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江西省橫峯縣葛源鎮,最熟悉紅色歷史,方志敏革命烈士領導了這裡的革命,以贛東北為中心,發展到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四省交界的大區域,福建、浙江、江西省委、蘇維埃政府和省軍區的革命遺址完全保存,葛源榮獲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4A旅遊景點榮譽,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但是,今天主要講的是黃山、葛源山,為了和她區別安徽省黃山,像橫峯縣志那樣的官方書籍被記錄為「小黃山」。
實際上,當地人不知道哪座山是「小黃山」,他們直接叫黃山,最高峰是麒麟峰,海拔872.6米,葛源鎮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從鎮上眺望,黃山十分雄偉,就這樣緊緊地抱著她,群山是她伸出的手臂,進入葛源集鎮時,黃山是第一次看到,看到她,山上的孩子們感到了心靈的安全,在山上流浪的孩子們感到很自豪,黃山也許沒有安徽那麼有名,不像峨眉山和廬山那樣美麗,不像附近的龜山、靈山、三清山、龍虎山、葛仙山那樣有名。
要去黃山的話,請來黃山村,是山下的村子,小黃山不是獨立的山,她屬於懷玉山的玉邁,她位於長江以南的許多小山中,高低參差不齊,縱橫交錯,登到山頂附近,從遠處可以看到上饒縣的靈山,看到道教靈寶派的創始人葛玄曾定居的「年富力強」,以及遠近如波山脈,仿佛無邊無際,黃山以前人們砍柴,採伐山茶花,但是,集中和大規模的登山者依然是巡禮者,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地方的遊客來,沿著花崗石鋪設的樓梯,要攀登872.6米高的山峰需要很多山峰和環路。
沿著這條路分布著很多巨石,這可能是第四節冰河的遺蹟,有時,山泉從懸崖飛過來,濺起水花,在山區,沒有大河,水還比較少,特別是在旱季,溪流和山泉都乾涸了,只有遠處的蓄水池像被山環繞的碧玉一樣,美麗的山巒不斷增加,山上沒有多少大樹,一座巖石多的山,土質不厚,灌木也不多,這兩個原因是在上世紀的煉鋼運動、採礦、砍柴和房屋建設中,樹木遭到了破壞,有些油和茶樹沿途分布,世界上唯一的木本油作物不僅是當地人食用油的來源,也是藥用植物。
山頂上用石頭建造了道教寺院和佛教寺院,建築者製作當地的材料,將花崗巖挖掘成建築材料,將寺廟、修道院和客房打造成獨特的景觀,有些人將其稱為「葛源布達拉宮」和「黃山山頂的石頭建築」,很多從其他地方來的業餘攝影師都嚇了一跳來到了現場,山上有豪情和其他山峰,也有人在天空下看起來很低,和山外的自我認識,抬起頭環視四周,發現兄弟姐妹滿目,玉皇殿在黃山的最高處,觀音廟在它的下面。
全村有一座觀音寺,沿著玉皇宮的後門攀登上山形的巨石,可以看到上饒縣胡村、王獻、楊明周圍的風景,這裡有山和山谷,村子裝飾在山坳裡,像一個無邊無際的綠色窗簾覆蓋著整個地球,但是人卻像螞蟻一樣小,好的山上有環,被視為一座小山,因為它是一座小山,山神和佛教徒共存,佛教和道教融合形成和諧的學派。
新年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是觀音菩薩和玉帝的生日,上饒縣和橫峯縣的信徒來禮拜,拜神禱告,特別是每年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潮汕頭的活動達到了一年的高峰,一天有一萬人登山,葛鎮人口有3萬人以上,上饒湖村、望仙、茗洋等鄉鎮也有幾萬人,他們每次回家過年,都對家鄉的花草樹木非常友好,攀登小黃山也是他們思念故鄉的一種寄託,同時,今年的計劃是春天,新年的第一天在山上祈禱的事也期待著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