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0月7日電 題: 天津薊州:別樣「返鄉」大戲,攪動鄉村商機
新華社記者王井懷、張宇琪
一間房,窗含山野千年綠;滿庭樹,掛滿枝頭鄉愁情。在這個被人們當成春節過的國慶長假,一場別樣的「返鄉」大戲正在上演,一座座鄉村民宿「火」了起來。
6日,燕山腳下,一座青瓦白牆徽式建築的小院中,遊客如織,人們邊走邊賞雅致的建築、院中的荷花。
大廳裡,民宿老闆王平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向記者算起假期帳:29間房,按相關部門75%承載量的要求已經住滿,訂單已排到了下個月。
去年,土建工程專業出身的王平在天津市薊州區毛家峪村設計了面向高端市場的「清境南山民宿」,價格在每晚500元至1000元之間。遊客基本來自天津、唐山等周邊地區。
民宿預訂平臺途家網數據顯示,國慶期間鄉村民宿預訂量達到去年同期的120%。5日,民宿下單量達到去年同期的150%。「經過五一假期的恢復、暑假的持續升溫,民宿行業在這個國慶節全面復甦,甚至反超去年。」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說。
民宿行業復甦後,出現的第一個變化是高品質民宿更受歡迎。記者採訪多個民宿老闆了解到,泡泡屋、城堡式民宿、泳池民宿等高端民宿一房難求,一些每晚數千元的高價民宿也輕鬆售空。
「20多間高端民宿的收入,是50多間農家樂收入的2倍。」王平說。
另一個變化是,與城市民宿相比,遊客更愛去鄉村民宿。途家網數據顯示,2019年鄉村及周邊民宿只佔整體交易量的1/4。2020年這個數據發生逆轉,鄉村民宿在節假日期間的交易量佔到六成。
李珍妮解釋說,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人口密度小、衛生、特色成為遊客出行最關心的問題,低密度、分散化的鄉村民宿優勢明顯。
這些變化為鄉村經濟帶來新動力,天津一些地方開始主動出擊,抓住機遇。
今年上半年,以鄉村旅遊為特色的天津市薊州區啟動農家院提升改造工程,實施休閒康養市場規範、精品民宿品牌打造、主題文化體系構建等六大工程。
其中,毛家峪村與天津中醫藥大學合作,著重提升軟實力。「村裡上萬畝土地20年來沒用過化肥,滿山都是新鮮有機的野菜。知道城裡人愛吃,但怎麼吃出名堂來?」毛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李鎖說,「專家老師給我們說明白了。」
現在,民宿餐桌上多了一道「農家小炒馬齒菜」。中醫專家告訴村民,這個菜可以預防水土不服引起的腸胃疾病。救心菜、水芹菜也大受歡迎,這些菜可以降血壓、降血脂。「我們上菜上得明白,客人吃飯吃得舒心。」李鎖說,截至6日,僅毛家峪村國慶假期就接待遊客4萬多人次。去年全村人均收入8.5萬元,今年有望增長5%。
「結合疫情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自然健康、親子、康養等風格會成為民宿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李珍妮說。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從今年國慶民宿市場可以看出,未來民宿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如同其他行業,提質、升級、創新才能闖出新路。」一位民宿老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