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就像前世有約定一樣,只聽到它的名字,心就被莫名牽動,鎮遠古城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
比起平遙、麗江、鳳凰等在國內大名鼎鼎的古城,鎮遠古城在國內顯得默默無聞,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國內有這樣一座古城。鎮遠古城很低調,從不刻意地去渲染自己,就那樣安靜地生長在黔東南。
貴陽有去鎮遠的火車,四個多小時就到了,下火車後打的起步價即可到達古城門口。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算是古城的入口了,鎮遠古城不似某些古城,進城要收古城維護費的,它是免費開放的。一進古城,我就感受到了古城的冷清,遊客不多,三三兩兩,閒庭信步,悠哉樂哉。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沒有遊客的喧囂,鎮遠古城算是我去過最安靜的古城了。
鎮遠古城為山水形勝之地,四周群山環繞,中間流過的舞陽河把古城一分為二,青山綠水,把古城妝點的分外靈秀。舞陽河是鎮遠古城的母親河,古城人依水而居,和舞陽河相依相伴了2000多年時光。如今的舞陽河依然碧水悠悠,水流平緩,兩岸古色古香的建築倒影在河水中,清晰可見。水是古城的魂,也是古城的歷史脈絡,古城內諸多留存至今的古碼頭,靜默無言,無聲訴說著古城內舞陽河上昔日的興盛與繁忙。
漫步在古城內用石頭鋪就的街道上,細細品味著屬於古城的獨特氣息,就這樣走到了位於古城主街道上的鎮遠博物館。鎮遠博物館面積不大,是我去過的博物館中很獨特的一家博物館,博物館內展出的不是出土的文物,而是通過一張張掛在牆壁上的拍攝於各個時期的圖片,把鎮遠的歷史以最鮮活的形式展現出來。想要快速了解一個地方的前世今生,捷徑就是博物館,鎮遠博物館我來過。
鎮遠古城有山,名為石屏山。去鎮遠古城之前,看過旅行攻略,知道石屏山是俯瞰古城最佳處,儘管那天烈日炎炎,我還是選擇爬石屏山。石屏山是鎮遠古城內的一個單獨景點,上山是需要門票的,買了門票後,身邊無一遊客,我隻身爬山。石屏山山勢不高,但爬山步道呈之字形繞來繞去,爬起來還是氣喘籲籲,而中途沒有任何觀賞的景點,讓我對石屏山的觀感略感失望。爬至半山腰,看到有一觀測點,視野很好,可以俯瞰鎮遠古城全貌,我就停止了爬石屏山的步伐。
能看到鎮遠古城全貌,爬山過程中的勞累便一掃而盡,被欣喜所代替。天氣晴朗視野開闊心情大好,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備,旅行的美好莫過於此。四周群山莽莽蒼蒼,遠看群山環抱中的古城建築如蜂窩煤般密密麻麻,舞陽河似一條綠色的玉帶蜿蜒流過,鎮遠古城形如太極的地貌在石屏山上一覽無餘甚是清晰。山上清風徐徐,山下美景無限,有那麼一瞬間,我只想靜靜地待在山上,安靜地看著古城美景,融入這種靜謐又美好的氛圍中。
鎮遠古城內,還有一名勝,是為青龍洞。青龍洞是鎮遠古城內最顯眼的建築,也是最有層次感的建築,站在對面,就能看到它的威姿。青龍洞依崖而建,建築高大巍峨,稜角分明,是貴州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更有「西南懸空寺」之美譽。很不湊巧,我去的時候,青龍洞正在進行維修,不對外開放,乘興而去,只能遺憾而歸。
晚上的鎮遠古城,又是一番風景,像換了人間。燈火黃昏,鎮遠古城和白天相比,換了一幅生人面孔,變得喧鬧起來。河邊的建築亮起了各色燈光,照在舞陽河上,流光溢彩,整個河水都有了炫目的光彩。來往於河上的遊船,如夜色中的幽靈一般,發出金黃色的光澤,和兩岸金碧輝煌的古建築交相呼應,夜色中的鎮遠古城如此多嬌。
鎮遠古城是我去過的國內古城中,最為安靜的一座古城,也是最適合旅心的古城。現在的鎮遠古城,遊客不是很多,商業化氛圍不是很濃,風景這邊獨好。真心希望鎮遠古城能一直保持住它安靜的樣子,不要被浮躁繁華的俗世,迷了心竅,亂了容顏。不管以後鎮遠古城如何變化,我的內心是欣慰的,因為我在它樣子最好的時候來過,看過它安靜沉穩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