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不好意思 我趕時間

2020-12-16 騰訊網

印象派:不好意思 我趕時間

即便不太懂美術史

可能大家也都聽說過印象派吧

今天的主角

就是印象派的鼻祖

莫奈的《日出印象》

你知道嗎?

整個印象派的名字

就是從他這幅畫來的

可以先看看他到底畫了些什麼?

畫面上

一輪圓圓的紅太陽最為顯眼

有三隻小船漂在海面上

由清晰漸變為模糊

更遠處用幾筆藍色勾勒的

好像有吊車和工廠的煙囪

原來

這幅畫表現的是

清晨薄霧中海港日出的景色

光影搖曳的

是不是有幾分朦朧美?

但在150年前

可沒人這麼認為

1874年

這張畫參加法國國家沙龍比賽

大家看著這幅輪廓模糊

跟沒畫完似的作品

嘲諷的聲音一片

媒體評價莫奈不會畫畫

只會畫「印象」

但沒有想到的是

「印象」一詞

從此開啟了一個時代

講究瞬間光影變幻的「印象派」

就這麼誕生了

可能有人會問了

難道以前的畫家不講究光影嗎?

它和傳統繪畫到底有什麼不同?

的確

「光」的概念就不同

此前

歐洲傳統繪畫多是在室內畫畫

用人工照明

光影相對恆定

十九世紀中期

發明了便攜的顏料

一些畫家感覺到自然光瞬息萬變

可比室內光豐富多了

因而倡導戶外寫生

莫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無論是《日出印象》

還是後來的《睡蓮》系列

他一生堅持在自然光下繪畫

莫奈《睡蓮》

所以

在他的畫裡

都是光影的瞬間變化

要快速捕捉

根本無暇細細描繪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如果專業人士告訴你

《日出印象》畫的是

1872年11月13日早上7點35分的

阿佛爾港口

你千萬不要感到奇怪

強調這麼確切的瞬間

就是印象派的典型風格啊

1872年11月13日早上7點35分的阿佛爾港口

-END-

相關焦點

  • 印象派:不好意思 我趕時間
    印象派:不好意思 我趕時間 > 即便不太懂美術史 可能大家也都聽說過印象派吧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我的旅行——法國印象派作品館藏
    幸運的是,甄選出的照片剛好組成一個法國印象派大師作品專題在此展示與介紹,包括5位大師的共計17幅作品。(上圖: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5年10月,攝於巴黎,攝影:薇薇)一、馬奈討論法國印象主義,通常會從馬奈談起,因為馬奈與印象派畫家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怎樣用英語告訴別人「我趕時間」?
    怎樣用英語告訴別人「我趕時間」? 在與他人交流時,如果因為有事而不得不提前離開,這時你應如何用英語告訴對方自己在「趕時間
  • 法國印象派繪畫介紹(附圖)
    他們在一位大師領導的畫室暫住,主要的好處是這些未來的「印象派」畫家可以見面、交流,而不是聽那些太受約束的繪畫課。這段經歷後來表明對他們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這四位畫家的第一批作品表明了他們從這些前輩那裡獲得的教益。米勒人物油畫作品《拾穗者》21892年,西斯萊對評論家阿道爾夫?達維尼埃說:「我喜歡的畫家是誰?
  • 「不好意思我堵車了。」
    一局比賽未開始,就已經要做好備戰準備,點擊備戰—快捷消息後,進入局內使用的消息設置頁面,可以看到系統給出的所有快捷消息,有防守類「注意野區」,「請求支援」,「穩住,我們能贏」,「保護我方輸出」,「跟著我」,「等等我馬上到」等等;進攻類「清理兵線」,「優先推塔」,「正在前往支援」等等;交流類「求讓BUFF,謝謝」,「法師來拿藍」等等。
  • 最純粹的印象派畫家,也是最真誠而有執著的印象派畫家,西斯萊
    與其他印象派藝術家相比,西斯萊在現代可謂是受到了「冷遇」。 這位只有在「印象派十大畫家」這種排名出現的藝術家,在世時沒什麼名氣,貧困潦倒一生,遠不如其他特點鮮明的印象派畫家們受歡迎。 但他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執著於印象派風景畫。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開窗》傳統藝評家因為看不慣如此激進大膽的用色,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正如馬蒂斯自己所說:「 我希望我的繪畫像一把舒適的扶手椅」,我想他做到了。很多藝術家花大量時間在羅浮宮臨摹古代名作,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能掛進羅浮宮。而畢卡索,活著的時候自己的作品就被羅浮宮收藏。達到這一成就的,他是第一個。
  • 保羅塞尚:我是印象派畫家,但是我討厭印象派
    保羅塞尚早期印象派的畫家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儘管一開始不被接受,但他們仍然定期舉辦展覽,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不過,就在印象派畫家的內部,陣營已經開始分裂。一些心思沉穩的人開始對印象派最初的繪畫原則產生質疑,自然一瞬間的表象太飄忽不定了,如果緊緊抓住它不放,那麼思想的位置又在哪裡呢?在所有這些人中,還要算保羅塞尚走得更為徹底。
  • 印象派為什麼會起源於巴黎?
    ▲印象派大師畢沙羅的印象巴黎之蒙馬特區大道的一天 在早年學藝時期,印象派畫家們都曾接受過傳統的官方美術訓練。可是印象派畫家並沒有選擇繼續這麼做,他們從現實生活中選取創作題材,探索新的創作方式和繪畫技巧,通過作品向觀眾傳達畫家真實的藝術感受,為了生計而周旋於畫商與藝術贊助人之間,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畫家。 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法國,印象主義風格的繪畫不僅是畫壇上的一個繪畫流派,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印象派的成員們不僅是執著於藝術追求的畫家,還是法國社會生活中的成員。
  • 日本人為何如此迷戀印象派
    莫奈不朽的巨製:《穿和服的卡米爾》 日人崇尚西洋文化,凡氣勢恢宏、博大精深、至純至美者,無論時間的藝術,還是空間的藝術,在東洋社會都有成群的擁躉
  • 白天畫畫,沒參加過印象派展覽的印象派開創者,馬奈油畫作品欣賞
    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馬奈在繪畫色彩技巧上的獨具匠心,強烈吸引了後來成為印象派的青年畫家,因此他也就被看作是印象派的導師和先驅。馬奈儘管在藝術上是印象派的先驅,但卻竭力避免參加印象派畫展。他是巴黎社交界的寵兒,受到沙龍的青睞,而不像莫奈等印象派畫家遭到沙龍的拒絕。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迄今鮮為人知的是,印象派與浮世繪的關聯並不是一種不二而無以取代的關聯,也就是說,兩者的關聯或許不會發生,與印象派相關的異域美術或許根本不是浮世繪,而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是:印象派與浮世繪實際出現的關聯並沒有深入各自本身的內裡,也沒有深入彼此特有的層面,而只是在特定的共性層面發生。共性是指無論就印象派還是浮世繪而言,都與其他繪畫有著某種共享性的層面。
  • 【鄉情文學】曹豔豔的印象派油畫
    1992年的暑假還在上初中的曹豔豔無意中在一個美術培訓班的窗外看到老師正在教授學生畫國畫葡萄,她在窗外觀摩了老師的繪畫過程,就興奮的騎上自行車趕了15裡山路到家找出所有能畫畫的材料,一張白道林紙(非宣紙),一瓶墨汁、一支毛筆。為了給葡萄著色她還突發奇想用光了家裡一瓶紫藥水。當畫完葡萄帖到牆上的時候,她就焦急的等著嚴厲的父親的評判和對糟蹋一瓶紫藥水的批評。
  • 盤點印象派中隱秘的傑作
    於是畫中的德加忍不住抱怨:在我的自畫像裡,你為什麼比我更搶眼?真是優秀而傲嬌的吐槽。在畫中男女主人公的閒聊對話裡,輕鬆帶出了印象派的風格介紹:捕捉瞬間。說起印象派,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大約是我國觀眾們最熟悉的藝術流派之一了,凡高、莫奈等印象派大師很多時候也穩站流量C位,備受喜愛。在西方藝術史中,印象派也的確有著特殊的地位。
  • 印象派差點就不叫印象派,全因這種小花
    我忍不住感嘆:「暖棚條件就是好,大冬天還能種荷花。」湊近一看,哪裡是什麼荷花,不過是一株碩大的旱金蓮,葉子比湯碗還大。我對旱金蓮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綠化帶裡矮趴趴的半藤本花卉,葉子不過巴掌大,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這回倒真是深刻地刷新了我對「葉如蓮」的旱金蓮的感知。
  • 「不好意思我堵車了。」
    一局比賽未開始,就已經要做好備戰準備,點擊備戰—快捷消息後,進入局內使用的消息設置頁面,可以看到系統給出的所有快捷消息,有防守類「注意野區」,「請求支援」,「穩住,我們能贏」,「保護我方輸出」,「跟著我」,「等等我馬上到」等等;進攻類「清理兵線」,「優先推塔」,「正在前往支援」等等;交流類「求讓BUFF,謝謝」,「法師來拿藍」等等。
  • 為什麼說是印象派催生了現當代藝術?
    印象派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印象派是西方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的分野,或者說是最重要的過渡,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印象派催生了西方象徵主義、抽象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等現當代藝術。印象派是西方傳統寫實油畫與現代藝術的連接橋梁。
  • 客人用餐被催,嗆:這麼趕是有人死?服務生哭:我爺爺明天頭七
    客人用餐被催,嗆:這麼趕是有人死?服務生哭:我爺爺明天頭七真的要將心比心!一名餐廳外場女服務生發文哭訴,用餐時間到請客人離開,遭到抱怨餐廳趕人太快,其中一名客人對原PO脫口說出「你們這麼趕,是家裡有人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