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年的海南疍家漁村,迎媽祖成為最隆重的節慶活動

2020-12-24 剛行路上

海南陵水,這裡的新村港居住著大量的疍家人,每年到了正月,接近元宵節的時候,村子裡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迎接媽祖都儀式,歷代相傳,據說至今有上百年的歷史,從而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展成為一種民俗活動。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媽祖信仰是所有海邊生活的居民和疍家人的習俗,於2009年9月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海南臨海居多,疍家人對於媽祖的崇拜由來已久,所以紀念媽祖、傳承媽祖文化也是在發揚我國文化之瑰寶。

新村港,地理位置特殊,歷史悠久,數百年的歲月裡,讓這個於山之靈海之碧,港灣幽深青山雋秀的地方,變成了為一方居民阻擋風浪的家園,漁家遊民——疍家人便生活在這裡。

每年進入到農曆的元宵節前夕,人們根據村裡定好的時間,早早就開始準備各種貢品。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據說,這些新村居民的先祖們是這樣分的,講疍家話的,先人是從廣東遷移而來,不講疍家話的,祖先則來自福建一帶。另外一說太平天國戰敗後天國後裔從廣東沿海避禍逃命而來,並與本地土著黎人和早先來自廣東福建一帶的水上人家相互往來嫁娶融入,成為了今日新村港疍民的起源祖先。

時光荏苒,分不清彼此,但是大家遵守一種信念,那就是無論是出海,上岸,對於媽祖的祭祀從未停止,而且大家根據自己的能力,每年輪流不同的村子負責媽祖巡遊,村民們自發的開始迎接。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新村居民準備貢品,迎接媽祖

關於迎接媽祖巡遊的貢品也是千奇百怪,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家家戶戶按照各自的實際情況,無論是製作的各種米飯,菜品,或者煮好的雞蛋染成了紅色,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正是因為這份淳樸的心裡,所以才讓這份美好的傳承持續不斷的進行下來,而且伴隨著時代的不同,依舊成為整個村鎮裡最大的節慶活動。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行走在村子街道上的人群,從晚上的七點開始,陸陸續續走上街頭,開始迎接媽祖的到來,此刻的新村街頭,不管是當地的居民,各地的遊客,或者一些來自各地的新移民,都為了一個共同的心願:迎接媽祖。

如此的場景讓人想起在北方的趕集生活來,不管相比趕集,此刻人們顯得更加休閒和自在,靠近海邊,海風習習,夜晚也十分涼快。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海南歷史文化是海南文化旅遊的靈魂,因為和大海有關,在這裡有上百座廟宇,上千年歷史的海南媽祖文化其內涵;新村的媽祖遊行活動其實是整個海南媽祖民宿活動的縮影。

整個遊行活動持續到把整個村子裡的街道走完為止,據當地人,在很多時候,整個村子遊行結束,幾乎都是第二天到3-4點。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陵水新村迎接媽祖的人群

看似一場休閒的民俗文化活動,實際上是一場人與自然在長期固有的生活狀態下相互融合的一種全新狀態的體現。

人們等抬著媽祖的轎子來到,紛紛乘著幾分鐘的時間去跪拜,祈禱明年的生活更好,或許別人不明白,但是在這裡上百年的歷史中,媽祖精神與文化早已經深刻的印記在這些人們的心裡。

圖文系作者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疍家特色漁村
    牌子呈帆船狀,旁邊還立著一座燈塔狀裝飾物,形象地告訴來者這是個漁村。這是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赤嶺村所見到的景象。  位於英州鎮南部的赤嶺村北接英州河入海口,擁有8公里海岸線。該村村民多為疍家人,靠出海捕魚和海產養殖為生,民風淳樸。近兩年,隨著周邊區域開發及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赤嶺村的面貌發生了改變,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 天涯區啟動南邊海漁村精品街區改造 疍家漁村迎美麗「蝶變」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 疍家漁排、海景民宿、休閒海釣……解鎖海南休閒漁業的不同「玩法」
    SO,目前海南都有哪些和休閒漁業相關的項目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不少,往下看↓↓↓「疍家漁排」疍家漁排。資料圖位於海南陵水的新村港,擁有世界一流的海水養殖基地和全國最大規模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這裡居住著許多疍家人,疍家人靠打魚為生,以舟楫為家,民俗風情濃鬱。在陵水的疍家漁排品嘗當地特色海鮮是一種特別的經歷。當太陽漸漸在海平面消失,新村港變換了色彩,疍家漁排上點起了燈火,橘黃色的倒影讓海水更加多情。
  • 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圓滿舉行
    12月17日,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在海南省臨高縣隆重舉行。以「媽祖佑華夏 延續海絲路 潮起海之南 逐夢自貿港」為主題,共吸引來自北京、海南、福建、廣東、山東、廣西、臺灣、香港、澳門和越南、蘇利南、智利、阿根廷等地的媽祖宮廟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各地遊客與當地居民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 陽春三月的海南,南灣猴島疍家漁排,海上吉普賽人漂浮的新生活
    在過去,他們長年的生活在海上,在陸地上沒有房子,家就是船,船就是家。年年月月,亙古不變,不知道經歷了多少代,才傳承至今!來到海南陵水縣的新村港碼頭,臨近南灣猴島,就可以看到規模很大的疍家漁排,如果說乘坐索道,會看的更加清楚,這一次,我們從空中俯瞰看這片漁排風光,真正的被驚呆了,如此被具象化呈現以後,想不到它有那麼的震撼。
  • 海南的三月,疍家漁排在南灣的猴島,吉普賽人漂浮在海上
    疍家是生活在海上的人的總稱,據說存在於沿海地區。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住在海上的人越來越少了。過去,他們在海上生活了許多年,陸地上沒有房子。家是船,船就是家。每一年,每一個月,都不曾改變。不知道過了多少代,才流傳至今!
  • 五彩壁畫+浪漫海岸+百年避風塘,這裡是鹽田最後一個百年漁村!
    =百年漁村的歷史=漁民新村地處鹽田河口,再過去便是鹽田漁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角落堆放著漁網,地上散落剛從漁網上卸下的蟹殼,這是漁民日復一日的生活狀態,是漁村最常見的場景。=海邊街=村子旁有一條海邊街,這裡是附近漁民閒暇時最愛「壓馬路」的地方。飯後來這裡散步,早已成為漁村人的習慣。
  • 霞浦東安疍家漁村,探秘「海上威尼斯」的「海上吉普賽人」聚集區
    何為疍家:說法1:由於疍家人長年累月居住的的舟楫外形酷似蛋殼,漂浮於水面上而得名;說法2:疍家人常年與風浪搏鬥,生命難以得到保障,如同蛋殼一般脆弱,自稱為「疍家」;疍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以海為生。其實,為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東安島,「霞浦威尼斯」10月的霞浦著實陰晴不定,頭天傍晚頭著烏雲滿天地離開了楊家溪村,作別用煙餅製造出來「遠似浮雲近似煙」中的老頭老太和老耕牛。
  • 南沙迎媽祖誕辰,首推香雲紗文創錦上添花
    亮點一:表演傳統歌舞迎媽祖誕辰據介紹,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是南沙的大型傳統性文化旅遊文化活動,開幕式當天,來自潮汕地區的三百多名年輕的演員將穿著傳統的華麗服飾,表演大型《媽祖頌下一步將攜手區書法美術家協會、區攝影家協會以及區內文化藝術愛好者共同打造,定期舉辦書畫交流展,夯實南沙灣文化藝術基礎,集聚南沙特色傳統文化,打造南沙灣媽祖文化、嶺南文化、疍家文化、海防文化的文化體驗基地。另外,首屆天后宮書畫攝影展也將在開幕式當天拉開帷幕,展出時間為一個月。
  • 模特大賽+雜技+疍家廟會…北海三大景區連嗨3天!
    為迎接2018年新春佳節的到來 金海灣紅樹林景區將舉辦  「金狗送福·疍家迎春」主題節慶活動 看美景的同時還可以看非遺▼▼▼▼▼  疍家廟會  猜燈謎、許願樹、擊鼓遊漁燈(儺舞)、疍家小吃、開珍珠貝等活動匯聚成一年一度的疍家春節廟會。
  • 海南美麗漁村,如何打造?
    潭門趕海節也逐步成為有影響力的休閒漁業節慶活動大品牌。休閒漁業增添時尚文化元素,對國內外遊客更具吸引力。而挖掘傳統古老的漁業文化內涵,與現代遊客的需求結合,則打造出了內容獨特的休閒漁業新業態。作為休閒漁業的一種業態,民宿因漁村而興;而作為休閒漁業的重要載體,漁村還有待發展。
  • 【走進道教】今日迎請大甲鎮瀾宮媽祖聖像安座,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
    同時,本廟將與大甲鎮瀾宮籤署友好交流合作協議,雙方建立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以媽祖信仰為紐帶,為兩岸道教界文化交流再譜新篇。        媽祖信仰是道教最重要和最廣泛的神靈信仰之一。媽祖原名林默,為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一名漁家女子。因其自幼慕道,樂善好施,屢次救助出海遇危的鄉民而廣為人尊敬。
  • 海南旅文產品等亮相第17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
    源於我國福建省湄洲島的媽祖文化源遠流長,在全球擁有5千餘座媽祖宮廟,擁有近3億信眾,形成有海水的地方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的布局,媽祖文化因此成緊密聯繫港澳臺和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重要精神文化紐帶之一。  近日,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協辦的「第17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 」在澳門隆重舉行,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苻彩香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海南】不一樣的海南——後海疍家漁村和亞特蘭蒂斯的大魚缸
    後海村是一個疍家村,海南的疍家人大多來自福建。所謂疍家是指那些長期生活在海上、以船為家、以捕魚為業為生的人。他們祖祖輩輩浮家泛宅,與水為伴,長期如蛋殼漂泊於海面,與風浪搏鬥,他們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
  • 臺灣有百年歷史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起駕」
    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五日電臺北消息:一年一度島內民俗宗教盛會,大甲媽祖南下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八天七夜繞境進香活動,媽祖神轎定於今天晚上十一時零五分起駕,四月二日迴鑾。  「中央社」今日即時新聞報導,大甲媽祖南下繞境進香活動,已有百年歷史,往年進香時,大甲鎮內人潮洶湧,將整個市區擠得水洩不通,繞境進香活動途經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等四個縣市,跋涉兩百八十餘公裡,路程雖然辛苦,仍吸引大批信徒自願跟隨,聞名島內外。
  • 遊記:海岸漁村,濤聲依舊
    日月灣「海門」邊上的觀海長廊,就象一筆藏於日月灣曲折動人的海岸線上的劃痕,三百米的觀海長廊如皇冠上的珍珠,鑲嵌在長達。廊下沙灘裹白銀,浪來了又去,廊間陽光映斑駁,風吹椰影動……媽祖,水上人家敬奉的神靈,站在海邊,護佑出海人的平安。
  • 打算去臺灣旅行的,你是否剛好踩上這些特色節慶的點兒?
    ,各種文化背景下的節慶把臺灣社會妝點得格外美麗。大甲媽祖繞境媽祖是漁民的保護神,在臺灣有900餘座規模不一的媽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初的大甲媽祖進香是臺灣最大型的宗教活動,據估計屆時會有超過百萬以上的信眾參加。活動內容包括繞境、祭祀、戲劇表演、遊行等。而媽祖進香的日期和時辰則是由大甲鎮瀾宮董事長擲筊決定。
  • 海南將舉辦豐富節慶活動迎新春 加強旅遊文化市場監管
    圖為21日,旅客乘坐海南進島列車抵達海南鐵路北港。 洪堅鵬 攝中新網海口1月21日電 (記者 洪堅鵬)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21日介紹,今年春節期間,海南將舉辦一系列精彩的文化節慶活動,在滿足民眾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豐富遊客的旅遊體驗。
  • 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召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8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12月17日,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在臨高隆重舉行,活動展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項目,並就海南省臨高縣漁家優秀傳統文化和當地旅遊資源進行推介。
  • 海南休閒漁業揚帆啟航
    《海南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支持海南加快探索休閒漁業規範化管理,有序發展遊艇遊釣」。今年以來,隨著自貿港建設步伐的加快,海南省遊艇海釣、漁文化旅遊體驗、海釣賽事、漁業小鎮建設等休閒漁業新業態成為新興消費投資熱點,海南休閒漁業正在揚帆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