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3日 09: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澳門立法整頓計程車亂象
閔 喆
澳門旅遊環境總體來說十分友好,但計程車服務時有負面消息傳出。針對澳門部分計程車司機濫收車資及拒載等問題,澳門特區政府4月10日宣布,已完成討論《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法律草案,將對計程車不規範行為祭出重拳。
引入科技手段
澳門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表示,為完善計程車客運服務制度,特區政府根據公開諮詢所收集的意見,結合社會實況及實務工作經驗,制訂了《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法律草案。
法案建議,計程車司機如觸犯拒載和揀客、濫收車資等嚴重行政違法行為,除罰款外,若5年內累計4次,則被註銷計程車駕駛執照,3年後才可重考;以不具有效執照的車輛提供有償客運服務者,課9萬澳門元罰款;計程車司機若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可被罰款600至3萬澳門元,各項罰款均較現行大幅提高。
為了確保執法時有據可依,該法案還引入了科技手段。法案規定,計程車必須安裝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及錄音設備,系統或設備的安裝、維護、檢定、校準和拆除,僅可由持有交通事務局許可的實體負責;在調查行政違法行為且在有需要時,方可由交通事務局處理所收錄的數據。
從源頭解決問題
澳門遍地是小街小巷和單行道,外地人很難搞清楚計程車是否繞道。遊客數量的逐漸增長,讓某些計程車業者心生不軌。近年澳門社會各界對計程車服務批評不斷,部分司機拒載、揀客、繞路、議價、濫收車資等違規行為屢禁不止。
澳門計程車違規行為主要出現在各大娛樂場周邊及主要旅遊景點。在這些地方,違規的計程車司機要麼拒載,要麼不打表直接開價100澳門元至200澳門元。澳門特區政府幾年前就認定「違規計程車」已嚴重影響居民和旅客出行,破壞澳門旅遊城市形象,正式定性計程車問題為重大公共利益事件。
為了管好計程車,澳門特區政府近年想了不少招,其中包括「放蛇」執法,即執法人員隱匿身份進行調查和執法。此次新的法律草案,有望從源頭上解決計程車問題。
旅遊榮景需呵護
旅遊業是澳門的支柱性產業。2017年,入境澳門旅客達326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5.4%,其中內地旅客超過2000萬人次。澳門面積僅為32.8平方公裡,旅遊承載能力有限。為解決由此帶來的各類旅遊問題,澳門特區政府採取了不少措施。
比如,澳門近兩年開始在旅遊區內設旅遊警察崗,防止犯罪、疏導指揮人流、應對特別事件以及實時協助遊客解決報失等問題。目前,澳門半島設有30名旅遊警察,主要駐守在議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等世界文化遺產景點,離島則有10名旅遊警察。旅遊警察的職責,從「找娃、問路、尋廁所」到疏導人流、處理報案、懲治罪犯,事無巨細都得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