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的真相:人類皮膚為何大多裸露在外

2020-12-23 騰訊網

  撰文 尼娜G雅布隆斯基(Nina G. Jablonski)

  翻譯 董為

  人類的大部分皮膚都裸露在外,這在靈長類動物中絕無僅有。

  環境變化迫使我們的祖先長距離遷移,以尋找食物和水,毛髮掉落正是對這一過程的適應。

  通過分析化石和基因證據,科學家弄清了人類祖先皮膚上的毛髮何時開始掉落。

  毛髮的脫落,促使人類祖先的大腦容積變得更大,增強了他們的象徵思維能力——在人類進化史上,這是極為關鍵的一步。

  靈長類動物中,僅有人類皮膚幾乎完全裸露——不論是披著短黑毛髮的吼猴(howler monkey),還是身穿鬆散銅色「外衣」的紅毛猩猩(orangutan),其他靈長類動物身上都長著濃密的毛髮。儘管腦袋和其他部位也有毛髮,但與我們的近親相比,即使體毛最多的人,皮膚都只能算是裸露的。

  我們的體毛是如何脫落的?幾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但要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並不容易:人類進化史上的大多數標誌性轉變,比如直立行走(upright walking),都記錄在人類祖先的化石中,但迄今發現的所有化石,都沒能留下關於人類皮膚進化的直接證據。儘管如此,科學家還是在最近幾年的研究中發現,化石記錄中含有人類從多毛向無毛轉變的間接證據。根據這些線索,以及近十年來基因組學和生理學上的相關研究,我和同事提出了一套令人信服的理論,闡述人類祖先身上的毛髮為什麼會脫落,以及這個過程從何時開始。該理論不僅解釋了我們的外貌相對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為什麼如此「奇怪」,還暗示在大腦容量、語言能力等人類其他特徵的進化上,裸露的皮膚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毛髮的差異

  要弄清楚人類祖先的體毛為什麼會脫落,我們先得知道其他動物為什麼會有毛髮。毛髮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皮膚附屬物,可作為哺乳動物鑑定分類的依據:所有哺乳動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髮,而毛髮濃密的佔絕大多數。毛髮不僅能防潮、防曬、防擦刮,抵抗有害寄生蟲和細菌的入侵,還具有偽裝功能,有助於迷惑獵食者。根據不同的毛髮特徵,動物之間可以相互辨認。哺乳動物還可利用皮毛傳達「社交信息」,表明自己的情緒:如果一隻狗本能地將脖子和後背上的毛髮豎起,就意味著它在傳遞明顯的警告信號,讓挑釁者離它遠點。

  儘管具有如此多的重要功能,但某些哺乳動物世系的毛髮已經退化,變得稀疏而纖細,沒什麼功能。這些動物要麼棲息在地下,要麼生活在水中。對於裸鼴鼠之類生活在地下的哺乳動物,向無毛進化是對地下大規模群居生活的適應。由於在地下,裸鼴鼠看不見同伴,它們的社會活動也只是擠在一起相互取暖,這時毛髮的作用就顯得多餘。鯨魚這類海生哺乳動物完全生活在水中,從不上岸,因此裸露的皮膚可以減小水的阻力,有助於長距離潛遊。為了彌補保溫層的缺失,鯨魚擁有厚厚的皮下脂肪。相反,水獺等半水生哺乳動物則擁有濃密、防水的毛髮,可以吸附空氣,增加浮力,讓水獺更易於向上遊動。在陸地上,毛髮還能保護水獺的皮膚。

  大象、犀牛(rhinoceros)、河馬(hip-popotamus)等大型陸上哺乳動物很容易處於過熱狀態,需要散去機體產生的大量熱量,因此毛髮也在進化過程中逐漸脫落。動物體型越大,身體表面積與體重之比就越小,散發體內多餘熱量的難度也就越大(相反,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的身體表面積與體重之比較大,需要努力保留足夠的熱量)。在更新世期間(即200萬年前~1萬年前),犀牛、猛獁(mammoth)以及現代大象的其他近親因為生活在寒冷環境中,身體披著長長的毛髮,有助於它們保持體溫,降低進食量。而今天,幾乎所有大型哺乳動物都生活在悶熱環境中,對於這些相對散熱面積較小的動物來說,濃密粗長的毛髮將會危及生命。

  人類體毛的脫落並不是對地下或水生生活的進化適應(儘管一個廣為人知的假說認為,人類是從水生猿類進化而來的),也不是體型增大的結果,而是為了使人體保持涼爽狀態,這可以從我們的高級出汗機制看出端倪。

  為什麼「水猿假說」站不住腳

  為了闡釋人類裸露皮膚的進化過程,科學家提出過很多理論,其中最引人注意、獲得支持最多的是「水猿假說」:人類進化曾經歷過水生階段。在1960年的一篇科普文章中,英國動物學家艾利斯特哈代(Alister Hardy)爵士首次提出該假說,很快就得到英國作家伊萊恩摩根(Elaine Morgan)的擁護,後者不斷地在她的演講和作品中宣揚這個假說。但問題是,這個假說顯然是錯誤的。

  水猿假說認為,在700萬年前~500萬年前,東非大裂谷的出現,使早期人類無法在他們偏愛的熱帶森林環境中生存,不得不適應沼澤、沿海和澇原的半水生生活,而且在此度過了約100萬年。摩根認為,人類與水生和半水生哺乳動物擁有一些共同的解剖學特徵,而與稀樹草原的哺乳動物不同,這就是人類祖先曾經歷過水生時代的證據。這裡提及的解剖學特徵包括裸露的皮膚、頂泌汗腺的減少以及皮下脂肪量的出現。

  水猿假說有三個站不住腳的地方。首先,在摩根列舉的特徵中,不同的水生哺乳動物本身就有很大差別,因此動物體毛的數量與它們的生存環境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其次,化石記錄表明,水生棲息地有很多獵食性的鱷魚和攻擊性很強的河馬等動物。在與這些猛獸對峙時,個體很小、自衛能力不足的人類祖先根本不是對手。第三,水猿假說太複雜。這種假說認為,我們的先祖從陸地生活轉入半水生生活,然後再回到全陸地生活。正如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波利斯分校的約翰H朗頓(John H. Langdon)所闡述的那樣,對化石記錄最直接的詮釋是,人類一直生活在陸地上,人類裸露皮膚的進化動力源自氣候變化——它使森林轉變為稀樹草原。從科學的角度看,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正確的。—尼娜G雅布隆斯基

  散熱機制

  對於很多哺乳動物(不僅是大型哺乳動物)來說,保持身體涼爽是一個大難題,尤其是它們生活在燥熱環境並因為長距離行走和奔跑而產生大量熱量時。它們必須及時調節身體內部溫度,如果過熱,一些器官和組織(特別是大腦)就會受到損傷。

  哺乳動物用多種策略防止身體過熱:犬類選擇喘氣的方式;大多數貓科動物在晚間涼爽時段最為活躍;羚羊則把動脈血中的熱量轉移到已通過呼吸冷卻過的小靜脈血中。但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動物來說,出汗是主要的散熱方式——皮膚分泌汗水,汗水蒸發時就會帶走體表的熱量。這種全身降溫機制與蒸發冷卻器(也稱散熱器)的原理相同,能極有效地防止大腦及身體其他部位因過熱而受損。

  然而,出汗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哺乳動物的皮膚擁有三種腺體——皮脂腺(Sebaceous gland)、頂泌汗腺(apocrine gland,也稱大汗腺)和小汗腺(eccrine gland),汗液就是由它們共同製造的。在大多數哺乳動物中,皮脂腺和頂泌汗腺是主要產汗腺體,位於毛囊基部附近。它們的分泌物會在毛髮上形成一層油性的、有時呈泡沫狀的混合物(在奔跑的賽馬身上就能看到這樣的汗液)。這種出汗方式雖然有助於降溫,但降溫程度很有限。美國艾奧瓦大學的小G埃德加福克(G. Edgar Folk, Jr.)和同事在20多年前就證實,當動物皮毛變得潮溼、被黏稠的油性汗液纏結在一起時,散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因為蒸發發生在毛髮表面而非皮膚表面,毛髮的雜亂無章阻礙了熱傳遞。在熱傳遞效率降低,可能威脅機體健康的情況下,動物必須大量飲水,而此時往往又沒有現成的飲用水。因此,在酷熱的夏天,如果全身長著毛髮的哺乳動物被迫激烈地或長時間運動,就可能因熱衰竭而虛脫。

  人類不僅沒有毛髮,還擁有數量極多的小汗腺(200萬~500萬個),每天能分泌多達12升的稀薄水性汗液。小汗腺並非聚集在毛囊附近,而是靠近皮膚表面,通過微小的毛孔排放汗液。裸露的皮膚,再加上汗腺直接將水性汗液分泌到皮膚表面,而不是聚集於皮毛上,使得人類可以非常有效地釋放過剩熱量。2007年,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爾E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和猶他大學的丹尼斯M布蘭博(Dennis M. Bramble)在《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上發表論文指出,人類的散熱系統非常高級,以至於在酷暑天舉行的馬拉松比賽中,一個人可以戰勝一匹馬。(本文選自《環球科學》2010年第3期 封面故事《「赤裸」的真相》)

  本文作者:

  尼娜G雅布隆斯基 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人類學系負責人,主要研究人類皮膚的自然歷史、雙足行走的起源、舊大陸猴的演化和地理分布,以及過去200萬年一類哺乳動物的古生態。她曾在中國、肯亞和尼泊爾從事過野外研究工作。

  本文譯者:

  董為 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主要研究晚新生代(約2000萬年前以來)哺乳動物的分類和演化、古猿和古人類演化的環境背景、化石標本CT掃描數據的三維復原及虛擬解剖。他曾與本文作者多次交流或合作,一同發表過關於雲南保山塘子遺址的研究報告。(《環球科學》)

相關焦點

  • 細說人類進化過程為什麼失去毛髮?從自然選擇到人類自我意志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會失去大部分毛髮?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因為絕大部分的動物沒有像人類一樣大面積的皮膚裸露在外面。但是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問另外一個問題,你認為人類身體上沒有黑猩猩多毛嗎?乍一看,你可能會說:是的。但是,如果我想告訴你真相往往比我們看到的更加深刻。
  • 脫掉衣服是因為相信裸露的力量
    脫掉衣服是因為相信裸露的力量春季本是多情的季節,但每年這個時候,不應只是停留在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風花雪月…那些讓人如痴如狂的創意或感人肺腑,讓你痛徹心扉、或者直接嚇尿你,讓你被強烈震撼陸續襲來。我們期望通過裸露的廣告文案,能意識到不因人心貪婪而忽視被害群體的痛苦,同時亦激發人類的同理心和同情心。PETA組織(善待動物組織)由英格·紐柯克(Ingrid Newkirk)女士於1980年創建。她認為動物應該和人類享有同樣平等的生存權利。紐柯克女士提出:動物不是供我們食用、穿戴、做實驗或娛樂用的。
  • 穿得少免門票 維也納一博物館大辦「赤裸」畫展
    原來,該博物館正在舉辦一個主題為「赤裸的真實」的20世紀早期色情作品展。如果參觀者能本著此次畫展的「赤裸」精神,穿的少或是全裸的話,就能免票入場!博物館決定抓住這個「炎熱」時機,用涼爽有空調的大展廳吸引更多的參觀者,從而激起人們對藝術更多的興趣,於是就想出了「赤裸」的點子。列奧波多說:「我覺得裸體比穿衣服更好看。」     博物館的商業主管彼得?魏因黑普表示,博物館這樣做也是用心良苦。一方面希望能幫人們降降暑;另一方面,也表達對埃貢?席勒、古斯塔夫?克裡木特和奧斯卡?
  • 費米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為何困擾人類多年?暗示人類未來的真相!
    費米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為何困擾人類多年?暗示人類無法承受的真相!所謂悖論其實就是在一種情況下推理出來的兩種不同結果,這兩種結果都存在著合理依據。關於外星人的存在,一直是非常具有爭議的話題,曾經就出現過一個物理學家,他隨口而言的一句話成為了整個人類中最可怕的預言,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直到現在都缺乏證據來證明當時他的言論。1950年物理學家費米曾與好朋友對外星文明進行研究。在討論外星人和飛碟是否存在的問題是,費米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人們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得出合理的解釋。
  • 蕭亞軒時隔六年發行回歸專輯《赤裸真相》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2月24日20:00,蕭亞軒的「人生之作」《Naked Truth赤裸真相》數字專輯正式發行,本張專輯10首歌曲以她出道20年的經歷與感悟為靈感,分別譜寫了10個屬於她的故事,唱出成人世界所遇到荊棘與不安,赤裸面對心中的情感與欲望。
  • 李宗盛《凡人歌》| 快意恩仇外,唱出了赤裸的人生真相
    脫離電視劇的j劇情場景,回歸現實的你我,《凡人歌》就像一面鏡子,既唱出赤裸的人生真相,也讓人從一字一句間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強調轟轟烈烈地愛一場,為了對方連生命都可以放棄;有的人卻理性認為凡事想開一點,看清愛情和婚姻的真相,灑脫地做一個非執念者。其實,感情說白了也是利來利往之舉。天時地利人和都對了,幸福的愛情自然會有一個美好結局;換言之,天地人裡面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必然會是一個勞燕分飛的結局。生命很短暫,純愛很珍貴,有生之年能遇見就好,別指望能持續很久。
  • 為什麼古羅馬和古希臘雕塑大多躶體?
    但在現保存於大英博物館的Nimrud石板上,亞述人的死敵被赤裸著釘在木樁上,而其它赤裸的男人的頭已經被砍下。作為勝利者的亞述人是穿著衣服的。在古希臘之前,赤裸代表著虛弱和戰敗,是一種身體恥辱。是希臘人第一次把裸體視作一種英雄氣概。「希臘並不把赤裸當作恥辱,反而認為這是男性社會地位的象徵,」Neil MacGregor說到,他是大英博物館的主管。
  • 蕭亞軒《Naked Truth 赤裸真相》酷狗首發
    12月24日20:00,亞洲流行音樂天后蕭亞軒暌違六年重磅回歸,全新專輯《Naked Truth 赤裸真相》在酷狗音樂正式開售。蕭亞軒在經歷人生的起落聚散後,涅槃重生,用10首精品之作唱訴心境,解鎖多元新潮的音樂新篇章。
  • 費米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為何困擾人類多年?暗示人類未來的真相!
    費米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為何困擾人類多年?暗示人類無法承受的真相!所謂悖論其實就是在一種情況下推理出來的兩種不同結果,這兩種結果都存在著合理依據。關於外星人的存在,一直是非常具有爭議的話題,曾經就出現過一個物理學家,他隨口而言的一句話成為了整個人類中最可怕的預言,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直到現在都缺乏證據來證明當時他的言論。1950年物理學家費米曾與好朋友對外星文明進行研究。在討論外星人和飛碟是否存在的問題是,費米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人們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得出合理的解釋。
  • 奧特曼:來自M78星雲的光之巨人,為何要保護人類,真相讓人意外
    奧特曼:來自M78星雲的光之巨人,為何要保護人類,真相讓人意外!喜歡奧特曼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小時候大家看奧特曼的時候,只是覺得奧特曼是英雄,是人類的救星,每當人類和地球遇到危機的時候,奧特曼就會化身為一道光從天而降,然後在三分鐘之內結束戰鬥,成功打敗怪獸,保護地球和人類的安危,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就會產生疑惑,奧特曼為何要保護人類呢?
  • 為何考研上岸大多是二本學生?211高校生也會落榜,導師道出真相
    在考研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現象,很多考研成功的大多是二本學生,不少重點211高校的學生竟然落榜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為何考研上岸的大多是二本學生?211高校生也會落榜,導師道出真相。
  • 人類的起源,是不是還有別的真相?可能會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
    人類的起源,是不是還有別的真相?可能會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人類科技發展進步之後,追尋人類起源的秘密,似乎成了我們探索任務的重中之重。在古代的西方,宗教信仰表示人類和其他的生物,其實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
  • 去雞皮膚最有效的方法 消除雞皮膚裸露肌膚才無顧慮
    但對那些有雞皮膚的女孩子來說,這個夏天是絕望的,因為雞皮膚太影響美觀了。消除雞皮膚裸露肌膚才無顧慮,那麼去雞皮膚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去雞皮膚的方法——補水保溼很重要為了改善雞皮膚要做好肌膚保溼工作,可以選擇去角質又保溼的霜或者膏塗抹身體,或者在室內放一臺空氣加溼器,避免空氣乾燥,從而使得皮膚變乾燥。
  • ...記者走訪:三個礦坑地表土壤大多裸露 一礦山仍在作業
    重慶華新鹽井水泥有限公司廠區 每經記者 王琳/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5月11日來到鹽井華新所屬的野豬槽礦山,發現3個大礦坑地表的土壤仍大多裸露在外,部分地表已呈暗黑色。記者還注意到,離野豬槽礦山不遠的另一石灰石礦山——麻柳凼礦山仍在進行開採運輸作業。
  • 為何香港的士大多是皇冠,而不用大眾呢?真相很打臉
    為何香港的士大多是皇冠?真相很打臉。香港的士與大陸的士有很大的不同,大陸上有很多大眾汽車模型,但日本汽車很少,而香港卻是豐田有很多,大眾基本沒有,完全調了個個,實際上,廣東省和香港都有這種模式,當地人更喜歡日系車,大眾汽車模型被認為是耐用且強大的,應該是最合適的計程車,但是為什麼香港人使用豐田皇冠呢?
  • 臺灣著名女歌手陳屍公募外,上半身赤裸下半身衣著散亂,死因不明
    近日,就有人在一處公墓外發現了一具女性遺體,報警後才發現死者正是一名著名的歌手,且被陳屍一周,上半身赤裸死狀慘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近日,臺灣警方接到報案稱,在臺中縣沙鹿鎮鹿峰的公墓區附近一處墓地前發現一具女屍。
  • 一個皮膚一個犬種 陰陽師犬神品種的真相
    陰陽師裡的「犬」類式神並不多見,除了名字上強行和「狗」掛鈎的大天狗外,就只剩下了老實巴交的犬神!
  • 有趣的進化 讀《瘋狂人類進化史》有感
    根據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理論,人類是逐漸由猴子變化而來,但為何人類與猴子行為、選擇、智力、活動等差別巨大,還需要進化論解釋一二。然而,既然是久遠前發生的事情,沒有文字、影像、錄音記錄,甚至當時的人類根本沒意識到所發生的事情在整個物種進化中的重要作用,以至於現在進化論的相關理論,大多是猜測,憑藉著豐富的想像力提出的創造性的想法,然後在從現有的化石中尋找證據,得到能被接受的說法。所以,進化論一脈,大多是天才的想像力、推測和嚴謹的考證和實驗相結合,證據大多湮滅在時間長河中。
  • 女性裸露乳房是「公害」嗎?
    遊行事件的起因是:37歲的Gabrielle Lebreton於6月20日在柏林一個水上遊樂園被驅趕,因為她赤裸上身曬日光浴。據媒體報導,公園的保安首先善意地要求她要麼穿上胸罩,要麼離開公園,因為公園畢竟不是一個裸體主義者活動的區域。她拒絕後被警方帶走,一場激烈的辯論隨之而來:裸露的乳房是「公害」嗎?
  • 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作者:文/虞子期 人類明明可以在地球上生活得好好,為何天天都想往「地外走」?無非就是有幾個常規化的原因存在 第一、探索地外生命 第二、尋找地外資源 第三、看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為未來人類前往地外星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