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6月14日電 (廖靜)「大眾創業」、「眾籌創業」等字眼逐漸成為兩岸青年共同的關鍵詞。14日,包括30名臺灣國際青年商會青年企業家代表、臺灣高雄青年創業促進會青年企業家代表在內,共300名兩岸青年共話「創新創業」。
臺灣網際網絡營銷研究協會秘書長陳定震從馬雲、雷軍等大陸電商大亨在臺灣進行電商推廣來看,他認為兩岸電商大有可為。「如今大陸電商阿里巴巴、京東等從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區等入手,紛紛試水農村電商。」
他談到,在此時,臺灣農村電商也開始興起,但他們並不純粹做商品買賣,而是讓消費者愛上農村。臺灣的電商試水者加入了農村旅遊的概念,其中包括農村體驗、旅遊觀光、活動式推廣等內容,這樣不僅讓農產品得到推廣,相應的民宿產業也同步發展起來。
網絡無國境,跨境電商其實就包含了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概念,在他眼裡,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是電商發展中的重頭戲。「2014年7月和12月,大陸『聚划算』等電商平臺進駐臺灣特色水果市場,獲得了近1300萬人民幣的銷售額。」
如今關於加速培育兩岸電子商務的試驗區等優惠政策的實行,讓傳統兩岸貿易交流更為便利化。越來越多的臺商看重福建與臺灣的地緣關係,從而讓廈門、福州、泉州等城市成為了「臺貨登陸」的重要口岸。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他認為電商的客戶數據分析,使兩岸商品的互補性也越來越強。「臺灣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考察過程,除了通過專業的『領路人』,也因為電商的融入而變得更便捷。」
大陸知名企業家代表、匹克體育總裁許志華則認為,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逐漸改變。「中國的消費者升級了」,他提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品質、個性化的要求提高,對整個產業也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專業化成為產品的需求。」許志華從自身企業所建立的線上平臺「愛定客」的市場體驗中提出,創業、創新等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而包含電商等在內的「渠道」、「品質」也是如今創業需要關注的兩個重要方面。
「『一帶一路』願景的內容就包含了創新。」1989年將自己的企業落地泉州,出生於臺灣雲林縣的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楊榮輝表示,文化相同、語言相通,讓他來到了泉州,而如今大陸也更為注重與世界的聯繫。
最近大陸開始頒布取消人才自由流動的限制、盤活物流設施等措施,楊榮輝綜合落戶大陸臺商們的要求也提出,如能進一步深化國際金融合作、設立應急保障資金等,將吸引包括電商在內的更多臺商與大陸企業合作。
在隨後舉行的「兩岸食品電商的差異化特色發展之路「圓桌會議上,「愛上新鮮」營銷總監、臺灣國際青年商會青年企業家代表張右承稱,如今魚蝦類等生鮮食品,在電商催動下,20小時送到福建泉州已經不成問題。
在企業共同融合發展的同時,兩岸人才培養交流也成為重點之一。陳定震還認為,臺灣在文創、產品等方面,而大陸在投資與市場開拓等,各有優勢。兩岸人才應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全球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