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國,想做大地級市,一般都會採取對託管縣(市)進行「撤縣設區」的辦法。原先託管的縣變成了市的直管區後,市區土地面積變大了,城鎮人口數量增加了。對於縣來說,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不叫縣而叫區,縣裡人一夜之間變成了市裡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縣除了改「叫區」外,還「叫屈」!因為,一些市對縣域的各類資源有了更大的統籌權,「市刮縣」的問題轉變了「市刮區」的問題。
在一些強市那裡,對於弱縣的「撤縣設區」比較受歡迎,因為這些縣本來就需要市一級的財政轉移支付,比如說杭州市下轄的臨安區、富陽區。而對於以前的強縣,即使強市也難以一口吃下,比如說杭州市蕭山區、餘杭區以及南京的溧陽區等,如今還保持著較大的經濟發展的獨立性。而對於那些實力較差的弱市,吃下了一個弱縣,有的比較成功,共同做大;有的往往消化不良,除了紙上數據好看,實際意義不大。而當弱市想對一個強縣「撤縣設區」時,往往會崩了牙,碰個一頭灰,比如說湖州市曾打算對長興縣進行撤縣設區,結果是一地雞毛!
而金華市恰恰就是個說強不怎麼強,說弱有那麼一點弱的中等地級市。2017年金華市GDP3800多個億,而下轄的小弟中,義烏無疑是個巨無霸,佔據了全市GDP的1/3強,並且超過了金華市區的GDP。地方財政收入金華市為357個億,義烏則不到100個億。但是大家都知道,義烏老闆太多太多了。金華和義烏,就是一個典型的弱市強縣型。過去歷史上,弱市相對強縣進行「撤縣設區」的結果便是:好尷尬!
應該說,金華的地理位置是極好的,剛好位於浙江省的中間地帶,是浙江山區地形中除杭嘉湖、寧紹平原以外,難得的一塊平原地帶。尤其在古代,走浙江各路水運都能到金華。今天的金華,則是浙江省內高速、高鐵密集的交通中心。甚至有人提出,假如有一天杭州變直轄市,或者杭州不歸屬浙江管轄,那麼新的浙江省省會最好位置在金華。這麼好的一塊地,人們不會不重視。
如果仔細看金華市的地形圖,你會發現,義烏市其實更佔中間位置一點。而且,整個金華地區,東面是義烏為核心(北為浦江、南為東陽),西面以金華市區為核心(北為蘭溪,南為武義,而武義縣和金華市區又隔著好多山,永康又和武義隔了一些山)。所以看地形就會發現,金華市區和義烏市各佔了一個核心點,像是城市的雙子星,而且兩者之間一篇平原地帶,將來是有機會實現一體化。
在2011年,金華-義烏被浙江省確定為四大都市圈之一,本意就是要做大這一塊區域。若問金華想不想吃下義烏,當然想了,但問題是吃不吃的下?金華倒是可以吃下蘭溪,但蘭溪太弱,吃下蘭溪還得自己轉移財政支付掏更多錢,金華不樂意!而義烏,名氣實在太大,實力實在太強,聯合國認定的世界級小商品市場,義新歐路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很多人只知有義烏,而不知有金華。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浙江省實行了「省直管縣」政策,每次新政策出臺,義烏總是排在第一位。到五輪政策實施完,義烏實質上是以一個地級市的經濟管理權限在運作。甚至在浙江省下發給地級市的文件中,在11個地級市之後,都會加個義烏。全省90個縣市區僅此一家。蕭山夠牛吧,經濟總量浙江第一(2018年極有可能被餘杭超過);餘杭夠牛吧,地方財政長三角區縣排第一;但如有義烏這般待遇,有想過但從未奢求。所以,在義烏看來,金華,不是父母,更是兄弟,但誰是兄,誰是弟,還不好說!甚至有些義烏人,提出要吃掉金華,把金華市區變成義烏的市區。
隨著金義都市圈發展的加速,金義一體化發展是不可避免的。義烏是不甘心成為金華一區,金華也在時刻提防被義烏反噬。有人提出個折中方案,以後一體化了,就改叫金義市,或者義金市,新的市政府就建在兩者之間。但這種改名,只會招罵:金華也好,義烏也好,都是有千年文化積澱的「盛名」!北京不是變崇文區宣武區為東城區西城區被罵了嘛;安徽徽州不是改了個黃山市,根都找不到了!金華和義烏,金義都市區未來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