」李喜明主持「資通電軍指揮部」指揮官馬英漢任職典禮,蔡英文到場參加成軍典禮。

過去,臺軍信息、通信和電子作戰的相關任務,分散在「資電作戰指揮部」「電訊發展室」以及各軍種的相關部隊。「資通電軍指揮部」成軍後,將擔負戰力整合的角色,藉由「中山科學研究院」和民間產學的技術支持,打造一支完整的作戰兵力。

臺軍宣稱,「資通電軍指揮部」直屬臺軍「參謀本部」,首任指揮官為陸軍少將馬英漢。這位與島內前領導人馬英九隻有一字之差的馬英漢,其實與馬英九沒有任何關係。

馬英漢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後在陸軍指參學院等地深造,曾獲得元智大學信息管理碩士學位。馬英漢歷任聯勤通信電子器材基勤廠廠長、「國防部」通次室資通安全處長、「資電作戰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務。

「資通電軍指揮部」成軍當天,蔡英文首先在「國防部長」馮世寬陪同下,校閱示範樂隊、聯合旗隊及三軍儀隊。隨後,至典禮現場宣讀「指揮部」編成令,並為「指揮部」授旗、授印。

蔡英文宣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刻,「資通電軍指揮部」的成軍,代表臺灣防務將進入信息作戰的時代。蔡英文還稱,當前臺灣許多機關的重要訊息都已信息化,如果臺灣的資安環境出現缺口,遭到入侵,對整個臺灣所產生的危害,不會低於傳統的武裝攻擊。

因此,要把資安視為「國安」,成立「資通電軍」是一項具體行動。相信臺灣絕對有足夠的技術和人力資源,來建構完整的資安防護網,原來只是一直欠缺整合的作為和決心。

臺軍「漢光33號」演習在澎湖進行。中國軍網 圖

典禮上,蔡英文賦予「資通電軍」三項任務:

第一,要積極達成整合。不僅要整合臺軍資訊、通訊和電子各相關單位,也必須跟「國防部」以外的其他「部會」密切配合,執行臺灣機密保護,以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工作;同時,更要整合民間技術及能量,讓「資通電軍」保持創新的動能。

其次,要加強資通電人才的培育。人才的素質決定「資通電軍」的戰力,「國防部」必須提高優質人才投入「資通電軍」的誘因;在組織和管理上,取得紀律和彈性間的平衡,打造一個有助於創新的部隊環境。

最後,要發揮領頭的前導角色。「資通電軍」的編成,是政府整體資安政策的先鋒,也要成為推動島內產學發展的引擎。期待未來「資通電軍」,要跟島內學術界和產業界,展開密切的交流。

蔡英文宣稱,臺灣有最堅定的自我防衛決心,有形「國土」要捍衛到底,數字「國土」也要堅決保護,她會跟各位一起並肩作戰,勇敢前進。

號稱重大軍事革新

島內民眾並不買帳

蔡英文6月29日在「臉書」上發文稱,「資通電軍」成軍是軍事的重大革新。

對此,臺灣民眾並不買帳,他們認為這一方面是選舉口號下的產物,另一方面是為了監控島內民眾,至於軍事革新純屬無稽之談。

對民進黨當局而言,成立這支部隊可謂由來已久。

民進黨在2015年拋出的「國防政策藍皮書」中,就提出了成立「第四軍種」的主張。「藍皮書」稱,為強化臺灣的資電作戰能力,將在現行陸海空三軍之外,增設「上將」位階的「第四軍種」,整合臺軍現有的資電作戰與民間能量,肩負起捍衛「數字國土」的重任,使臺灣相關資產與基礎設施免於遭到黑客組織與恐怖分子的網絡襲擊。

民進黨預估,"第四軍種「2024年有望達到6000人。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的2016年6月,「中山科學研究院」證實正在招募「真正的資安高手」。

島內親綠的《自由時報》報導稱,具有國際資安證照如「LPT滲透測試專家認證」「CEH黑客技術專家」等,或在國際重要資安競賽獲得前十名者,均是符合條件的對象。其中,具備「信息安全特殊技術」者,更是重點延攬目標。報導還稱,「中山科學研究院」計劃招募500餘名黑客及高手。

曾經主管臺軍作戰業務的退役中將吳斯懷稱,美軍有五大軍種,日本自衛隊有兩大「軍種」,英軍有三大軍種,臺軍卻要成立一個「資通電軍」,雖然資通電非常重要,網絡作戰比重日增,但也沒有必要成立一個軍種。

吳斯懷還稱,成立新的軍種需要許多必備條件,包括建軍規劃、與其他軍種的協調、聯合作戰定位、教育訓練和戰備任務等,但目前許多問題還沒完成細緻規劃,讓人感到不解。

臺灣民眾認為,當局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選舉的考量,是為選舉喊出的口號,同時也是為了轉移島內日漸突出的各種矛盾。甚至還有島內民眾質疑,這支部隊「監控任何有損當局的言論才是真」。

臺軍「漢光33號」演習在澎湖進行。中國軍網 圖

8月兵棋推演要拉出來溜溜

對於臺軍「資通電軍」角色的定位,蔡英文宣稱,「指揮部」的編成典禮只是第一步,今後將會以網絡攻防為核心,信息安全為基礎,電磁發展為前瞻。儘管蔡英文信心滿滿,但島內分析人士對此並不看好。

一是引發臺軍內部不滿。臺軍原先鎖定三個具備戰略與軍事合作交流功能的單位計劃提升指揮官位階,除了這次成軍的「資通電軍」,還有「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和"駐美軍事代表團」。但因臺軍中將員額不足,軍方須找到三個中將缺額,才能實施單位整合。

據稱,臺軍計劃運用「國防部」參事的中將職缺,提供給「空軍防空指揮部」,並於7月搶先成軍。但此舉遭當局高層攔下,要求須讓「資通電軍」先行成軍,臺軍因此下令暫緩「空軍防空指揮部」成軍,而「駐美軍事代表團」升級為中將指揮官,也因尚未提交當局研討暫被按下。此舉讓臺軍內人員特別是空軍感到不滿,導致本來就矛盾重重的臺軍內部更加不可調和。

二是基礎薄弱,尤其是人員素質差。近日,「資通電軍」前身之一的電子戰大隊的大隊長王建芳曝光軍裝照一事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島內媒體7月26日報導稱,當局決定軍人子女教育補助費調整案,只有「中校以下支付退休俸者」才能領。

前電子戰大隊長王建芳因此在個人「臉書」上貼上昔日著軍裝的照片,表示將對抗蔡英文當局,由此接到昔日同僚警告,臺當局及軍方要求他從「臉書」首頁撤下軍裝照。另外,這支部隊中不少人員是從地方直接招收入伍的,之前曾發生過私自離隊事件,管理上恐將面臨很大困難。

三是遠水難解近渴。對於「資通電軍」未來發展,臺軍方宣稱,由於臺軍上將目前尚缺乏信息作戰實務經驗,「資通電軍」首任指揮官馬英漢有這方面的實務經驗,將在任內全力整合相關資源,按民進黨「國防藍皮書」中「第四軍種」的規模進行整建。

臺軍還稱,「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有黑客培訓的能力,目前以每年定期舉辦軍內資安攻防大賽方式,積累能量與經驗。此外,臺陸、海、空三軍官校,與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都有學生組成資安隊,每年對戰練兵。但相關專家認為,這只是民進黨當局一廂情願,作戰力量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等到「資通電軍」整合得差不多時,民進黨恐怕已經下臺了。

島內媒體近日報導稱,臺灣安全部門主導的2017年「政軍兵推」將於8月進行,這是蔡英文就職以來,島內進行的一次最大規模的兵棋推演。

據稱,這次「政軍兵推」將模擬對岸以網絡、飛彈襲擊臺灣,臺軍對此展開因應。知情人士指出,此次規模、強度遠勝於馬英九當局時期,預計動員二十「部會」,超過500名官員、上千軍憲警參與。「資通電軍」戰力究竟如何,從這次演習中大概就能看出些端倪。 

(原題為《臺灣資通電軍今日「滿月」,島內人士分析難成氣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臺灣網約車難成氣候
    臺灣uber遭到計程車司機抗議。(資料圖片)近日,網約車服務平臺uber通過官方網站發布公開信,呼籲臺灣當局允許臺灣民眾自主決定是否使用uber服務,這也成為這家全球專車巨頭與臺灣當局之間的一場最新衝突。民眾需求呈兩極化是否需要網約車,首先看民眾的需求度。記者調查發現,島內民眾對網約車的需求呈現兩極化現象。
  • 為防大陸臺灣當局擴大軍隊!這支軍隊起的名字都很有針對性!
    「臺網軍」此次的擴軍之舉就能說明,對於臺灣的這個舉動,大陸的眾網友笑笑:「傳說中的嘴炮部隊要誕生了?」。  臺軍三軍部隊當中,僅有空軍的作戰單位是以「聯隊」型態呈現,陸軍則是「聯兵旅」,海軍為「艦隊」,陸戰隊則為「陸戰旅」,單位主官均為少將編階的作戰單位,而近來出現的「資通電軍指揮部網絡戰聯隊」則是在空軍之外,是首次出現以「聯隊」型態呈現的作戰單位。
  • 臺灣島內工商界人士冀望當局為兩岸經貿發展鬆綁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記者陳鍵興)農曆正月裡,島內產業界紛紛提出對事業發展的新年冀望,「兩岸經貿」是最集中的議題。臺灣工商界人士在繼續看好投資大陸效益的同時,多表示希望當局進一步放寬投資大陸的限制,儘快開放大陸居民赴臺觀光,儘早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真正為臺灣產業發展鬆綁。
  • 島內「六都」首長滿月成績揭曉:侯友宜網絡好感度奪冠
    原標題:島內「六都」首長滿月成績揭曉:侯友宜網絡好感度奪冠   侯友宜(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新任「六都」首長去年底(2018年)就職後,至今已滿一個月,「網絡溫度計」
  • 沈富雄:臺灣買再多武器也沒用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川普政府今年對臺軍售次數明顯提高,其實明眼人都能夠從中看出,臺灣地區已經被美國當作抗衡中國大陸的棋子。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仍未醒悟,一次又一次地將美國對臺出售的「二手」軍事武器納入囊中。與此同時,她也拒絕認清事實,不願從自己的美好夢境中醒來,如今,臺灣軍購費用的數字現在已經擺在所有人面前,只不過臺當局斥巨資買來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的軍事武器,卻並未使臺灣地區比從前更加安全,恰恰與之相反,島內民眾感受到的是日漸增強的風險。
  • 臺灣政治氣候在變:短期不容樂觀 長期不斷回暖
    但是,島內媒體發現,在大陸制訂並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來,越來越多的島內有識之士不再沉默,不再顧慮,而是勇敢地站出來表達自己主張兩岸和解、反對臺灣當局誤導民眾的立場。不僅國民黨派代表團開始「破冰之旅」,而且許多與綠營關係深厚的重量級臺商也紛紛表達了遠離「臺獨」的政治傾向,甚至連一向受臺灣當局鉗制的島內藝人也唱出反「臺獨」歌曲。輿論認為,臺灣島內的政治氣候和人心正逐漸顯現出微妙的嬗變。
  • 汪洋:堅決反對「臺獨」 深化與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人士的交流
    (兩會速遞)汪洋:堅決反對「臺獨」 深化與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人士的交流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3日在北京表示,2019年全國政協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反對「臺獨
  • 臺灣剛裝備「反北鬥衛星」裝置,解放軍已提前做好準備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臺灣軍方的「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被外界稱為可攜式「反北鬥定位」的「簡易型定位導引防護器」,已配發臺軍部隊服役。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國防部」發言人去年在社交媒體上首次披露這個單兵裝備。
  • 緯創:一手擴大印度投資、一手售緯新資通(崑山)的原因
    緯創強調並無退出手持裝置業務,印度、馬來西亞持續布局緯創董事會通過出售集團旗下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其相關業務予立訊集團,交易之對價暫定為人民幣33億元 (約合臺幣138億元)。緯創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程序併入帳。
  • 「無人機七成大陸造」,臺灣被看光?
    多家臺媒稱,民進黨籍「立委」何欣純1日質詢時聲稱,全臺各「政府」無人機中,有超過七成是中國(大陸)制,「恐有資安疑慮」。對此,島內網友一句話評論扎心:「(有本事)臺灣自己做啊!技術趕得上大疆?差遠了!」
  • 近8成民眾願為臺灣而戰?島內年輕人吐真心話
    近8成民眾願為臺灣而戰?島內年輕人吐真心話。(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2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當前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島內親綠機構「臺灣民主基金會」日前公布最新民調宣稱,若大陸「武統」臺灣,近8成受訪民眾願意為臺灣而戰,相較去年增加1成。
  • 臺灣倒扁行動走到十字路口 分析人士預測其結局
    「天下圍攻」行動展現了島內民眾對倒扁的強烈意願,但陳水扁死賴著不下臺,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倒扁活動走到了決定成敗的十字路口。倒扁運動未來將向何處去,又會如何收場,已經成為島內外最為關注的問題。    54%的人認為倒扁應就此打住    據《中國時報》報導,該報10月11日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天下圍攻」,38%的受訪者表示肯定,認為彰顯了人民的力量;37%的人表示反對,覺得它讓「雙十慶典」黯然失色,並且驚嚇外賓、影響臺灣的形象。
  • 電子書數量大增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
    電子書數量大增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 原標題: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分析指出,圖書電子化種類及冊數不斷增加,已成為圖書館館藏的重要資源形態,加上通訊傳輸速率的提升以及雲端等應用,在線檢索及閱讀電子資源逐漸取代紙本圖書,成為圖書服務的主流。預計隨著電子科技及新興信息應用的持續發展,電子圖書主流化趨勢將更日益顯著。
  • 臺灣各界人士縱論花蓮未來
    原標題:臺灣各界人士縱論花蓮未來  新華網臺北12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寒芳)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2015臺灣東大門—花蓮經濟觀光高峰論壇」11日在花蓮縣舉行,臺灣各界人士近百人圍繞花蓮觀光產業及經濟永續發展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 臺灣島內政治瘟疫尤甚於新冠疫情
    又逢歲末,臺灣《聯合報》12月8日公布臺灣2020年度漢字票選結果,「疫」字以28441票、超過有效總票數的三分之一,當選臺灣2020年度代表字。臺灣地區年度漢字評選開始於2008年,每年選出的具備高度概括性的年度代表字,都集中反映島內當年的時事熱點、社會現象以及人們的反省和期盼。
  • 蔡英文第二任期滿月 臺民調顯示多項指標不及格
    資料圖:蔡英文(圖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6月22日電 島內智庫22日舉行蔡英文第二任期滿月民調發布會,結果顯示,臺民眾對島內未來改善經濟的信心僅5.4分(滿分為10分),未達及格標準;近五成的受訪民眾對蔡當局解決失業問題的能力沒有信心。
  • 柯文哲嘆「大陸強大臺灣落後」,獲島內工商界一致認同
    柯文哲嘆「大陸強大臺灣落後」,獲島內工商界一致認同 王思羽/中國臺灣網 2017-09-16 13:49
  • 今日暫停臺灣自由行,臺灣:何日君再來?大陸:你快回來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於今日起實施。這條禁令明顯是對近期島內那幫「跳梁小丑」不務正業的嚴重警告,據分析將導致臺灣省GDP下滑千分之五,尤其影響當地旅遊從業者,估計往後相當長的日子,只能每日默頌《涼涼》,天天期盼《何日君再來》。好多朋友會擔心,還未踏足過「寶島」呢,怎麼就不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