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金融民工吉胖子。
過年的時候不知道大家在家鄉的時候購物體驗怎麼樣?
就在不久以前,如果回到家鄉會覺得還是沒有那種特別正規的連鎖大賣場等等消費場所,但是今年2019年春節有很多情況不一樣了。
基本上零售這一塊大城有的,三、四、五線小城市咱不能說都有,但是已經開始有了。對於一些二三線城市的話,幾乎我們可以說除了一些很高端的那些奢侈品的品牌以外,基本上一線城市有的你在二三線城市都能找著。
我們下面就是從微觀點上來看一下,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過去大家在回去買東西的時候,如果你去拜年,家門口有小賣部,去那兒買上點什麼牛奶、吃的去拜年,家門口隨手一拎就走了。
現在你有沒有發現在您的家鄉附近,多了很多什麼類似於像蘇寧小店、京東新通路這樣的一些小店。
它作為一個這種零售的小店小的觸角已經開始伸了到了縣城裡面。縣域經濟的零售上面有了一個比較大的一個變化。
那麼這些小店相對於一些原來我們的業態有些什麼樣的優勢?
第一個從價格上,我們大家知道最開始沃爾瑪、家樂福進入中國怎麼那麼火?因為它的價格確實比我們當時周圍的一些小的這種各種超市要便宜。
同樣的道理下沉到我們小鄉鎮裡面這些小店,它的食採的價格偏低,因為它能夠依託一個大公司,像剛才我舉例的京東或者蘇寧,依託於他的整個採購體系,這樣的一個物流的體系的話,確實能夠便宜一些。
第二個它的質量上確實是有一些比較大提高的。過去所謂的山寨型產品的挺多。隨著整個人民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通過這樣的小店,它們所整個銷售產品的質量上去了。
一方面價格可能有優勢或者至少沒有劣勢,另一方面整個產品的質量水平、產品的質保程度提高了。那麼我覺得將來對於整個縣域的人民生活來說是個比較大的一個改變,或者說是未來的一個小的趨勢。
有人問了我們是不是現在很多人都網購了嗎?在這種的零售環境下的話,那些大的會不會也下沉?
在這大的還真沉不下去!我們如果說在一個四五線的一個小城或者說在一個小縣城,你在裡面開一家非常大的這種三四層的連鎖超市,它賣不了那麼多的東西,它沒有那麼多的人去買這個東西,所以像這種小店應該說是比較適合它們。
就類似於連鎖類符合當地特徵的這種所謂便利店,這樣的業態應該說是從今年的春節體現出來,在我們整個的廣大的三四線以下城市,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一個未來發展的趨勢。
那麼以上是胖子自己的一些觀點,也是自己的一些身邊的一些體會,不知道您這次在整個返鄉的過程當中對於我們下面的零售,有些什麼樣的感慨?有些什麼樣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一些觀察?
如果您有這方面的一些意見和建議的話,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訂閱號金融民工吉胖子回復「小鎮零售」幾個字,我們來大家看一看全國到底在現在零售消費上有些什麼樣的相同和什麼樣的不同點。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民工吉胖子。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