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房子,都像是一本濃縮的故事集,寫滿了自己生活的記憶與人生的嚮往。去年一整年,我們一直在環球旅居的路上,住進了全世界形形色色的家裡。每天在不同的床上醒來,看著窗外截然不同的景致,我們都在不斷思考,自己最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當我們睡進清邁的貓咪花園,日本的傳統料理木屋,蘇格蘭的純白農場,還有秘魯高原石頭巷子裡的童話小屋,我們漸漸發現,自己早已無意眷戀大都市的車水馬龍和鋼筋水泥,而是希望自己以後的生活,像這些房子的主人一樣,能更親近自然,接觸大地。我們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不用很大,卻足夠方便,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和文化,有懂得享受生活的鄰裡氛圍,更希望自己住進的,也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小院落。這樣我們可以把多年旅行以來,從全世界帶回的收藏品都布置在這裡,每一次的遠行後,都有一個溫暖的地方等著我們回來。
在國內幾經篩選後,我們還是來到了中國的烏託邦,情懷生活的終極歸宿——雲南大理,希望能在這裡展開一段新生活。在大理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輾轉尋找,反覆篩選和溝通,從今天起,我們終於實現了人生的又一個小目標。
酥肉2020年的生活,將在這裡揭開序幕!
第一次喬遷Room Tour,先來跟著視頻看看我們接下來在國內的據點——正在籌備中的「酥肉旅行博物館」吧!!
院落
我們的院子坐落在蒼山腳下的白族傳統村落裡,走進石頭小巷,推開咿咿呀呀的老木門,首先就了院子的空間。院子的一側是一座小池塘,裡面是一支錦鯉小部隊。每每坐在院子裡聽著魚池潺潺的流水聲,心情總會悠閒上了天~
院子的結構其實很簡單。進入大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白族傳統建築的主樓,每一層是四間房大小的空間。院子側面是原來的牛棚和倉庫改成的一個洗衣房、一個廚房和一個儲物間。院子裡除了一池錦鯉,還種滿了肆意生長的植物。
廚房
單獨作為側屋的開放式廚房,有著讓我們一見鍾情的設計:可以瞬間變身成面對院子的迷你小酒吧!不僅做著飯可以欣賞風景,就連餐桌都融入在了一幅畫中。
一樓露臺
進入主屋室內前,踩上矮矮的幾階老青石板,是一個半戶外的門廊空間。鄉下淘得的老木桌老藤椅與背後的雕花門板相得益彰。在臺階前有我們在院子裡最中意的新夥伴:一棵小紅楓!一年三季的葉子都豔紅如火的它,讓我們坐在這裡不僅可以看雨聽雨曬太陽,還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賞楓之樂~
主樓一層
一層樓保留了白族傳統老建築的結構劃分和許多原汁原味的木頭結構,比如梁柱與6對老木門版。等分的四間房空間裡,左右兩側留作小客房,中間兩間則連成了一個大客廳,一半做超大榻榻米,來多少朋友都能隨意翻滾、玩遊戲、看電視,另一半則是更正式的客廳,裡面擺滿了實木置物架,將來會擺滿我們全世界旅行的收藏品,成為我們「酥肉博物館」的核心展廳。
主樓二層
走上改建到了室外的樓梯,請隨我們來到二樓!!
相比於一樓保持了傳統的白族老屋風格,二樓則被改成了更現代舒適的樣子。
四間房的格局被合併成了2間大套房,巨大的落地玻璃把大理明媚的陽光盡數收下。重點是,戶外還多了一個大大大陽臺!坐在這裡喝杯茶,低頭俯瞰院子裡的花草樹木,抬頭就是層層的瓦片屋頂,期間穿插著高高的野竹子,天氣晴朗的時候,甚至可以看見遠方的洱海和對面的山影。
主臥
終於有了足夠寬敞的空間隨便我們生活、工作和拍攝!!主臥帶著床架的超級大床滿足了Sue的肥宅心願;客廳區的小小藤桌藤椅,經過我們旅行照片和擺設的精心布置,未來大概會成為我們錄很多節目的常用場景;實木邊框的等身穿衣鏡,更是將Sue一招K.O!以後對著鏡子顧影自憐的時間又要拉長了……
這套院子另一個打動我的設計,是主臥窗臺邊的傳統木桌椅……面對著巨大的落地玻璃,看著大理的天光雲影工作,將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次臥
和主臥面積相同,隔壁的次臥也是2間標準房的面積。這裡我們打算作為招待朋友,或者父母可以來長住享受的地方。同樣的超級大床對面,被設計成了一個二樓的迷你榻榻米區。下雨天的時候隔著旁邊的落地玻璃,聽著外面噼裡啪啦的雨水聲喝喝茶,睡個午覺,人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更贊的是,前任主人特意利用傳統屋頂的挑高,增加設計了一個可以爬上爬下的小小閣樓床。要是有帶著小朋友來的親友,這裡肯定會讓孩子們欣喜若狂吧!!
二層陽光露臺
這是我們的最後的私藏小角落,利用廚房和儲藏間上方的空間,搭出了遮陽的小露臺。環繞著身邊的,除了同樣種滿了多肉與鮮花,還有個超級驚喜。
來了雲南後才發現,這裡的村子的牆頭與老屋頂上,竟然隨處可見野生仙人掌!!並且在我們露臺邊上的瓦片上就長著一顆!!!巨大的仙人掌簡直就是超美的拍攝布景!!我們決定叫它「那扎」!(Sue說,那太陽能熱水器要不要叫「熱吧」……)
從二樓的遮陽露臺,可以看見蒼山層層疊疊的線條,從我們的房子背後浮現出來。坐在自己家中,就能看蒼山的四時光影,風花雪月。有了這座巨大的「靠山」,又可以遠眺洱海,住在這裡……也可以被稱得上是「殿下」了吧??
雖然目前這座院子的樣子,還保持著我們接手時的原貌,不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還打算逐步加入自己的獨特設計和構思,讓它變成真正屬於我們的家。
在大理,這種村裡的老院子原則上是不能買賣的,但可以儘可能長地租下。所以我們一口氣租了10年+,就是為了能夠全心全意地,把它當做自己的家,還有在國內長期的一個「據點」去打理。甚至有一天,它也許會變成一個真的開門營業的「酥肉旅行博物館」。
至此,我們的人生也算展開了又一個新篇章。過去的回憶,未來的故事,都會一件件被搬進這裡。希望未來有機會,我們可以在這裡招待同路的你,一起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