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日本鬼子動不動就愛捨棄射擊,要拼刺刀,並且在他們拼刺刀的時候,還必須要先退掉槍裡的子彈。那麼,日本鬼子為什麼在拼刺刀的時候一定要退掉槍裡的子彈,真的如傳言中說的是因為武士道精神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的是二戰時候的日本鬼子可不像某些抗日神劇中那樣像傻子一樣,動不動就要跟人拼刺刀,然後被一陣突突死了。在實戰中,日本鬼子拼刺刀是有條件,一般就是近戰白刃戰的時候,他們才會選擇拼刺刀。日本拼刺刀的傳統,並非是因為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而是得益於他們的實戰。
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人與俄國人戰鬥中,憑藉著拼刺刀,大敗俄國人,嘗到了近戰中拼刺刀的甜頭,從此就形成了拼刺刀的傳統。當然,隨著武器的發展,日本鬼子拼刺刀的傳統也被丟棄。在二戰末期,在與武器先進的美軍作戰的時候,日本人發現衝上去與擁有衝鋒鎗等自動武器的美國人拼刺刀,就等於是自殺。於是,他們就捨棄了近戰,像老鼠一樣,躲在坑道裡負隅頑抗。
二戰時期,在中國戰場,日本鬼子在武器上佔有絕對優勢,因此他們確實喜歡拼刺刀。而日本鬼子在拼刺刀的時候之所以會退掉槍裡的子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避免誤傷。在二戰的時候,日本鬼子的標配是三八步槍,這種步槍因為槍管長,射擊距離遠,子彈的穿透力強,但是也會因此在拼刺刀的時候,發生走火,傷及自己人。因此,在日本步兵操典上有退彈之規定。
二是實戰需要。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日本鬼子真傻,拼刺刀不如開槍簡單粗暴。但是在近戰的時候,日本人的三八步槍不僅槍管長,不方便瞄準射擊,而且因其不是自動步槍,每一次都要拉槍栓,還要瞄準,耗費大量時間,在他還沒有開槍的時候,直接被我們的大刀給解決掉了。因此,日本鬼子在近戰不適合開槍,才會選擇拼刺刀,根本與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沒有半毛錢關係,日本鬼子也是很惜命的。
日本鬼子拼刺刀還有一個特定的樣式,槍刺朝上約45度的樣子,手握在槍頸處而不握在扳機上。因為這樣運槍的話殺傷力特別的強,在拼刺刀時候能刺中對方的胸膛,而且還能撥開對方刺過來的武器。這樣在拼刺刀時如果開槍,也根本就不會打中人的,反而會打傷自己人,得不償失。
綜上所述,在二戰的時候,日本鬼子在拼刺刀的時候退子彈,完全就是出於實戰需要,避免誤傷,跟他們唬人的武士道精神無關,狹路相逢勇者勝,最後拼的無非就是勇氣。抗日戰場上,我們的武器雖然不如他們,但是我中華兒女敢於亮劍,用血肉之軀鑄成我們最堅固的長城,保家衛國,最終將小日本趕出了中國。最後讓我們緬懷英雄,向英勇的中華兒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