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記憶 值得推薦的特色路線
本文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胡同,我會詳細介紹走過的7組近20條各具特色的胡同:
第二部分是其他有特色的地方,我總結了10條三環內適合周末漫步感受北京不同角度的路線:
一, 一個人逛北京的胡同
胡同跑酷多年,整理成7個分區近20條胡同導覽,每個分區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在此整理匯報:
中1-鼓樓周邊:王親貝勒的府邸
北2-近雍和宮:文風鼎盛的學子殿堂
西3-阜景:神靈和百姓的共棲之所
東-4/5-東城-富貴底色的上東區
南6/7-城南:活色生香的風流事
必要提醒:疫情期間絕大多數胡同採用封閉式管理,遊客禁入:大部分公園已經正常開放,但多數需要實名預約購票。期待早日恢復。
鼓樓周邊:王親貝勒的府邸
不能免俗,說到胡同,還是要從鼓樓和什剎海說起。
北京這座城市沒有穿城而過的大河,那作為「人工湖」的什剎海周邊當然是最炙手可熱的黃金地段,滿清一代正黃旗分到了這塊寶地,周圍儘是王親貝勒和滿族重臣的府邸;和珅的恭王府和宋慶齡故居(再之前先後為光緒生父醇親王奕寰,溥儀生父載灃的王府花園)就在這裡。
從什剎海去往南鑼鼓巷的帽兒胡同是北京的十大胡同,清末大學士文煜的可園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園林之一。與南鑼鼓巷一街之隔的北鑼鼓巷比較清淨,值得鑽進某個酒吧咖啡館享受一個慪意的午後。另外南鑼鼓巷南口向東曾有一條鐵獅子胡同,段祺瑞政府舊址就在此,非常氣派,可惜近期在維修不知何時能開放。
2.雍和宮周邊:文風鼎盛的天子殿堂
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坐落著國子監(唐以來的全國最高學府和「教育部」)孔廟和貢院,而街對面就是雍和宮,作為前雍親王府,這裡走出了雍正和他的兒子乾隆兩位皇帝,實在了不起。與成賢街平行的兩條胡同也很有特色:五道營胡同作為「營」本是屯兵禦敵的軍事單位,現在成了北京最多老外開店的胡同,儘是各國餐廳小館,大有昔日鼓樓一帶的意思,有家喝茶吃甜點的店和北京口碑性價比都不錯的地方;方家胡同也發展成了一條文化創意胡同,有不少劇場,沙龍和創意餐廳。
待到秋天的時候,地壇和雍和宮銀杏葉落時,滿地金黃,美極了。
3.阜景:神靈和百姓的共棲之所
阜景,阜成門到景山西街。如今已經是寬闊的馬路,但是自西向東坐落著:北京最古老的地標建築白塔寺白塔(元初)歷代帝王廟,前皇家私廟,如今的中國佛教總會廣濟寺,建於康熙年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西什庫教堂。
繞著白塔寺有兩家咖啡館,一家帶露臺一家有屋頂,賞景位置絕佳。而有別於大多數胡同的橫平豎直,白塔身後的安平巷一帶,胡同歪歪斜斜錯亂複雜,但卻是我看來北京最有生活氣息的胡同;白塔寺以東還有一座規模精巧的廣濟寺,邁入山門仿佛瞬間遠離塵囂;廣濟寺對面有條磚塔胡同,是元明清以及民國以來唯一一條始終有史料記載的胡同,胡同頭號就是一座漂亮的青色磚塔,如今是一家很古樸的正陽書局。繼續向東,1700年代興建的西什庫教堂隱藏在一片居民樓之中,和廣濟寺一樣頗有鬧中取靜的妙意。
再向東就是北海公園和景山公園了。如果此刻恰是黃昏,不論是登上景山俯瞰故宮還是站在筒子河外遙望故宮角樓,都會是這一天的點睛之筆。
魯迅書店
磚塔胡同1號的磚塔
書店怎麼可能沒有貓
4-5東城(東四-燈市口):富貴底色的上東區
頻臨運河的朝陽門自古就是糧門,因此東城成為不少親王貝勒,文人雅士,商界大亨留戀的地方。東四三到八條如今是歷史保護街區,其中胡同博物館就是一座極其考究的老北京四合院。錢糧胡同本來叫錢堂胡同。因明代在此設錢局而得名,後來清朝在這給京官們發工資,清代管薪餉又叫錢糧,就改稱錢糧胡同了。史家胡同的名氣很大,這裡住過章士釗,以及他的女兒著名外交官章含之,以及章含之的女兒洪晃,北京人藝也發源於此,在史家博物館可以看個仔細。祿米倉胡同是明,清兩朝存儲京官俸米的地方,胡同東口的智化寺為明初大太監王振的家廟,是北京保存最好的明代廟宇之一。每天10時和15時各有一場音樂表演,源自宮廷禮儀的京音樂,歷經570年不曾斷絕的音樂活化石。
夏日裡綠到開掛的國槐,因為附近沒有熱門的景點,清淨的好去處。
5-6城南:活色生香的南城故事
最後我們來到了南城,滿清一代「滿人住內城,漢人住外城」,與內城的非富即貴不同,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充斥著「三教九流」各個階層,是一副真正活色生香的畫卷。舊時說南城三個多「戲子多,窯子多,舉子多」。細說來,宣武門以南的宣南有兩個非常有名的招牌:行販筆墨紙硯的琉璃廠和以戲班和風月聞名的八大胡同。漢人進京趕考逗留此地,所以興販文房四寶,也正式考慮了要安置同鄉考生,在清朝整個南城尤其宣南附近儘是各地「會館」,大到幾省聯辦的湖廣會館,小到幾個村鎮合辦的小會館,數不勝數,只可惜這些會館今日所剩無幾。楊梅竹斜街連接琉璃廠和八大胡同,如今成了和五道營氣質差不多的慵懶而文藝的胡同。
向東,前門以東的草廠各條是北京少見的南北走向的胡同。草廠三到九條連同三裡河是近年來北京胡同改造的樣板間,沒有了頭頂亂飛的電線,刻意恢復了不太方方正正的青石板路,每個轉角都設計了小園藝,確實蠻美的;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從偶然闖入三裡河公園的時候,穿行在比人還高的蘆葦蕩裡,很難相信一裡之外就是人聲鼎沸的前門和天安門廣場。
一街之隔的北側的東交民巷,全長1.5公裡,是北京最長的胡同,與老北京最常見的灰牆青瓦不同,這裡作為曾經的「使館區」西洋建築林立,法國的哥德式教堂,英國式的建築都能在這裡找到。
三裡河 天安門旁的小橋流水
東交民巷
以上是胡同
二,除了胡同還有哪些北京特色的步行路線
古老的北京
1.中軸線暴走
2.雍和宮周邊
3.西四古剎漫步線
4.前門東漫步線
5.前門西漫步線
自然的北京
6.天壇-龍潭湖
7.牛街-法源寺-陶然亭公園
8.玉淵潭賞櫻
年輕的北京
9.五道口大學漂流
10.三裡屯漫步(無購物)
1.中軸線暴走:故宮-北海-景山-什剎海-鐘鼓樓-南鑼
用時:全天/季節:全年皆宜,夏天划船,冬天滑冰。
經典的遊客路線,往往人山人海。午餐可以在故宮冰窖解決,一個套餐60以內還算公道,畢竟不用餓著肚皮逛故宮了;天氣晴朗時景山是縱覽故宮落日的絕佳去處,東北角樓護城河外的東北角也是拍攝落日的好地方,天氣好甚至可以看到5公裡外的北京電視塔;另外與南鑼相對的北鑼鼓巷人少,有幾家安靜些的酒吧和咖啡館可以歇歇腳。
2.雍和宮周邊:雍和宮-國子監-五道營-地壇
用時:半天/季節:全年,10月最佳
10月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雍和宮和地壇的梧桐樹的落葉之際,大片大片的金黃色,絕美。
3.西四古剎漫步線:西什庫-廣濟寺-歷代帝王廟-白塔寺
用時:半天/季節:全年
西什庫是皇城根下,北京最早的教堂之一。廣濟寺是全國佛教總會的所在地。白塔寺的白塔也是北京城內為數不多的元代建築遺存,是有元以來北京的地標。白塔寺外有兩間咖啡館,一個在門口的客棧裡,一個在東側的胡同裡,可以坐在屋頂面對著白塔曬太陽。慪意的很。
4.前門東漫步線:明城牆遺址公園-東交民巷-前門東側會館胡同
5.前門西漫步線:前門-大柵欄(北京坊-楊梅竹斜街-八大胡同)
用時:各半天/季節:全年
前門向東向南展開就是清代「三教九流」生活的地方,這裡的東交民巷居住著最初的外交官和外國領事(被五四運動燒掉宅邸的曹汝霖家)可謂萬國建築之林;這裡的八大胡同活躍著有最早從江南過來的戲班子,也就是在這裡誕生了京劇;這裡有文房四寶的一條街琉璃廠,在舊時讓紀曉嵐流連忘返的煙柳巷;這裡還有無數個地方會館,講述者100年前「駐京辦」的故事;新落成的北京坊集合了當代大師的12個建築作品,pageone 書店,星巴克reserve和MUJIHotel等網紅店列為其中,與老胡同交相呼應,豐富著大柵欄的面貌。與北京內城金一門(前門)之隔,這裡的胡同七扭八歪,完全不是內城橫平豎直的樣子,卻蘊含著無數的煙火氣質,成為「南城」包容萬千的一個剪影,是我最喜歡的胡同。春天明城牆外,落英繽紛,也是美得動人。
6.天壇-龍潭湖公園
用時:半天/季節:春天
兩個公園一街之隔,一個皇家廟宇,一個城角公園,一個森嚴,一個靈動。龍潭湖外的通惠河是北京少見的沿河步道,看著來往跑步,遛狗的市民,還有點慪意呢。春天開花的時候,遊客不多,是個清淨的好去處。
7.牛街-法源寺-陶然亭公園
用時:半天/季節:春天
陶然亭地圖看著不大,走進了才知道挺有想法的,因為復刻了全國所有著名的「亭」。聽起來有點山寨,但不得不說還是挺美的。最主要的是春天來看桃花。然後去牛街飽餐一頓。
8.玉淵潭
用時:半天/季節:春天
看櫻花的人真是太多了,強烈不建議自駕,當然玉淵潭的景色還是很美的直接看圖吧。
9.五道口大學漂流
用時:全天/季節:春天
10.CBD-三裡屯漫步(無購物)
用時:隨意/季節:隨意
以東大橋為圓心畫出半徑3公裡的一個圓,這裡連接了北京的CBD和新舊使館區。世貿天階,芳草地,三裡屯,建築本身也算景點了,芳草地內部也很有藝術氣息,6層的美術館定期更新布展。
日壇公園雖然不大,假山上的涼亭倒像是一個隱藏地點,可以近距離的眺望CBD的天際線。從東大橋一路向北,穿過三裡屯就是無數個駐華大使館,好像走進了一座建築博物館。秋天落葉季的三裡屯東三街更是美翻了。
繼續向東,穿過亮馬橋到麥子店街,打開點評就會發現,說這裡是「日本城」都不為過,全北京最地道的日料和居酒屋都密密麻麻的擠在這幾條不起眼的街道上。亮馬河更是有這北京為數不多的親近社區的水域,坐在河邊的居酒屋來一壺燒酒,點一份銀杏可好?
想起了一家好吃的新川湘菜-孫記甲魚,好吃不貴,位置好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23號天創盛芳中心(劉家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