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最能代表廈門的景點,鼓浪嶼必是其一,這座美麗的島嶼已成了廈門浪漫、文藝的標誌。
可在廈門待久了,我又發現一條街區,它傳統又活力,古典又潮流,似乎更能代表廈門,它就是沙坡尾。
沙坡尾,一個帶有濃鬱海濱風情的名字,原本是一大片沙灘的末尾,它的前端則是沙坡頭,靠近虎頭山一側,也就是現今魚行口街、金新街、關刀河一帶。
沙坡尾位於大學路,西側是演武大橋,這片看起來早已沒有海灣模樣的街區,卻是廈門最早起源地之一。
這裡的歷史可追溯到明代,早期是一處弧形海灣,呈月牙形,沙灘金色細膩,有著「玉沙坡」之稱,鄭成功建立海防時,就把軍工廠設在了附近。
避風塢的修建,為當地漁船停泊提供了方便,每逢捕獲的新鮮魚蝦被送上岸,附近居民便爭相採購。後來演武大橋的修建,阻擋在了避風塢口,大一點的船隻無法進入,沙坡尾的功能便逐漸喪失。
2015年,廈門發布通知,沙坡尾不再作為船舶停泊點,長期停靠的無證船舶和外地船舶需駛離出去,沙坡尾徹底告別了港灣的歷史。
歷史總是向前的,恐怕沙坡尾自己也沒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文藝愛好者的聖地。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挑中上了它,他們在此開設酒吧,說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慢慢地,越來越多的文藝愛好者聚集於此,他們將自己的創意和夢想貢獻給了沙坡尾,滿懷希望又毫無怨言。
最終,沙坡尾成為了廈門的「創意天堂」,雕塑、陶藝、版畫、木藝、動漫、音樂等形形色色的藝術元素,皆在此落了腳。
某種程度上來說,沙坡尾要比鼓浪嶼和曾厝垵更純粹,口碑也強上許多。它從不迎合受眾,不向泛濫的世俗低頭,保持著藝術的尊嚴和底線,試圖引導受眾,這種倔強和堅持,讓沙坡尾在如今的時代,散發著光輝。
這裡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市集活動,月度市集、周末市集、文藝夜市等,是廈門最早、最大的創意市集平臺,個性、創意、不迎合、不從眾,沙坡尾走出了自己的標籤,也活出了無數年輕人想要的樣子。
沙坡尾很好找,在大學路看到哪裡個性的年輕人多,跟著他們走便是。我很慶幸這裡在展望潮流的同時,依舊沒扔掉傳統,那些砌在牆角的塢界,嵌入地面的拴船鐵環,停在避風塢的漁船,或是泛黃建築使用的水刷石,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遺憾的是避風塢裡水量較少,部分沼澤露出了水面,讓這片幾百年的海灣,有一點乾澀。據說避風塢的夕陽很美,岸上是古舊房屋,塢裡是天藍色漁船,夕陽打在湖面上,晚霞滿天,猶如大師筆下的一幅油畫,色彩鮮豔,畫面靜美。
漫步老街上,我看到情侶坐在藤椅上喝茶,老外拿著相機拍照,老闆在店鋪裡打磨手工藝品。一面潮流、一面傳統,廈門的活力與歷史在此得到融合,或許要比鼓浪嶼更能代表廈門,也更適合年輕人。
沙坡尾不是沒有壓力,眼看客流量被喧鬧的「網紅」景點搶走,它也開始變得慌張,畢竟追逐夢想的靈魂,仍舊要吃飯。我看到一些商家已露出了苗頭,推出了流行快餐和美食,這讓很多熱愛沙坡尾的人開始擔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曾厝垵。
商業化帶來的經濟價值,往往是文化留存下來的第一動力,但願這片港灣能將它的故事,講述的再久一點。
地址:廈門思明區大學路上,不收門票。
交通:可乘坐公交71路、86路在沙坡尾站抵達,離南普陀寺很近,可在兩個景點騎車前往。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帶你遊遍各城市冷門、有趣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