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通常人們對生死問題有所忌諱,對這種節日心中自然也是十分敏感。而據說,在中元節這天出生的人,通常被認為不吉利,命運也往往比較坎坷。
一百三十年前的農曆七月十五,一代青幫大亨杜月笙誕生在上海高橋鎮一幢湫隘狹窄的平房裡。一般來說,家裡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倘若是兒子的話,全家人都會非常興奮。但杜月笙出生時,他的父親並不高興,而且也不在家裡。不是因為這天是鬼節,而是......
那時,為了謀生,杜月笙的父親和朋友在上海楊樹浦開了一家小米店,遂把妻兒留在鄉間祖宅,艱難渡日。然而,自從上海通商這幾十年來,外國商人紛至沓來。米店在外商的傾軋下,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甚至隨時都面臨著關門的可能。
此時,家中多了個吃飯的人。雖是三口之家,但對於沒有田地、沒有官職再加上小店即將倒閉的父親來說,想要養活家中妻兒,的確是一大難事。為此,杜月笙的母親就經常在老家幫人洗衣服賺取錢財,維持家用。
鬼節出生的杜月笙,童年可謂吃盡了苦頭。那些年,上海經常發生天災人禍,瘟疫、饑荒充斥著整座城,導致民不聊生。而且又連著下了一個半月的雨,使得農村倉儲稻米棉花大量黴爛。杜月笙的母親在老家實在沒有辦法生存了,就帶著襁褓中的孩子,走了20多公裡的路,去投奔自己的丈夫。
而杜月笙父親此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由於米谷供求失調,價格一日數漲;一方面不好賣,一方面又怕米全部賣出去,無法補貨。正當他急得不知所措時,妻子和兒子來了,他一面欣喜,一面卻是擔憂。
米店恐怕經營不下去了,於是杜月笙的父母親商量著看看怎樣尋找出路。杜月笙的母親聽說紗廠女工的工資不錯,於是就準備去廠裡打工幫忙賺錢養家。但父親極力反對,因為母親身體不好,營養不良。再加上此時她又有了二胎,而杜月笙不過才剛一歲,還需要人照顧。
當然,身為男人,他斷然不願意讓妻子拋頭露面來養家餬口,那樣也有失他男子漢的顏面。可是不想方設法賺錢,一家人等著坐食山空,斷了財路,該如何是好呢?最後,實在是走投無路之下,杜月笙的父親才終於答應讓妻子挺著大肚皮進廠。
但此舉無疑是將一家人推上了更絕望的道路,沒多久,上海流行霍亂。杜月笙的母親在此期間生下了一個女兒,自己的身體卻由於極度虛弱而命喪黃泉了。才兩歲的杜月笙就失去了母親,父親罄其所有安葬完母親的後事,就帶著他和嗷嗷待哺的妹妹回到了楊樹浦。
父親不僅要為生活奔波,同時還要照顧這一雙兒女。最後終於讓自己精疲力竭,無力再繼續支撐下去。無奈之下,他只好把自己剛出生沒多久的女兒,送給別人撫養。
後來,又有一位年輕的女子走進了杜月笙的家,那人就是杜月笙的繼母。她對杜月笙視若己出、百般疼愛,有著一份與親生母親相似的摯切情感。那時的杜月笙常常依偎在繼母懷裡,度過了一段人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不過,可惜美好的時光猶如曇花一現。不久之後,杜月笙幼小心靈,再次又受到了更大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