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大賽)是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主辦的面向全國觀眾的大型電視英語比賽,大賽本著「培養興趣、增強信心、展示風採、樹立榜樣」的原則,為所有愛好英語的電視觀眾提供了一個鍛鍊自我、認識自我、展示自我、捕捉機遇的舞臺,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大賽自2000年起,至今已經歷九年,每年舉辦一屆。大賽以其自始至終的權威性、公正性以及媒體特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引起各方的關注和推崇。參賽選手涉及各行各業,以在校學生為主,分別來自各省、市、自治區。影響人數累計超過5000萬。
2006年-2008年,中央電視臺與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共同合作,連續三年在大賽的進程中融入奧運理念,配合奧組委的青少年奧運教育計劃,在全國的參賽者中開展奧運知識和奧運精神的傳播,從宣傳品、比賽場地、比賽題型、獎品到最後電視節目的製作播出等等各個環節無不滲入了奧運的元素。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早利用電視媒體平臺普及奧運知識,弘揚奧運精神的節目。獲得了中央電視臺和北京奧運組領導以及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
自2009年度大賽開始,中央電視臺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在大賽中融入自然環保的理念,宣傳節能減排的知識,在青少年環保教育中起到引導和宣傳的作用。為我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點力量。
大賽進程分為全國選拔賽、全國預選賽和全國總決賽三個階段,全國選拔賽採取在各地方設立分賽區的形式,報名的選手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區到相應的賽區進行比賽。大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大學組、職業組五個組別,通過資格賽、初賽、複賽、半決賽、決賽五個層次進行。
一、地方選拔賽,由各賽區根據本賽區情況自行組織。
1、資格賽,免收報名費。對象是所有的報名選手,比賽形式為考卷筆試形式,重點考察英語基本功,試卷內容全部為主觀題,標準化選擇填空;要有不少於40%的聽力部分,不超過30%的選手獲得初賽資格。
2、初賽,取得資格賽晉級資格的選手參加,每個報名選手需繳納50元初賽費。由各地市級賽區組織,比賽形式以語言類題目為主,應設立至少兩個輪次的比賽,成績累加排序,不超過參賽選手數量的50%晉級複賽。初賽前參賽選手可自願參加組織單位開辦的全國組委會制定的統一賽前培訓,使用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賽培訓指定教程。
3、複賽,是地市級賽區的最後一場比賽;匯集各縣區級賽區和賽點的晉級選手參加。參賽選手需繳納60元複賽費,獲贈全國組委會指定參賽指導《指向》一套。比賽由各地市級賽區組織,比賽形式以語言類題目、感官類題目為主,知識類題目為輔,應設立至少三個環節的比賽,成績累加排序,各地自行規定晉級省級賽區半決賽的名額。
4、半決賽,省級賽區的比賽,匯集各地市級賽區的晉級選手參加,可以採用集中的賽會制形式,提供給選手食宿服務並收取合理的費用。比賽由省級賽區組織,比賽形式以語言類題目、感官類題目為主,表演類題目、知識類題目為輔,應設立至少4個環節的比賽,成績累加排序,建議每組取前15-20名選手晉級省級賽區決賽,未晉級選手由省級賽區組織單位頒發本省級賽區比賽獲獎證書。
5、決賽,省級賽區的最後一場比賽,省級半決賽晉級選手參加,由各省級賽區組織,比賽形式可以參照全國總決賽的形式,全面考察選手英語的應用能力,誕生參加全國預選賽的晉級選手,每組五名,未晉級選手由全國組委會頒發比賽獲獎證書。各賽區決賽應在2009年5月18日前結束。
二、全國預選賽
採用賽會制的形式,在北京集中舉行,由全國組委會組織,各賽區決賽晉級選手(每組五名)統一組隊進京參賽。參賽選手統一住宿並繳納食宿費用,比賽日程擬定為四日,除比賽外還安排了各種學習講座、交流活動和參觀活動。比賽形式為知識類題目、語言類題目、表演類題目;成績累加排序,每組前20名晉級全國總決賽,未晉級選手由全國組委會頒發「希望獎」獲獎證書和獎盃。全國預選賽擬定於2009年5月下旬舉行。
三、職業組選手選拔賽
2009年度大賽單設職業組比賽,原有的大學成人組改為大學組,不再包括參加工作的選手。
職業組的比賽另行負責組織,所有參賽選手直接與組織方聯繫報名參賽。
教師組仍然作為獨立組別由全基中心負責,所有參賽的教師選手直接與組織方聯繫報名參賽。
職業組共產生10名選手直接參加全國總決賽。
四、全國總決賽
擬定於2009年6月上旬在北京舉行,由全國組委會組織,全國預選賽晉級選手參加;選手集中住宿,按照統一要求參加比賽和活動,相關食宿費用由全國組委會承擔。比賽形式參照往年大賽全國總決賽部分,涉及所有題型;比賽全程由中央電視臺錄製並在2009年7-8月間播出。全國總決賽評出各組別全國總冠軍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獎4名。星光獎10名以及各項單項獎。獲獎選手均獲得由大賽主辦單位頒發的獎盃和獲獎證書。
大賽由中央電視臺下屬上市公司――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SH600088)負責運作,與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共同組成大賽組委會。歡迎全國各地從事教育、文化、出版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承辦大賽賽區的組織活動工作,在大賽組委會的統一領導下,進行本賽區的大賽宣傳、招商、報名、比賽等工作,關注教育,攜手央視,與「希望之星」共同發展。
歷史記錄
2000年2月至7月,首屆大賽舉行,全國分為7個賽區,20名選手不分組別參加了全國總決賽。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詹瑩獲得了首屆大賽第一名,北京外國語大學韓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邵惟韺分獲二、三名。首屆大賽的播出,給全國火熱的英語學習浪潮增添了一付催化劑,其新奇靈活的比賽形式,絢麗的視覺效果,輕鬆愉快的風格,選手們靚麗的青春風採和高超的英語水平讓觀眾耳目一新。
2001年2月至8月,第二屆大賽舉行,來自19個省市的54名選手參加了全國總決賽,選手們不僅得到了鍛鍊,彼此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第二屆大賽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觀眾報名踴躍。據統計年齡最大的報名者已經是86歲的老者,而年齡最小的是3歲半的幼童。
2002年2月至7月,第三屆大賽舉行,36名選手從16個省市匯集到中央電視臺參加了全國總決賽。第三屆大賽的報名階段更加火爆,在各賽區的報名點,前來報名的人群絡繹不絕。第三屆大賽也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重視,教育部部長助理和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觀摩了大賽並給獲獎者頒獎。
2003年1月至5月,第四屆大賽舉行,來自21個省、市、自治區的45名選手角逐第四屆「希望之星」的冠軍稱號。第四屆大賽舉行之日,時值我國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爭「非典」,所有參賽選手、評委和工作人員以大無畏的精神堅持比賽,並取得了圓滿的結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抗擊「非典」的頌歌。
2004年1月到5月,第五屆大賽舉行 ,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的88名選手分四個組別參賽,原來的中學組首次分割為初中組和高中組。第五屆大賽是總結創新的一屆大賽,參賽選手遍布除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無論是參賽選手的規模、賽程賽制的設置、評委的隊伍、選手的水平甚至現場的舞美布置都是一個新的高點。相關企業為大賽提供了總冠名贊助,標誌著大賽影響的不斷擴大。
2005年3月25日至4月3日,第六屆大賽在北京舉行。北京賽區代表隊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第六屆大賽為了讓更多的優秀選手來到北京鍛鍊交流,在決賽前設立了「預選賽」,增加了筆試的環節,高標準地考核了選手的英語語法、詞彙等基礎理論水平。來自全國的248名選手聚集北京,共同參與了這場英語盛會。遼寧和江蘇首次產生了冠軍,也標誌著大賽影響的普及和深入。
2006年6月9日至19日,2006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在北京舉行,本年度大賽在全國開設了21個分賽區,其中福建省第一次以賽區的形式正式加入到大賽的大家庭中。260名選手齊聚北京,參加本年度的英語盛宴。
2007年6月8日,2007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拉開了帷幕,284名選手從23個賽區的近40萬選手中脫穎而出,聚集到北京,在「希望之星」的舞臺上,以「自信成就夢想」的信念,用英語向世界闡述他們對奧運精神的詮釋,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期盼和渴望。6月21日的頒獎典禮上,北京奧組委、中國國際人才開發中心和中央電視臺的領導們向選手們頒獎,並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5月,2008年度大賽開始,「希望之星」的旗幟又在全國掀起一片「賽英語,迎奧運,展風採」的狂潮,全國21個賽區的選手加入學習英語技能,弘揚奧運精神的大賽中來。來自四川綿陽地震災區的李卓潾,帶著震後的悲痛,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述說著對奧運的嚮往和對全國人民的感激。北京奧組委的領導對大賽三年來宣傳奧運的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9年是「希望之星」的十歲生日,十年來「希望之星」在不斷成長,見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見證了我國英語教育的不斷進步,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希望之星」們的閃亮。隨著2009年度大賽的舉辦,「希望之星」十年慶典之際,新的「希望之星」冠軍即將在北京誕生,在全國數以億計的英語愛好者當中,你,準備好了麼?
評分標準
考評範圍 考評標準
內容 內容充實、結構清晰、完整、有新意
語音語調 發音正確、清楚、表達自然
流暢性 表達流暢、語速適中
詞彙和語法 用詞恰當、無語法錯誤
風度 表現力強,有一定的颱風並能有生動的肢體語言
交流能力 反應敏捷、正確,能夠恰當地與他人溝通
整體表現
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冠軍榜
2000年,第一屆大賽
冠軍 詹瑩 女 上海
2001年,第二屆大賽
成人組冠軍 孫錚 男 北京
少年組冠軍 鍾雨柔 女 浙江杭州
2002年, 第三屆大賽
大學成人組冠軍 丁苑苑 女 北京
中學組冠軍 劉洪悅 女 吉林長春
小學組冠軍 楊金 男 山東青島
2003年,第四屆大賽
大學成人組 趙為 女 湖北武漢
中學組冠軍 李萊茵 女 廣東深圳
小學組冠軍 賈如馨 女 河北石家莊
2004年,第五屆大賽
大學成人組冠軍 周怡雪 女 上海
高中組冠軍 張菁菁 女 山東青島
初中組冠軍 楊金 男 山東青島
小學組冠軍 龐慧 女 河南鄭州
2005年,第六屆大賽
大學成人組冠軍 秦元瑗 女 北京
高中組冠軍 沈文杰 男 江蘇蘇州
初中組冠軍 烏桐 女 遼寧大連
小學組冠軍 戴一韜 女 上海
2006年,2006年度大賽
大學成人組冠軍 趙婷 女 北京
高中組冠軍 王藝潼 女 湖南長沙
初中組冠軍 陳潔昊 女 福建廈門
小學組冠軍 藍驕 女 廣東深圳
2007年,2007年度大賽
大學成人組冠軍 秦涵清 女 上海
高中組冠軍 張依倫 女 北京
初中組冠軍 吳可 女 浙江杭州
小學組冠軍 張宇琦 男 山東青島
2008年,2008年度大賽
大學成人組冠軍 鄭悅 女 陝西西安
高中組冠軍 許吉如 女 江蘇南京
初中組冠軍 阮宇迪 女 廣東廣州
小學組冠軍 李欣悅 女 重慶
欄目介紹
中央電視臺《希望-英語雜誌》欄目開播於1999年6月18日,2001年7月9日進入中央電視臺第十套節目科教頻道。是由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教育專題部製作的以全國英語愛好者為收視對象的,休閒式的英語教學節目。欄目突出「實用性、服務性、教學性」,本著「培養興趣、增強信心、展示風採、樹立榜樣」的原則,教授生活時尚的英語以及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使觀眾在生動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地道英語,了解真正的西方文化。
欄目的口號是:「Making your outlook brighter.」
欄目播出時間:
CCTV-10,周一到周六
12:15-12:45(首播);19:05-19:35(重播),次日6:10-6:40(重播)
官方網址:www.cctv.com(科教頻道)
電子信箱:cctv-outlook@vip.sina.com
(責任編輯:劉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