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廣州因為城市積澱、發展前景、政策支持等優勢集聚全國優秀人才,匯聚豐富教育資源,巨大的城市魅力也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曉教育集團,便是其中一家。
2016年,曉教育集團總部由東莞遷到廣州太古匯,轉變前期單一品牌模式,開始實施多品牌發展戰略布局,以廣州為起點,構建人才基地,築巢引鳳,以吸納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
高標準選才,清北畢業生教中小學不是浪費
雖然吸引人才不拘一格,但是選擇人才一絲不苟,曉教育自有其用人標準和原則。「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12月24日,曉教育集團星火教育事業部執行總裁劉孟良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表示,作為曉教育的老師,良好的道德素質和紮實的專業知識缺一不可。
在劉孟良看來,教育者要有師德,要對教育懷有敬畏之心,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當然,專業技能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曉教育特別看重教師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授課技巧、溝通能力等,並定期進行專業技能的考核。與此同時,隨著知名院校優秀畢業生的持續加入,曉教育的準入門檻也在不斷提高。曉教育集團旗下子品牌曉培優的老師100%畢業於985、211高校,星火網校定位更是「你身邊的清北名師直播課堂」。
近年來,社會上有一種聲音: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從事中小學教育是一種人才的浪費。在這部分人眼裡,高學歷人才應當匹配高層次的社會地位,應該去國企、政府機構拿高薪、享優待,而中小學教育需求只是「基礎性的」,對教師要求不需要太高。「這種理解是有偏差的。」在劉孟良看來,判定是否浪費人才,一般的底層標準是清北畢業生在基礎教育的崗位上創造出來的價值是否與自己、家庭與國家投入相符合。隨著經濟的發展,蓬勃興盛的教育行業能夠給初入職場的清華北大畢業生提供更好的成長空間和鍛鍊機會,幫助他們實現自身價值,是對優質人才最大的尊重和運用。
劉孟良
劉孟良還指出,基礎教育是根基,對塑造中小學生品格和形成學習習慣影響巨大。讓更多優秀的人才特別是高學歷的清北人才來當中小學老師,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發揮名師優勢,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新時代賦予了教育工作者新的任務與使命,曉教育又是怎樣最大化發揮名師資源優勢的?既然人才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曉教育在成就客戶與社會的同時,又是如何成就優秀教師本身的?
「把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最大化地發揮他的才能。」劉孟良表示,曉教育會根據老師的能力特長和個人意願,為他們匹配合適的崗位,幫助他們充分發揮個人優勢,人盡其才,知人善用。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為人才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提供了新的思路。曉教育集團先後推出曉雙師星火小學課堂、星火網校、星火在線1對1,通過雙師課堂、直播課堂等在線教育模式,讓優質教育資源得以藉助科技網際網路的力量突破時空限制,為更多三四五六線城市的學子所共享,實現名師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動教育平等共享。
「是否浪費人才,不能僅憑老師學歷及教育需求之間的吻合度而定,也要看用人單位對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及發展所採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採訪中,劉孟良介紹了曉教育對於人才的系列保障措施。其中,系統化、專業化、常態化的培訓機制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每年,曉教育集團和旗下各事業部都會舉辦專業知識大賽、教師技能大賽等,通過「專業考核,以賽促訓」的方式幫助老師快速成長。另外,曉教育也為優秀教師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和晉升通道,讓優秀教師獲得與其教學能力與教學成果相匹配的薪資報酬及身份地位。
劉孟良表示:「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人才是相互成就的,曉教育一直秉承企業與員工同心同行、共同成長的企業發展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優化人才晉升體系,給予員工認同感、歸屬感和成就感,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陳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