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如何打敗電商?看看臺灣萬能的7-11便利店就懂了!

2021-01-19 社區與商業

臺北街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它們藏身於寫字樓、地鐵站、醫院、景區、火車站甚至校園之中。即便是在花蓮或墾丁等偏遠的小市鎮,走上十幾分鐘也能找到便利店。


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全臺平均每2300人就有1家便利商店,比起日本2450人一家更為密集,比例高居世界第一。


7-Eleven在臺灣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七,你在旅途中所需要的一切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小七可謂無所不能,從取錢到借廁所,從買火車票到寄快遞...臺灣擁有5000家7-Eleven門店,轉角總能遇見它。


有困難,找小七就好,來看看臺灣的7-Eleven到底有多萬能吧!



最最最有價值的功能沒有之一!


臺灣所有的7-Eleven門店都有ATM,且支持銀聯卡直接取臺幣現金,匯率參照當日銀行掛牌價。去臺灣再也不需要提前換好大量臺幣現金啦,隨用隨取,方便又安全。




最最最令人感恩的功能同樣沒有之一!


找廁所大概是旅途中最讓人頭痛的問題了。臺灣大部分7-Eleven都有免費洗手間,而且還很乾淨呢。找不到洗手間的時候,去小七試試吧。




萬能的小七有一臺萬能的機器ibon。


在ibon上可以購買臺鐵票、高鐵票、電影票、景點門票、演出門票、活動門票,還有超級優惠的交通旅行套裝,只在ibon有售。網上購買的臺鐵票或高鐵票,憑訂票號碼即可在ibon取票。




沒wifi會死星人你們有救了。


全臺7-Eleven門店都提供免費wifi,用新浪微博帳號即可登陸,首次登陸可免費使用48小時,隨後三天每天每次30分鐘免費。一邊吹著免費空調,一邊蹭著免費wifi,大概都會忍不住感嘆小七真是業界良心吧。




在臺灣瘋狂購物最後發現戰利品太多帶不回家怎麼辦?貼心的小七推出了兩岸快遞服務,在任意一家7-Eleven門店都可以寄件,一到兩個星期就可以送到大陸各省市啦。




在臺灣,隨手就能做公益!


臺灣統一發票每兩個月開獎,最高獎金可達1000萬臺幣,大家在離開臺灣前可將不重要的發票投入7-Eleven的發票箱,如有中獎會將全部獎金加入公益基金,幫助有需要的朋友。




臺灣鼓勵垃圾不落地,街道上很難找到垃圾桶。找不到地方扔垃圾又不想提著垃圾逛街?勇敢地走進一家7-Eleven,店員都會很樂意替你把垃圾分類處理好的。




去到臺灣一定要吃冰!一定要吃7-Eleven的冰!


小七家的冰淇淋總是不斷帶來驚喜!近期推出的芝麻聖代和焦糖堅果聖代已加入吃貨必嘗名單,北海道牛乳原料低溫直送,口感濃鬱綿密,限量發售,遇到了就不要再錯過!




需要複印證件?列印行程單?傳真重要文件?這時候又該小七閃亮登場了。多功能事務機24小時提供高品質數碼服務,連彩色列印和國際傳真都有,價格也相當合理


相關焦點

  • 【事實派】實體店如何打敗電商?看看臺灣萬能的7-11便利店就懂了!
    臺北街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它們藏身於寫字樓、地鐵站、醫院、景區、火車站甚至校園之中。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全臺平均每2300人就有1家便利商店,比起日本2450人一家更為密集,比例高居世界第一。7-Eleven在臺灣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七,你在旅途中所需要的一切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 【揭秘】臺灣萬能的7-11便利店是這樣打敗電商的
    掌合君無需多說,且看7-11都在做什麼就知道了!臺北街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它們藏身於寫字樓、地鐵站、醫院、景區、火車站甚至校園之中。即便是在花蓮或墾丁等偏遠的小市鎮,走上十幾分鐘也能找到便利店。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
  • 【案例】2017實體店如何不被電商打敗?這16大案例看完就知道了!
    2016年,實體店關店不止的命運依然在延續!新零售時代,實體店如何崛起?如何打敗單純電商,DT電商整理了7-11的案例,看看他們怎麼做?
  • 臺灣的電商為什麼發展緩慢?因為便利店太多了
    臺灣的電商為什麼發展緩慢?因為便利店太多了。據說便利店起源於美國,後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便利店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臺灣,便利店同樣也成為了臺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利店遍布於臺灣的大街小巷,密度排名全球第二,有人的地方就有便利店,連阿里山上都有,可謂是五步一鋪十步一店。根據數據統計,四大便利店巨頭:統一(7-11)、全家、萊爾福和OK在全臺灣共有有11105家商店,平均每2143個臺灣人就有一家。
  • 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打敗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被電商打敗?
    中國快遞量穩居世界第一,快遞行業繁榮的背後是電商帶來的效果,而反觀實體店,中小微型商鋪被電商打敗。 不過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實體店卻能夠打敗電商,這是為何?
  • 【如山洞察】臺灣萬能的7-Eleven告訴你實體店也有春天
    移動網際網路浪潮裹挾著O2O概念席捲而來,大多數實體門店紛紛帶著焦慮與野心,投入到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戰場。然而臺灣萬能的7-Eleven告訴你,其實實體店也有春天。 臺北街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它們藏身於寫字樓、地鐵站、醫院、景區、火車站甚至校園之中。即便是在花蓮或墾丁等偏遠的小市鎮,走上十幾分鐘也能找到便利店。 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
  • 臺灣的電商為什麼發展緩慢?因為便利店太多了
    臺灣的電商為什麼發展緩慢?因為便利店太多了。據說便利店起源於美國,後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便利店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臺灣,便利店同樣也成為了臺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利店遍布於臺灣的大街小巷,密度排名全球第二,有人的地方就有便利店,連阿里山上都有,可謂是五步一鋪十步一店。根據數據統計,四大便利店巨頭:統一(7-11)、全家、萊爾福和OK在全臺灣共有有11105家商店,平均每2143個臺灣人就有一家。
  • 【便利店】從取錢到借廁所,有事兒找小七!萬能的臺灣7-11便利店
    即便是在花蓮或墾丁等偏遠的小市鎮,走上十幾分鐘也能找到便利店。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全臺平均每2300人就有1家便利商店,比起日本2450人一家更為密集,比例高居世界第一。
  • 中國臺灣電商市場一覽:與日本跨境電商貿易頻繁,超過70%網購者使用...
    中國臺灣雖然是個小島,但是電商卻十分成熟,網購消費者比例達62%,居世界前列。相較而言,英國的網購消費者比例為77%,美國是66%。目前電商銷售額佔了臺灣總零售額的11%。
  • 日本實體店是這麼幹掉電商的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達芙妮等本土品牌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大部分商場從上午10點或11點開始營業,閉店時間為晚上8至10點。人們會選擇在開門時間進店,上午購物的積分可以在商場頂層「大食代」換取免費午餐,節省一筆不小開支。
  • 便利店+網際網路OUT了?日本7-11全渠道戰略公開
    不知道看到這麼一篇報導,如果您是一個便利店從業者您做何感想?曾經以為,便利店可以藉助O2O也飛一把的人是否覺得,可能便利店做全渠道根本就是個偽命題?在國內便利店全渠道(O2O化)一篇哀聲時,東瀛日本的7-11卻舉行新聞發布會,要把全渠道戰略進一步強化。當業界迷茫的時候,讓我們看看這個行業領頭是如何玩轉全渠道的。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
  • 神一般的【臺灣7-11】 值得大陸便利店同行學習
    臺灣所有的7-Eleven門店都有ATM,且支持銀聯卡直接取臺幣現金,匯率參照當日銀行掛牌價。去臺灣再也不需要提前換好大量臺幣現金啦,隨用隨取,方便又安全。 2、借廁所  萬能的小七有一臺萬能的機器ibon。
  • 與中國不同,日本的實體店為何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裡?
    現在則不一樣,中國的電商逐漸替代了實體店,選擇實體店購物的人越來越少。電商這就導致很多的實體店鋪紛紛倒閉,一來是因為店租貴,二來是網上購物更便宜,兩個因素導致了中國電商打敗了實體店。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電商卻被實體店打敗了。日本人更多都是選擇去實體店購物,雖然有電商行業,但電商的發展遠不如實體店。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日本的實體店為何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裡?
  • 中國實體店被電商幹趴,日本實體店卻能打敗電商,這三點值得學習
    線上經濟的出現讓很多人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甚至還出現了一年一次的電商狂歡節,很多人紛紛表示都在「剁手」,在電商狂歡之際,遭殃的卻是線下的實體店面,生意冷清,門可羅雀,中國實體店被電商幹趴,日本實體店卻能打敗電商,這三點值得學習。
  • 為何日本實體店能「幹倒」電商,中國實體店卻不行?原因值得深思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電商,許多實體店老闆對電商的出現都懷有敵意。原因很簡單。電商興起後,從實體店帶走了很多生意,很多人甚至再也不去實體店買東西了。由於顧客大量減少,不少實體店的生意也一落千丈,甚至倒閉。其實,早在電商出現之初,馬雲就曾預言,電商的出現將對實體店造成很大的衝擊。現在看來,馬雲的眼光確實很長遠。但隔海相望的日本卻恰恰相反,實體店蓬勃發展,而電商卻不是。
  • 與國內相反,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
    在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非常好,不僅僅造就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更是讓馬雲登上過中國首富,不得不說,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很大。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不少實體店鋪遭遇重創,不少人紛紛轉型去做電商,有的人無奈閉門不幹了。
  • 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企業年利潤近百億元,堪稱奇蹟
    日本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所寫的《零售的哲學》,驚奇的發現,鈴木多年前就解決了仍然在困擾中國零售的問題。2001年,日本經濟環境曾經有過一段通縮期。當時,各個公司都陷入了大幅降價的惡性循環。而包括7-11在內的其他連鎖便利店也緊隨其後推出了100日元的飯糰應戰。然而,再美味的東西也會有讓人膩煩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價格變得如何便宜,顧客也不願意再次選擇同款飯糰。於是7-11的產品研發負責人又提議推出比100日元更低價的飯糰。
  • 全家、7-11等便利店全行業面臨虧損 電商或成救命稻草
    記者了解,7-11便利店也早已在中國跑馬圈地,分別在北、上、廣等地開出數百家店。據了解,7-11便利店在北京的布點由日資主導,上海則由臺灣統一集團打理,已經在廣州開出300多家店的7-11則由香港牛奶集團操盤。   在全行業面臨整體虧損的窘境時,各家並沒有放慢擴張的步伐。
  • 實體店生意難做,便利店卻越開越多的真相在哪
    眾所周知現在實體店由於受到電商網購的衝擊還有店租人工工資高漲等原因,實體店的經營狀況是每況愈下,街道兩旁都經常看到店面招租以及關門倒閉轉讓的橫幅廣告,很多實體經營者都紛紛抱怨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但為何便利店小超市卻越開越多,是好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