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鮮聞丨嘉峪關非遺舞蹈入圍「舞蹈世界」首屆全國網絡舞蹈大賽...

2020-12-11 隴上非遺

嘉峪關非遺舞蹈入圍「舞蹈

世界」首屆全國網絡舞蹈大賽

6月28日,由嘉峪關市非遺傳統舞蹈項目「地蹦子」和「霸王鞭」改編的原創舞蹈作品《歡天喜地慶豐收》在「舞蹈世界」首屆全國網絡舞蹈大賽暨「舞蹈世界」第四屆中外電視舞蹈大賽選拔賽中,成功入圍第三批作品。

本次申報的原創舞蹈作品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峪關專場晚會上,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表演,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此次成功入選「舞蹈世界」首屆全國網絡舞蹈大賽暨「舞蹈世界」第四屆中外電視舞蹈大賽選拔賽,是非遺項目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成功嘗試,對非遺項目的傳承和保護起到了有力的推進作用,也為非遺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拓寬了新思路。(樹桐)

敦煌市文化館為上海

嘉定區培訓「敦煌舞」

受嘉定區婦聯委託,由上海市嘉定素樸社區文化促進中心承接的「幸福課堂——絲路傳承·敦煌舞傳習」,6月11日和24日下午由敦煌市文化館專業舞蹈老師通過網絡雲課堂的形式給廣大熱愛生活、熱愛舞蹈的朋友們帶去了美好的體驗,課後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學習敦煌舞,更多了解了傳統文化,提升了個人修養,希望能長期學習下去。

據了解,「敦煌舞蹈」來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敦煌壁畫藝術歷史悠久、獨具特色,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敦煌舞作為一種新的古典舞蹈,它即是古代傳統藝術,又融入了當代舞蹈審美藝術的動態、神韻。其風格特點輕盈、婀娜,用長綢、腰鼓、琵琶、笙簫等道具而舞,輕盈曼妙。(藍書包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相關焦點

  • 非遺鮮聞丨嘉峪關市少兒舞蹈大賽完美落幕(兩條)
    嘉峪關市少兒舞蹈大賽完美落幕為進一步豐富少兒業餘文化生活,普及藝術教育,促進嘉峪關市少兒藝術素質和舞蹈創編水平的提高,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籌備,在各方的關注和支持下,11月29日,2020年「春綠隴原」嘉峪關市少兒舞蹈大賽在嘉峪關大劇院完美落下帷幕。
  • 嶺南非遺舞蹈該怎麼保護?看看華師怎麼做
    為了展示和交流近年來非遺舞蹈保護的豐碩成果,11月28日至12月1日,「非遺」舞蹈進校園(2018)舞蹈教學課例展示暨論壇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山西、新疆、重慶、河南等全國各地的115個院校共聚一堂,踏歌而行。非遺傳承人現場親授舞蹈「有鼓必有長鼓舞」,連南排瑤大長鼓舞在民間廣為流傳,是瑤族人民佳節必備的舞蹈。
  • 珠海高新區非遺原創舞蹈亮相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舞蹈...
    珠海高新區非遺原創舞蹈亮相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舞蹈展演現場 2020-12-12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舞蹈藝術走入民眾!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開賽
    11月1日晚上八點,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承辦的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開幕。經專家評審委員會初審,有100部作品入圍決賽。本次大賽邀請國內舞蹈界知名藝術家、專家學者擔任評委,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參賽作品的創作和表演藝術水平。
  • 黃石這一傳統舞蹈上榜國家級非遺名單
    黃石這一傳統舞蹈上榜國家級非遺名單 2020-12-22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根河市烏蘭牧騎原創舞蹈榮獲「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銀獎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內蒙古優秀民族舞蹈藝術,根河市烏蘭牧騎帶著自編自導的原創作品《使鹿部.伊堪》鄂溫克族傳統舞蹈,參加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承辦的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以95.426的成績,榮獲「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銀獎,同時獲得了優秀創作獎、優秀組織獎。
  • 深圳市南山區月亮灣小學若葵舞蹈團斬獲「舞蹈世界」全國網絡大賽...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11月15日下午,在第四屆「舞蹈世界」全國網絡舞蹈大賽總決賽中,深圳市南山區月亮灣小學若葵舞蹈團憑藉舞蹈《友聲》一舉拿下全場最高分199.5分(總分200分),榮獲特金獎第一名的好成績。
  • 華大這個原創舞蹈,入選「國優」!
    近日 由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選送的梨園古典舞劇目 《南音舞韻》 以其特有的閩南舞蹈風格和表現形式 從全國
  • 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開賽
    11月1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主辦、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承辦的首屆內蒙古民間舞蹈大賽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開賽。在大賽的舞臺上,再現蒙古民族祭祀場面的舞蹈神秘震撼;傳統舞蹈薩吾爾登、安代、哲仁嘿、么呼爾悉數亮相;恢復、學演的本地域特色經典舞蹈也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大賽共收到近300部作品報名參賽,經專家評審委員會初審,有100部作品入圍決賽。
  • 《木刻春秋》舞蹈傳承非遺
    首 頁>新聞中心>蘇州要聞《木刻春秋》舞蹈傳承非遺2018-01-18 09:23來源:蘇州日報字號: □姚一鳴攝  □蘇報記者姜鋒  中國江蘇網訊 日前,由姑蘇區盤門歷史文化片區(滄浪街道)和姑蘇區文化館合力創作的舞蹈《木刻春秋》,摘下第二屆蘇州市群眾文化「繁星獎」舞蹈類金獎。編導之一、姑蘇區文化館文化遺產部部長薛豔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她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將自己的舞蹈特長和非遺保護工作結合起來,打造非遺系列舞蹈作品,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熱愛非遺,讓非遺走上更廣闊的舞臺。
  • 內蒙古:首屆內蒙古民族民間舞蹈大賽啟幕
    2020年11月1日,首屆內蒙古民族民間舞蹈大賽在呼和浩特啟幕,本次大賽參賽作品均為創排的原汁原味體現內蒙古民族舞蹈的風格、特色和韻味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入圍決賽的100部作品分別參加專業組和非專業組比賽,比賽將於11月7日結束。
  • 南通大學「打撈」非遺舞蹈服飾
    中青在線訊(崔頔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前不久,6名來自烏幹達等地區的南通大學留學生身穿非遺舞蹈服飾跳「馬伕操」的照片引爆朋友圈。這些留學生希望從一支舞蹈、一件服飾開始,逐漸深入了解中國,並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帶給更多的人。
  • 甘肅嘉峪關民間藝術融和「翻新」由走街串巷到舞臺綻放
    歡快的節奏,不斷變換的隊形,甘肅省嘉峪關20多位退休人員,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蹦子與霸王鞭結合,創編出新的舞蹈《歡天喜地慶豐收》,並搬上舞臺。劉玉桃 攝歡快的節奏,不斷變換的隊形,甘肅省嘉峪關20多位退休人員,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蹦子與霸王鞭結合,創編出新的舞蹈《歡天喜地慶豐收》,並搬上舞臺。 劉玉桃 攝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 (記者 劉玉桃 李亞龍)「將地蹦子與霸王鞭這兩種民間藝術結合在一起,按照舞臺表演形式重新設計隊形,利用道具、服裝優勢,改編成了舞蹈。」
  • 非遺鮮聞丨嘉峪關文化館文藝小分隊助力杏子節(兩條)
    嘉峪關文化館文藝小分隊助力杏子節為全麵塑造文殊鎮休閒農業示範點整體形象,打響文殊鎮「脆皮李廣杏」採摘休閒遊的知名品牌,做到觀光農業與文化旅遊產業有機結合由市文化館選送的開場舞《山笑水笑人歡笑》、蒙古舞《筷子舞》、女生三重唱《紅太陽照邊疆》、舞蹈《抬龍王》以及歌曲《一杯美酒》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受到了遊客以及村民朋友們的大加讚賞。
  • 舞蹈大賽
    10月1日至7日,第二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決賽,將在中央電視臺隆重舉行,中央電視臺第三套節目將現場直播全部比賽及頒獎晚會。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舞壇新星匯聚一堂,盡顯風流。他們將以靚麗的身影,婀娜的舞姿,澎湃的激情,一展舞蹈世界的無限魅力,為央視螢屏再添異彩。  以繁榮舞蹈藝術、豐富電視螢屏,推出新人新作為宗旨的CCTV電視舞蹈大賽,創辦於2000年,今年是第二屆。
  • 知非遺|國家級非遺 傳統舞蹈熱美蹉
    它的顯著特徵:首先是音樂與舞蹈相融合。這種歌舞,無任何樂器伴奏。它的歌唱方式,是男女聲混唱,每一個參與者兼歌兼舞,以自己的聲部唱腔加入,因而也不能用統一的音階、音列去記錄,也就無法統一讀識。    2008年6月7日,納西族熱美蹉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李金星  攝
  • 嶺南非遺舞蹈《粵舞中華》火啦,南粵風情不得不看
    前段時間,華南師範大學傾情奉獻的「嶺南非遺舞蹈」專場——《粵舞中華》,在廣州大劇院「周一星劇場」隆重上演,一票難求。   這是「周一星劇場」三季以來首個非遺舞蹈專場,踏著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探古尋根,帶大家看遍了南粵風情,深受廣大市民的熱愛。
  • 明光非遺「流星球」舞蹈、書法剪紙進大學校園
    原標題:滁州:傳承民族文化 明光「非遺」項目走進大學校園近日,由明光市文化館精心組織的省級「非遺」項目《流星趕月》和滁州市級「非遺」項目《明光剪紙》來到滁州市技術職業學院,為大學生們展示「非遺」魅力。《流星趕月》土生土長,是明光市津裡街獨有的民間舞蹈。
  • 黃山首屆歙硯技能大賽舉行 選手上演「刀尖上的舞蹈」
    一把鋒利的刻刀,在光潔如膚的硯石上盡情地「舞蹈」,一勾一勒間,山水人物、花鳥魚蟲頓時栩栩如生——11月5日,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首屆非遺(歙硯)技能大賽在歙縣文房四寶市場舉行,這是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的場景。
  • 全國唯一!華師首設嶺南舞蹈研究生專業,創作舞臺作品近百個
    過去20年間,全國許多傳統舞蹈形式正在飛速消亡。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調查統計出的2100個傳統舞蹈項目,如今已經消失了853個。傳統舞蹈如何保護和傳承,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可喜的是,越來越多高等院校將非遺傳統舞蹈列入教學,讓非遺舞蹈成為體現本地教學風格的展示窗口。近日,華師舉辦了第二屆「非遺舞蹈進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