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來看燈!燈!燈!燈!夢露「親口」送祝福

2021-03-04 VCG影像

月兒圓,燈兒俏,正月十五元宵到。說到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自然就是看燈燈燈燈燈燈燈啊~

鬧花燈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

2018年2月27日,山東淄博,遊客在張店區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觀賞花燈。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又被稱作中國的「情人節」,不少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可以順便為自己物色心上人 ↓ 

2016年2月14日,新北平溪,情人節當天,人們在平溪天燈節上燃放天燈。平溪天燈節於1999年首辦,如今已躋身臺灣地區最重要的元宵節慶活動之一。

然而燈籠不只是元宵節的特有標誌,放燈也是很多地方的祈福儀式 ↓ 

2014年8月18日,海南瓊海市萬泉鎮紅嶺村民成功放飛一個直徑逾40米的捆綁式巨型天燈。放天燈是當地群眾中元節驅鬼祈福的傳統習俗,近年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娛樂性競技活動,村民以放巨型天燈為榮。

其實國外也有許多「張燈祈福」的傳統節日,泰國水燈節和印度排燈節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還有一些沒聽過的今天了解下?

當地時間2016年9月7日,薩爾瓦多Ahuchapan,聖母誕生日前夕,一個女孩打扮成聖母瑪利亞的樣子參加燈籠節。

2016年11月,泰國水燈節,人們在河邊放飛3000盞天燈。燈火映襯在湖水中,形成一片「燈海」。

當地時間2013年11月10日,緬甸撣邦東枝,幾名學生在點燈節開幕儀式上放天燈。

 Buddhika Weerasinghe/視覺中國

2011年8月21日,日本福井永平寺,盂蘭盆節期間,人們將燈籠放在湖面,祭奠祖先的亡靈。

當地時間2017年10月18日,印度阿約提亞,排燈節期間,民眾在河畔點燃油燈,試圖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當地時間2016年5月7日,韓國首爾舉辦燃燈節。佛教徒持花燈參加遊行,迎接即將到來的佛誕節。

光電技術的革新,催生了海內外一系列璀璨的燈光節和燈光裝置,雖沒有傳統燈會的古色古香,卻多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別樣妙趣。

2017年12月24日,大連,矗立在星海廣場上五座萌萌的「汪星人」造型LED彩燈點亮星海灣。

當地時間2017年6月4日,澳大利亞雪梨,音樂燈光節使雪梨情人港變得五彩繽紛,美侖美奐。

當地時間2017年7月6日,日本東京,日本藝術家 Hidetomo Kimura 利用金魚和LED燈打造的裝置藝術品。這個藝術作品由大約5000隻金魚和3000隻熱帶魚放在130個魚缸裡組成。

當地時間2016年10月16日,美國洛杉磯,一輛由南瓜燈組成的汽車亮相萬聖節燈展。

當地時間2016年1月11日,英國倫敦,倫敦冬季燈光節拉開帷幕,8歲的阿娃看著Amanda Parer的作品「奇幻星球」。

當地時間2018年1月17日,英國倫敦,盧米埃爾燈光節在當地舉行。

當地時間2015年11月11日,英國杜倫,杜倫燈光節開幕,兩年一度的燈光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燈光大師,在杜倫市中心設置了29處燈光景觀。

當地時間2015年10月2日,德國柏林,身上亮著燈的舞者在柏林燈光節上表演。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華文化日漸為外國民眾接受和喜愛,中國元素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外燈會上。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30日,法國阿爾比,來自四川自貢的熊貓燈在當地展出。據了解該燈籠節將從12月1日起一直持續到2018年1月31日。

這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讓外國民眾欲罷不能!讓人聯想到近日網上的熱門話題「外國人有多喜歡大熊貓」?

當地時間2014年1月28日,英國愛丁堡,中國藝術家夏楠製作的高達2.5米的兵馬俑燈籠陳列在愛丁堡大學,慶祝春節。

兵馬俑去年12月在美國展覽期間,曾被人盜走拇指。雖然很快被找回,但還是令人對兵馬俑海外展覽期間的安全捏了一把汗。如果改成這種形式的話就妥妥安全了吧~

往期精彩

創意 | 「8分鐘」的光

冬奧有意思 | 我怕初一的鞭炮太響初二的菜餚太香.

平昌冬奧進行時|顏值大殺器視覺中國 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視覺中國收購全球知名攝影社區500px

VCG視覺中國|視覺服務中國

商務郵箱:marketing@vcg.com

公司官網:www.vcg.com

服務熱線:400-818-2525

相關焦點

  • 廣州元宵節「興燈」寄祝福
    新華網廣州3月4日電(記者賴少芬)元宵節,廣州舉辦了各種別開生面的活動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賞花燈、放許願燈、猜燈謎等以「燈」為主題的活動成為廣州元宵節的主角。  過去廣州家家戶戶都有掛燈的風俗,人們正月十三日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十五日將燈提回掛在自己家門上,稱為「興燈」。
  • 元宵節戰「疫」:「雲買燈」、「雲賞燈」上線了!
    每年元宵節,到夫子廟賞花燈、買花燈,是南京人春節期間必打卡的項目。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秦淮燈會、傳統燈市被按下了「暫停鍵」。不過,「雲賞燈」、「雲買燈」等安全健康的過節方式紛紛上線,市民足不出戶,點點手機,就能賞花燈、買花燈。
  • 元宵節為什麼又叫「燈節」
    倪方六  編者按:今天是正月十三,按照古人過元宵節的習俗,今晚就要開始「上燈」了。在中國古代,元宵節也叫燈節。那麼,元宵節晚上為什麼要燃燈?元宵節燃燈的風俗始於何時?古人在元宵節如何觀燈?元宵節猜燈謎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元宵節晚上為什麼要燃燈?  《七修類稿》:「上元張燈,諸書皆以為沿漢祀太乙。」
  • 燈!等燈等燈!
    這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又稱「元夕」,在民間也被叫做「燈節」,可見張燈、賞燈是元宵節民俗活動的中心。元宵節具體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元宵是古代印度的新年。明代隨宋制,元宵節在永樂時又突然開掛延續到十天,直接膨脹成了長假。從正月十一開始,百官放假十日。正月十五前後,宮中還要舉辦大型元宵慶典,元宵成為歲時節令的重中之重。
  • 元宵節——點亮許願燈,願國泰民安!
    之前鍾南山院士說過,元宵節對於疫情來說是個拐點,但不管今天拐點是否到來,哪怕推遲也好,我們和最愛的家人一起,便不孤單。元宵節——元是一年中的初始,宵是指「夜」也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被稱為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古代農曆正月十五被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未下元節)又被稱為情人節。
  • 肖復興:元宵節的燈是小百科全書
    肖復興:元宵節的燈是小百科全書 發表時間:2011-02-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正月十五元宵節看燈,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燈市」,或者叫做「鬧花燈」,也有叫做「踏燈節」的,民國竹枝詞裡就有「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無論是一個「逛」字,還是一個「鬧」字,或「踏」字,都體現了那時燈節的張揚勁頭兒。我以為,只有立春被稱之為「咬春」、「打春」、「踏春」,才能夠與之對仗和比擬。那勁頭兒,就類似西方的狂歡吧?都是迎接春天到來的心情的一種宣洩吧?
  • 燈燈燈燈燈!上新!
    雲燈市、雲賞燈、雲打卡……夫子廟有新玩法受疫情影響,今年取消了線下燈市。為了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滿足市民遊客遊玩休閒的精神文化需求,夫子廟景區在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在室外適當布置了燈光氛圍,並通過慢直播、短視頻、美圖等多種形式,把國家級非遺秦淮燈彩搬到網上,市民遊客可在雲上觀燈、線上購燈,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秦淮燈彩美景,為親朋好友送上美好祝福,感受濃濃年味。
  • 古代元宵節習俗——放燈
    元宵節是新春第一個滿月,大地都被照的通透,自然需要好好慶祝,所以在中國古代,元宵節實際上是一年中最為盛大的節日,街面上所有的戲曲、相聲、燈會、燈謎全都出來,並且這一天,古代女人無論是小姐、太太、大姑娘、小媳婦都可以出門,穿最號的衣服,做最漂亮的裝扮,所以引出古代小說、戲曲裡大量的男女在元宵節這天相遇的橋段,如王實甫的《西廂記》、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這裡可以「雲賞燈,送祝福」
    每逢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今天又是元宵節 原本大家是不是打算 和家人一起去遊園賞燈呢? 坊友們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今年,我們把燈和祝願挪到屏幕上,依舊為大家「亮燈」!
  • 戰疫時期的元宵節,豫園「雲」燈為抗疫英雄送祝福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在這個特殊的元宵節,突然想起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很是應景,原本喜慶的節日,突然就傷感了起來,整個中國都在憂傷與堅毅中度過這一天。湯圓與燈會,是元宵節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就像今晚的央視元宵特別節目一樣,今年的豫園燈會取消了現場遊客,以「雲」的方式,讓百姓們在家看燈會。豫園,是一座私家園林,始建於明代,由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施工。
  • 元宵節為什麼也叫「燈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元宵節故事_元宵節燈的故事及詩句
    元宵節的故事關於燈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 正月十五元宵節,關於「燈」的傳統習俗,現在已少有人知了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因此也有著很多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繼春節之後,第一個大型的節日宴會,也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在古時候叫做上元節,在古時候夜也叫作宵,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也就是元宵節這個叫法的來歷。
  • 元宵節晚上,東北農村要給逝者「送燈」 這習俗也是很有講究的
    元宵節送燈,即是正月十四、正月十五這兩天晚上,在剛剛夜幕降臨的時候,前往祖墳地祭拜亡靈、送去燈盞,以示後繼有人。送燈又稱「亮燈」,一般「燈」是由蠟燭、燈罩紙、竹籤等組成。據說,元宵節送燈的來歷可以追溯到明朝年間。
  •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中還有撒燈花。
    到了十五元宵節的晚上。人們也把備好的紙船,放上蠟燭。拿到河套邊。將蠟燭點燃。大多數的紙船都放在冰上。這樣做是為了安全。燃完的紙船和蠟燭在冰上就自消自滅了。不會引起火災。家鄉人的放紙船。目的是為了送瘟神。家鄉人叫放紙船消瘟災,春天是疾病的多發期。也是高發期。所以人們借用紙船來消瘟災。上河套放紙船的時候。
  • 元宵節民間習俗——捏面燈 祝願家人平安、六畜興旺
    齊魯網威海2月28日訊(記者 李志鵬 單大偉 通訊員 張建軍 李龍)說起元宵節的習俗,人們一般都會想到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但民間還有一種用來闢邪祈福的習俗,那就是捏面燈,以祝願家人平安、六畜興旺。元宵節前,文登澤庫鎮灘西村村民王海妍一大早就和鄰居們忙活著製作傳統的面燈。一塊塊麵團經過婦女們的巧手,轉眼間就變成猴子、老虎等各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每盞面燈上都留有一個小槽,等正月十五她們在小槽中間插上燈芯,倒進幾滴花生油就可以點燃。
  • 燈燈燈燈燈即將上線!
    燈燈燈燈燈 …… 牛年春節即將臨近,南京夫子廟、老門東、白鷺洲公園等燈會展區內,各色牛年主題的花燈正在緊張布展中,營造出了濃濃年味。△老門東夫子廟是每年秦淮燈會的核心景區,今年該景區內多個景點已經提前 " 妝點 " 上節日燈組。站在文德橋沿著秦淮河遠眺,橋上燈彩全部 " 上新 "。
  • 元宵節期間禁止集聚送燈祭祀
    2月5日,六盤水市精神文明辦、六盤水市民政局聯合發布《關於元宵節期間禁止集聚送燈祭祀的公告》,全文如下——廣大市民朋友: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經研究,決定於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禁止集聚送燈祭祀,現公告如下:1、全市轄區內梅花山公墓(西郊陵園)、西福園公墓、碧天園公墓、仙鶴山公墓、白墳公墓、盤龍觀海公墓、西園公墓、白羊坡公墓、金鐘公墓等繼續關閉,不提供祭掃服務,請廣大市民朋友不得前往送燈祭祀。
  • 元宵節 不去看燈不是人?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觀燈圖》南宋李嵩《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代稱夜為宵,所以這一天就被稱為了「元宵節」,宋話本《小夫人金錢贈年少》中說:「是人都去看燈。」而元宵節在古代,除了被當成情人節以外,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去慶祝呢?
  • 你給外甥送燈了嗎?關於亳州正月十五「打燈籠」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明天(2月19日),大家將迎來傳統節日——元宵節。在亳州各地,元宵節的重頭戲之一就是送燈籠、打燈籠。關於燈籠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呢?諺語有云:「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送外甥燈也稱「送花燈」,即在元宵節前,小孩的姥姥家要派人給外孫送花燈,以圖吉慶,祝福孩子健康成長。也有的給新嫁的女兒家送燈,寓意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過去的燈籠主要是使用蠟燭的手工燈,安全係數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