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IYDA遊學學員前往關西名城——大阪,參觀安藤忠雄的三個代表作品。在本福寺水御堂,探尋神秘的日本禪宗文化;在淡路夢舞臺,感受日本建築師的人文關懷;在海之教堂,體驗光與影共同交織的浪漫情懷!
▲相較於古樸的京都,文藝的直島,大阪更像一個喜歡趕時髦,自由率性的年輕姑娘。自江戶時代,就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為旺盛的商業都市。
一.淡路夢舞臺
▲ 淡路夢舞臺——安藤忠雄的「災後再生計劃」
安藤忠雄以自然為主題,以花、綠、海表現於休閒、庭院、花藝、迴廊、步道及展望臺的構造,並命名為「夢舞臺」,希望找回淡路島昔日的人文與風採。
▲ 1995年、安藤忠雄、淡路夢舞臺、普利茲克獎、神戶地震。這一大堆的名字好像無關,但卻因為一個事件緊密相連。
1995年安藤忠雄奪得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 同年「神戶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於是他把普利茲克獎的10萬美元獎金捐給地震後的孤兒. 另外, 他亦參與了在神戶地震的震源——淡路島,設計了「淡路夢舞臺」。
▲安藤忠雄的信念是:經過地震的災難後,倘若人民不覺得住在這裡很好的話,這裡就會變成一個廢墟。所以他的設計理念是希望人可以儘量感受大阪灣景觀,整個項目依山而建儘量發展室外的空間,只在個別空間營造比較寧靜的室內環境。
▲在人流多、流量高的大型建築,亦有這樣寧靜的空間;在功能如此複雜的建築群中,安藤也堅守著平凡,堅持「以人為本,與環境共生」的設計理念。
「我,作為一個普通建築師,希望為人們搭建心靈棲居地與歸宿。」安藤忠雄如是說。
二.本福寺水御堂
▲本福寺水域堂是一個寺廟建築,和國內的眾多寺廟建築不同的是:水御堂藏在蓮花池之下,要進入寺廟,需要在蓮花池中央的樓梯拾級而下,猶如進入水中。
▲廟宇亦利用了象徵性的幾何形狀﹕卵形池塘象徵著誕生和再生﹐而圓形大殿則象徵生生世世﹐循環不息的輪迴。而大殿的方框屏風﹐排成方陣的柱子﹐延續了日本傳統建築的韻味﹐隱隱地透出禪意。
▲在蓮花池的包圍中慢慢進入廟宇﹐其實有著洗滌心靈的意味。蓮花池畔寧靜中帶著禪意,寺廟裡又透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莊嚴。
三.海之教堂
▲熟悉安藤忠雄的人都知道,他設計了四座著名的教堂——以大自然中的風、光、水、海為名。
「海之教堂」是淡路島威士汀酒店內一間舉辦婚禮的小教堂,頂端的天花有十字架開口,教堂的屋頂是大水池,讓十字架的光影從天花板降臨,投射在牆上,營造神聖的宗教氛圍。
▲教堂空間隱藏於水池之下,沿方塊階梯直上可以到達屋頂水池,並仰望教堂的鐘塔。這座教堂建築運用了與水御堂同樣的空間模式,同樣將回趟的空間置於水池下方;對光線的運用方面,安藤忠雄沿用了「光之教堂」挖空十字架的方式,讓十字架的光彩從天花板降臨。
▲「光」,直接進入靈魂的深處,和「心」共振著。
四.大阪城自由行
▲大阪城天守閣,在歷史的風塵裡,笑得嫣然。
「天守閣」於16世紀由豐臣秀吉所建。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國的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許多護城河及城郭的石塊也是由各地諸侯所捐獻而來,並且在3年內動用了數10萬名的勞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
▲來到號稱「日本廚房」的大阪,道頓崛美食街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在這裡,各種美食的招牌每天都招來川流不息的人潮。
▲在街頭投餵白鴿,感受寧靜與和平。
明日,學員將從大阪關西機場起飛,返回香港。「質性空間,至味生活」日本設計遊學活動告一段落。7天裡,我們的學員遊覽了東京、京都、直島、大阪,領略了日本設計之美,彼此也結下了深情厚誼。感謝一路攜行,不離不棄的你。下一站,我們不見不散。
感謝學員朱筱雪、朱海波、鄭明華、曾鼎承提供圖片。
IYDA 期待您的加入,為改變現在,更為創造未來。
申請入會:請在協會官網(www.iyda.hk)下載入會申請表,填寫並確認無誤後發送至general@iyda.hk!
國際青年設計師協會
聯繫方式:
聯繫人/contact:Beryl
電話/Tel:0755-82913355
郵箱/E-mail:general@iyda.hk
官網/Web: www.iyda.hk
點擊「閱讀原文」,註冊成為協會會員!或「長按」上面二維碼,關注「國際青年設計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