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誤用的現象近年來頻頻出現,這對規範和傳承中國語言文字極其有害。對於成語,要「善辨」,不能隨意改動和亂用。成語之所以被誤用,主要因為沒有理解其真正含義,使用時望字生義、先入為主,被其中的某一關鍵詞誘導所致。
比如:1.「首當其衝」誤解為「首先」;2.「炙手可熱」誤解為「熱門」「搶手」;3.「明日黃花」錯寫成「昨日黃花」;4.用來形容美好事物的褒義詞「嘆為觀止」誤當作貶義詞使用;5.「燈火闌珊」誤解為「燈火通明」;6.「曾幾何時」普遍被誤作「曾經」的意思使用;7.「差強人意」本義表示事情結果還不錯,卻常被反過來當作「不如人意」來使用;8.「莘莘學子」本來已含有眾多的意思,後面卻偏偏再加上個「們」字。
其他常被誤用的成語還有:「攻城略地」(誤為「攻城掠地」),實至名歸(名至實歸),嚴懲不貸(嚴懲不怠),披荊斬棘(劈荊斬棘),唇槍舌劍(唇槍舌戰),名韁利鎖(名韁利索),甘拜下風(甘敗下風),齎志而歿(賚志而歿),浴火重生(慾火重生),皇皇巨著(惶惶巨著),椎心泣血(錐心泣血),山重水複或山窮水盡(山窮水復),皇天后土(皇天厚土),分道揚鑣(分道揚鏢),出其不意(出奇不意),出奇制勝(出奇致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