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海外華人旅遊業前路如何?

2020-12-12 中國僑網

疫情下,海外華人旅遊業前路如何?

2020年已經過去大半,新冠肺炎的陰影依然籠罩著全球。部分行業已經逐漸恢復運作,但海外華人旅遊業的復甦仍舊一波三折。

為了幫助旅遊業,多國政府出臺政策、業者積極自救……疫情之下,海外華人旅遊業正在嘗試走出一條新路。

打擊:疫情重創旅遊行業

幾個月來,疫情對海外華人旅遊業打擊沉重,有些打擊甚至是致命的。

營業46年,紐約曼哈頓「中美旅遊」旅行社還是關了門。近年來,遊客數量銳減,又遭受疫情重創,沒有客源最終成了擊倒這家老牌旅行社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地時間10月17日,美國紐約州克羅頓峽谷公園秋色正濃,民眾在公園中進行休閒活動。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的旅行社主要接待亞洲遊客,如今也有許多被迫停止營業。旅行社協會執行經理瑪雅·洛米澤表示,遠東地區的旅行社缺少俄羅斯國內客源,無法轉型國內市場,只能被迫關門。

疫情波及海外華人旅遊業的方方面面。團餐店、免稅店長期關門,酒店、民宿艱難度日,許多歐洲的小規模華語旅行社紛紛歇業。

3月中旬,奧地利華人旅遊業者裡建為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進行講解詞錄音,那已經是他最近一次做和旅遊有關、有收入的工作了。

當地時間6月16日,在奧地利與義大利交界的布倫納,一輛卡車通過邊境站。

「以往每年夏天我都會瘦,今年不僅沒瘦,還長了好幾斤。」裡建說,2019年的夏天,旅遊業一度「旺」得導遊們害怕看手機,因為信息太多了。「2020年也怕,因為手機上什麼都沒有。」

幫助:政府、業者紛紛「出招」

疫情讓華人旅遊業者失去了工作,也讓許多國家失去了重要的收入來源。為了挽救旅遊業,政府、業者也紛紛「出招」。

為方便遊客出入境,法國旅遊業代表向政府發出呼籲,要求在機場設立新冠肺炎快速檢測機構。如今,巴黎戴高樂機場與尼斯機場已確定將實施新冠病毒快速檢測。

10月19日消息,法國阿爾卑斯山脈,當地著名滑雪度假勝地於當地時間17日開業,人們佩戴口罩享受滑雪的樂趣。

據了解,這種檢測方法十分快捷,採樣後10到30分鐘之內便可就地知曉結果。而除了法國的兩個機場,柏林、米蘭、羅馬以及法蘭克福也實施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

隨著經濟逐步重啟,加拿大部分省份對跨省旅遊者開了免隔離的「綠燈」。未來一年半中,加拿大旅遊局還將投入3000萬加元幫助重振旅遊業。

魁北克省舍布魯克市打造了巨型戶外壁畫,結合高科技手段,加上山川湖泊、充滿田園牧歌色彩的開闊空間,當地旅遊業在疫情期間成功復興,一些景點甚至打破了訪客人數紀錄。

當地時間10月3日,加拿大多倫多秋意漸濃。有「楓葉之國」美譽的加拿大正迎來美麗的金秋時節。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則「另闢蹊徑」,推出「無目的地」觀光航班,乘客不下飛機就能觀賞各地美景。該航班開售後十分受歡迎,134張機票在10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其實,疫情暴發以來,這種獨特的飛行方式在亞洲地區早就開始流行。8月底,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就曾推出「在日本上空盤旋90分鐘」的旅遊項目,新加坡航空也在考慮10月開始推出類似的觀光航班。

「人們顯然很懷念旅遊和飛行的體驗。如果有需求,我們會考慮在等待邊界開放的同時,推出更多這樣的觀光航班。」澳航執行長艾倫·喬伊斯說。

波折:各國情況各異,復甦艱難

疫情變化複雜,各國旅遊業的復興也一波三折。

比利時政府在6月提出了免費火車票的構想。雖然錯過了夏天的出遊高峰季,但政府仍希望在未來半年全力提振旅遊業。

作為聞名遐邇的太空主題公園,比利時歐洲太空中心疫後重啟,定於10月3日重新對公眾開放。圖為9月25日拍攝的太空中心模擬太空人訓練的「三維滾環」。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然而,連日來,比利時第二波疫情快速蔓延,計劃延後數月才啟動。受疫情影響,計劃實施後,也並沒有出現「報復性旅遊」現象。

在日本,政府原計劃8月啟動一系列針對國內遊的優惠措施,後來又提前至7月22日,希望撬動國內消費市場。

但7月初以來,日本國內疫情反覆。一時間,各大旅行社紛紛接到取消預約的詢單,政府也不得不對由此造成的各方損失予以補償。

圖為東京街頭戴口罩出行的民眾。中新社記者呂少威 攝

這次旅遊優惠活動的實施一波三折。部分消費券無法領取使用,接受消費券的店鋪也不夠多。還有居民仍擔憂疫情,認為首都圈新增感染者較多,並不打算旅遊。

疫情趨緩後,新加坡放寬了旅遊團的人數限制,並允許旅遊業者重回辦公室辦公。對此,許多華人旅遊業者表示歡迎,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對旅遊業的提振作用有限。

旅行社合伙人兼合作總監劉育松表示,雖然團員多意味著收入更高,但導遊的壓力也更大,必須確保遊客時刻遵守安全措施。「行程中到訪的一些地點空間可能較小,參訪人數受限。人多反而困難,也影響體驗。」劉育松說。

思考:海外華人旅遊業探索新路

疫情讓海外華人旅遊業者閒了下來,也讓他們開始思考旅遊業的未來。許多人在「自救」的同時,也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新道路。

全法華人旅行社協會會長石恆餘認為,疫情後,真正的組團、跟團遊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經過對疫情的思考,他就旅遊業給出了一份近、中、遠期計劃。

在石恆餘的設想中,法國華人旅遊業近期將挖掘、開發法國以及歐盟各開放國的華僑華人就地遊市場,中期將利用疫情未了機會和時間,打造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遊客中心。

當地時間10月17日,法國巴黎正式實施宵禁,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中新社記者 李洋攝

沒有生意的日子裡,法國的華人旅行社也在專注提升業務能力、培訓導遊、組織「雲遊」,宣傳法國特色景點,等待著旅遊業恢復的那一天。

疫情期間,很多瑞士的華人旅遊業者開始轉型。有的人看準趨勢,入手餐廳或低價出售的酒店,成功轉行。沒有團隊可帶,很多導遊還做起了代購。

在瑞士旅遊協會會長李藝紅看來,旅遊行業的變化並不僅僅因為疫情。近年來,隨著各種旅遊app的開發,旅行社已經在逐漸流失市場。即便沒有疫情,旅遊業者也需要整合、自我評價,以旅遊為基點拓展行業。

「旅遊業不存在真正的死亡。」李藝紅認為,旅遊業從業者往往靈活性更強,接受訊息廣,關係積累多,有很多方向可以走。「疫情讓我們所有人都有時間靜下心來,看清在這個行業中,究竟什麼角色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作者:劉立琨

參考資料:中國新聞網、歐洲時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美國《世界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海外華人旅遊業者路在何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最先受到衝擊的行業就是旅遊業,海外不少賴此生存的華人商家在此次疫情中生意受重創。近期,隨著疫情在海外的形勢趨穩,部分國家和地區開始逐步復工。不少商家對疫情過後的市場表示出了擔憂,也有人化危機為商機,積極應對。
  • 土耳其旅遊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 華人旅遊業者積極開展自救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閆偉):近幾年,大量中國遊客到訪土耳其旅遊小鎮格雷梅,不僅促進了當地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也吸引了一批從事旅遊業的華人華僑來此開拓商機。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旅遊業的情況下,華人旅遊業者積極開展自救,尋找生機。
  • 新冠肺炎疫情打擊日本旅遊業
    人民網東京3月24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赴日外國遊客數量大幅減少,住宿設施、旅行社等經營狀況也急劇惡化。在政府呼籲全民抗疫的背景下,民眾也紛紛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日本全國各地的景區遊客人數不斷減少。
  • 疫情下華人旅遊業者艱難求生 旅遊業何時才能重振?
    疫情下,旅遊業遭受重創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0年的旅遊業,小僑不禁想到「門前冷落鞍馬稀。」  儘量減少出行與流動、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護....。。疫情之下,各種防疫舉措的限制與規定,讓出門旅行變成一件「奢侈」的事。在此背景下,各國旅遊業遭受重創。
  • 疫情下華人旅遊業者艱難求生,疫苗何時才能讓旅遊業重振?
    而今年的你,一想到尚沒有停歇的疫情,是不是就選擇乖乖留守原地?疫情下,旅遊業遭受重創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0年的旅遊業,小僑不禁想到「門前冷落鞍馬稀。」儘量減少出行與流動、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護......疫情之下,各種防疫舉措的限制與規定,讓出門旅行變成一件「奢侈」的事。
  • 新冠肺炎陰影之下,旅遊業從業者的現狀
    新冠肺炎陰影之下的,旅遊業從業者。這次疫情,給了中國旅遊業致命的一擊,全面停擺讓近百萬旅遊從業者即刻失業,本來春節假期是旅客大量出遊,旅行社盈利的關鍵時刻,只可惜一切化為泡影,客人退單,退團,取消行程,讓旅遊人前2個月的努力清零。
  • 疫情之下,遭到重創的全球旅遊業現狀如何?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最新分析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面對疫情大考,全球旅遊業現狀如何?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又能否推動旅遊業復甦呢?
  • 疫情之下,全球旅遊業如何挺過「寒冬」?
    限制入境、航線停飛、遊客驟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來勢洶洶給全球各國人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由於疫情首先在國內爆發,爆發時適逢春節旅遊旺季,國內旅遊業成為第一個遭受重創的行業,與之相關的餐飲、住宿、交通、文娛等多個行業也陷入困境。但隨著疫情在國內的好轉,國內旅遊業也逐漸恢復過來,相比依舊嚴峻的全球疫情局勢,許多遊客仍傾向國內旅遊。
  • 看海外華人旅遊業者如何闖關
    看海外華人旅遊業者如何闖關  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影響,旅遊業首當其衝,不少賴此生存的華人商家面臨巨大壓力。  壓力催生動力,危機蘊藏商機。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常態化,許多海外僑胞旅遊業者開始想方設法「突圍」,探索行業轉型升級的路徑;也有許多人積極轉換賽道,發掘新的行業機遇,以各種形式渡過難關。
  • 疫情之下土耳其華人華僑的難忘端午節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 閆偉):今年的端午節,正好趕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但生活在土耳其伊茲密爾的華人華僑們,依然在疫情之下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土耳其伊茲密爾華人華僑協會主席王興華告訴記者,之所以說「難忘」,可以用「三喜臨門」來概括。
  • 海外疫情暴發,華人中醫自製防疫「小妙招」守護當地華人健康
    海外疫情日益嚴峻身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們怎樣渡過難關?本周《華人故事》將為你講述兩位海外華人的抗疫故事德國疫情大暴發,華人中醫自製防疫「小妙招」,為當地華人守護健康今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快速蔓延,德國已經成為了疫情重災區,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
  • 疫情下華人旅遊業者艱難求生
    而今年的你,一想到尚沒有停歇的疫情,是不是就選擇乖乖留守原地?疫情下,旅遊業遭受重創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0年的旅遊業,小僑不禁想到「門前冷落鞍馬稀。」儘量減少出行與流動、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護....。。疫情之下,各種防疫舉措的限制與規定,讓出門旅行變成一件「奢侈」的事。在此背景下,各國旅遊業遭受重創。
  •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馬達加斯加旅遊業
    原標題: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馬達加斯加旅遊業 來源: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馬達加斯加《午報》3月19日報導,馬交通、旅遊和氣象部長蘭德裡亞曼德蘭圖18日表示,馬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入境而採取系列舉措,旅遊業首當其衝,當前馬宜重點發展國內遊
  • 新冠疫情防控為海外華人華僑提供網際網路諮詢服務超600萬人次
    在今天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中心主任張俊華透露,自今年4月7日上線至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海外華人華僑網際網路諮詢服務平臺累計訪問量達1.5億人次,直接提供諮詢服務超600萬人次。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烏幹達旅遊業
    《每日觀察報》3月12日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旅客紛紛取消或延遲前往烏幹達旅遊,烏政府為防控疫情出臺的14天自我隔離要求也導致旅遊業陷入低谷。據烏財政部統計,旅遊業對烏GDP貢獻率達7.7%。烏旅遊局表示,疫情導致旅遊業今年實現10%增長的目標難以達成,預計旅遊業營收和遊客數量均將下滑。烏遊客主要來自德國、瑞士和北美。
  • 新冠肺炎疫情趨穩 約旦力圖重振旅遊業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旅遊業是約旦的支柱產業。得益於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約旦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刺激旅遊業恢復,並以6月6日、 6月20日兩個時間點,分階段開放了全國約60個旅遊目的地,其中就包括最著名的景點佩特拉古城。
  • 秘魯第二位國會議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受疫情影響旅遊業遭重創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秘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日周四,代表爭取進步聯盟的秘魯國會議員費爾南多·梅倫德斯對外宣稱自己在前一日(8日)進行了兩次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當晚負責對其檢測的醫生確認其已感染新冠肺炎。
  • 多國疫情反彈 海外中餐館「自救」有妙招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部分國家的疫情出現反彈。原本已見復甦跡象的海外中餐業再度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在防疫與復工的雙重考驗下,中餐業者們各出新招,發掘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正在拓展新的企業客戶,希望生意越來越好。」經營有新招:隨疫情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方式近來義大利疫情急劇反彈,政府實施了更嚴格的防疫措施,自10月2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為期近一個月的宵禁。「第二波疫情以來,米蘭華人街上的餐館、商鋪人流越來越少。」
  • 疫情之下損失慘重 全球旅遊業如何過「寒冬」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旅遊業而言是災難性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易傳染性導致人們不得不宅在家裡,或者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儘量避免乘坐封閉式的公共運輸工具。這必然讓出門旅遊成為人們首先放棄的一個選項。日前聯合國機構評估受疫情影響全球旅遊業年內損失可能達3.3萬億美元,全球旅遊業停滯近4個月,損失至少為1.2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5%。
  •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存在,做什麼海外生意最賺錢?
    新冠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快速蔓延,已有200個國家和地區被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192萬確診例,快速攀升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人,一個生命!真希望一切都只是一場噩夢,想快點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