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夫遊記/ 古巴自由行
感受古巴
借在加拿大探親的機會,我和夫人到古巴一遊。持加拿大籤證的中國護照到古巴旅遊是免籤的。我們的古巴之旅選擇了自由行。因為想深層次感受這個加勒比海島國的人文風情。
不親身體驗古巴,真的想像不到古巴的美麗是如此令人嘆為觀止。長達330天的日照時間,無與倫比的原始風光,碧綠獨特的椰林景觀,奇妙迷人的陸地和海洋生物圈,五彩斑斕的海灘,祖母綠一樣的海水,折射出一種原生態的文明和自然魅力,讓人有一種步入天堂的感受。
去古巴之前,哈瓦那在我心目中總是蒙著神秘的面紗。這是一座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幾乎所有的住宅、教堂、街道、廣場、劇院、噴泉、城堡都是石砌而成的。保留完整的殖民時代的拱形屋頂、欄杆扶手以及街道、大教堂等都令人著迷。
在城市中穿梭,能看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很多深刻烙印。革命廣場是古巴「出鏡率」最高的地方,很多重要的國家活動都在這裡舉行。廣場旁邊的建築物上懸掛著切·格瓦拉的輪廓肖像,這是一位徹底的國際主義戰士,在古巴是傳奇式的英雄。哈瓦那海濱大道,西端的盡頭是代表殖民歷史的莫羅城堡,東邊則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兩相對比,仿佛穿行在歷史的長廊。哈瓦那老教堂被譽為「石頭譜出的音樂」,可見其整體建築的精美。行駛在哈瓦那大街小巷的顏色鮮豔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各式跑車,非常拉風。古巴的公交大巴和豪華旅遊車大多是中國製造的宇通客車。
在與哈瓦那普通市民交談中,感受到他們對中國陌生而親切,對中國遊客非常友好。
踏尋海明威
聽說,古巴是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靈感的源泉。
偉大作家海明威和古巴有不解情緣。因為海明威,古巴的空氣裡瀰漫著文學的氣息。所以,踏尋海明威,成了我們古巴之旅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哈瓦那往北走,是一段迷人的海邊公路,棕櫚樹在路邊搖曳,環繞了大半個城市,一陣大浪襲來,海水能潑濺到路牙和馬路上。在城市以北12公裡的地方,我們來到了一幢被稱為「瞭望山莊」的房子。 在這裡,海明威曾度過了從1939年到1960年長達21年的時間,也是在這幢破舊的19世紀建築物裡,他寫出了《老人與海》《移動的盛宴》等7本小說。
古巴的任何地方,海明威都是一個文化象徵。古巴人相信海明威熱愛古巴超過任何其他國家,因為海明威最後的小說《老人與海》的主人翁,是一個古巴漁民,他還把他的「諾貝爾獎」獎章贈送給一個古巴教堂。
離開海明威故居返回市區,我們發現這裡活躍著屬於古巴的海明威。我們就餐的酒店是一個建造於上個世紀20年代的優雅建築,酒店的511房間是一個小型的海明威博物館,因為上個世紀30年代,海明威曾在這間房間住過幾天。酒店的頂樓是有著中空大廳的餐廳,餐廳的菜單上有一道「海明威特色菜」。
哈瓦那有一家著名的酒吧FloriditaBar,半個世紀以前,這裡是海明威最喜歡的酒吧,他曾經無數次在這裡享受一種叫臺克利的酒。臺克利酒其實是用當地的朗姆酒和檸檬汁混合的一種雞尾酒,海明威曾經形容說:「它沒有酒精的味道和感覺,喝的時候就好像從高高冰川上滑雪而下」。我們在這個酒吧休息了一會兒,當然要喝杯臺克利酒。今天這個酒吧被紅色天鵝絨和黑色大木頭裝飾成懷舊的樣子,裡面有現場樂隊演奏。
古巴自由行,攬勝醉海灘。
更衣急解履,枕浪心怡然。
時覺魚觸足,長聞人語喧。
異族同戲水,黑妹共飛盤。
渴極思飲酒,遊倦復野餐。
忘卻平生事,今朝且盡歡。
豔陽驕勝火,薰風催欲眠。
人生長歡笑,何須更羨仙。
擊浪巴拉德羅
我們在古巴下榻的TUXPAN大酒店坐落在距首都哈瓦那160多公裡的巴拉德羅,這裡是世界著名的海濱旅遊勝地。
巴拉德羅海灘長達25公裡,寬50至100米,海水具有藍色的一切層次,柔軟細膩的沙灘潔白如雪。平緩連綿、海水清澈,綠中帶藍的色質非常罕見,毫無汙染的純粹的自然風光令人陶醉。我們在草棚和椰樹下乘涼,在沙灘和躺椅上享受日光浴。尤為美麗的是海水,清澈的海水一望無際,色彩從近處的淺藍變為蔚藍,在天際處又變為深藍,層次漸變而分明,藍得神奇,藍得令人驚嘆。海灘上到處可見任由陽光擁抱、曬得烏黑健康的美女。海灘邊上有茅草搭建的小酒吧,我們可以憑酒店的專用手鍊免費挑選酒類和飲料。傍晚,夕陽沉入大海之後,彩色射燈和霓虹燈逐漸亮起,海灘上各座風格迥異的建築物就會被襯得金碧輝煌、照得流光溢彩。正可謂——
藍天碧海銀沙灘,
椰影輕搖彩虹帆。
浮生難得一日醉,
各色人種戲浪尖。
高臥漫吟當盡興,
臨風不歌枉經年。
加勒比海驕陽好,
攬勝欲仙心怡然。
捷夫(段捷智),山西洪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力作家協會原副秘書長兼組聯部主任、《西北電業職工》雜誌執行主編,擔任2011至2013年度《中國詩歌選》編委會主任。曾長期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先後擔任秦川電力電子設備製造公司經理、陝西電力設備成套廠廠長等。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出版有《現代企業營銷藝術》等經濟類專著三部。後涉足文學創作,發表作品四百二十餘題,出版有散文集《擊浪生命河》、詩歌集《在夢與醒的邊緣》《季節之外的風景》《忘了時間的鐘》、評論集《撿拾太陽碎片》及文學專號《沒有句號的足音》等。曾主持編審及參與編輯包括兩套職工文學作品叢書在內的文學作品集2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