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美女、駭人的鯊魚、困境中的生存較量——這是影片《鯊灘》的賣點,這部影片於2016年9月國內上映。其實真正讓我期待本片的,是影片的導演和主演——這兩個讓人失望多年的影人——能不能擦出什麼奇特的火花
主演布蕾克·萊弗利,因出演電視劇《緋聞女王》中的S女王成名。之後出演了若干銀幕作品,其中有不少可以看出她突破形象和演技的野心。然而到頭來,觀眾對她印象最深的,除了顏值和身材就再無其他了。但顏值身材這玩意兒,對於「造星天堂」得好萊塢來說,可以算得上是量產的。還好老公瑞安·雷諾茲後來飾演《死侍》名聲大噪,讓布蕾克至少還能以「糯米嫂」之名被影迷銘記。現在她都已經當媽媽了,如果再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影視代表作,那她今後就只有老老實實當家庭主婦的份了。
《鯊灘》的導演是佐米·希爾拉,它曾執導過《恐怖蠟像館》《孤兒》。就是這兩部作品讓佐米·希爾拉一舉成名。但自從和連姆·尼森合作之後,他就一發不可收拾,成了尼森大叔的「御用導演」。其實這些電影即使拍得再好,在觀眾心中多半歸功於尼森大叔的搏命演出。而導演佐米·希爾拉本人的人氣還是沒起來,最後也沒能靠實力,在好萊塢鞏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當在預告片看到昔日的S女王不再像模特一樣大秀身材,而是先被鯊魚整得狼狽不堪、然後逆襲獨自對抗鯊魚之後,我竟對這部電影有了蠢蠢欲動般的期待。儘管人鯊對決不是什麼新鮮的故事題材和模式,但預告片體現的那奇妙的化學反應還是讓人有了看這部電影的衝動,而幸運的是,影片以完整版形式在國內院線上線了。
影片最終呈現的效果符合我個人預期。《鯊灘》除了主角設定比較年輕化,穿插了點親情戲份,漁船換成了礁石,故事整體走向、節奏把握、關鍵元素基本沿襲了《大白鯊》的經典模式,不說茫茫大海裡的人鯊單挑,就連保命的浮標都照搬了。不過《大白鯊》的套路已經很完整很成熟了,既然無法超越經典,傳承優良傳統也沒什麼不妥。不過技術上的創新還是可以有的,《鯊灘》雖然沒有《大白鯊》那邪門的滑動變焦鏡頭,但引用了時下流行的gopro攝像機,不但讓影片的鏡頭語言更豐富,也成為了推動影片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結合本片和《恐怖蠟像館》《孤兒》來看,佐米·希爾拉的成就確實離不開劇本的紮實,他並未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但能把握劇本的精華,穩紮穩打地把故事講好,這也算是一個導演的基本素養,這在愈加浮躁的電影界,真的很難得。
至於布蕾克·萊弗利,很多人都誇讚她演技大有長進,但我覺得評價她「回歸狀態」更合適。南希這個角色,除了高學歷、有頭腦、技能豐富,性格本質上和S女王相差無幾。這並不是說布蕾克·萊弗利演技沒進步,她在《緋聞女王》裡的表演還是放得開的,但大銀幕上的花瓶角色限制了她的發揮。咱也不能指望她破相顛覆,都結婚生子了還能有這麼好的外形已經不容易了,只要求她找到表演的感覺就夠了。
出於商業訴求和S女王腦殘粉的強烈需求,該影片大約前15分鐘充分展示了布蕾克·萊弗利的身材和衝浪技能,配以色彩鮮明的高速鏡頭和動感的流行歌曲,足以讓觀眾大飽眼福(總比駭人之前布置一些低級趣味的笑料強多了)。南希被鯊魚咬傷後的那幾十分鐘就交給了布蕾克的表演。布蕾克的表演不能說初具影后規模,但至少演出了角色該有的堅強、勇敢和果斷,再配以恰到好處的人物特寫,「S女王」就這麼很好地挑起了影片的大梁。《鯊灘》肯定不能保證布蕾克·萊弗利能上演技派的康莊大道,但憑藉影片中投入身心的表演,布蕾克·萊弗利應該還能爭取到一些高質量的表演資源吧。
《鯊灘》不是一部傑出的猛獸驚悚片,但質量紮實的它至少能給當年趨向疲軟的院線打一針雞血,雖然這一針雞血的效果對於整個院線來說可能很渺小,但也起到一定的陣痛。其實無論製作多強大,場面多驚人,電影一旦缺乏振奮人心的力量,終究會讓人感到審美疲勞。
在《鯊灘》結尾,女主角南希還是幸運地活了下來,還是保持著對大海的熱愛。這沒什麼好詫異的,《大白鯊》結尾也是兩個大叔笑著活下來了,連一點後患都沒體現。但這兩部影片照樣振奮人心,依舊是質量過硬的佳作。電影的「雞血」並非只有靠譴責、諷刺和批判注射,對目標的追求、對人生堅定的信念本身也是很燃的。電影的故事結局可以歸於平靜,但電影界的結局千萬不能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