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走讀廣西·八桂美圕(tuǎn)」展覽在廣西圖書館開幕。展覽集中展示17家市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的館容館貌、品牌閱讀推廣活動、總分館建設情況,特別是扶貧閱讀點、景區景點閱讀站、城市智慧書房等特色分館的建設。展覽系統、全面地總結了廣西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文旅融合」新時代下公共圖書館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姑婆山閱讀示範點。廣西圖書館供圖
開幕式上特別解釋了「走讀廣西·八桂美圕」中「圕」字的由來。這是 1924年中國近代著名的圖書館學家、圖書館事業活動家杜定友先生發明的,以「圕」字作為「圖書館」的縮寫,用「下框內一個書字」字來代替「圖書」,讓「房子」裡都裝滿了書籍。「圕」成為了我國圖書館界的特殊符號,此次展覽就特地使用這一個字。
據介紹,廣西最早的公共圖書館1909年在桂林建立,111年後的今天,2家省級公共圖書館、15家市級公共圖書館、98家縣級公共圖書館以及15000多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文化閱覽室矗立在八桂大地上。廣西的公共文化服務正在穩步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記者從開幕式上了解到,文旅融合以來,廣西各級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總分館制建設,策劃和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推廣活動;主動結合全區旅遊資源,積極打造特色「文旅閱讀」示範點。「北部灣經濟區圖書館服務聯盟」作為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在北海市潿洲島國家地質公園建成廣西首家海島「智慧書房」並向島民和遊客免費開放;廣西桂林圖書館和龍勝各族自治縣圖書館結合文化扶貧項目,送書進寨,聯合創建設立「書香壯寨」閱讀點;南寧市圖書館「市民中心圖書小站」,河池市民族圖書館珍珠巖景區閱讀示範點,賀州市圖書館黃姚、姑婆山、園博園和岔山閱讀示範點先後建成開放,北部灣經濟區「鐵路讀書驛站」建設項目也在有序推進。
據悉,此次「走讀廣西·八桂美圕」展覽將在全區部分公共圖書館同步展出。
編輯丨盧盈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