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有著鳥類特徵的史前生物,圖6被認為是鳥類始祖,卻最不像鳥

2020-12-18 奇趣一刻

在史前時代,生存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史前生物,它們有著各種令人費解的形態結構,也正是因為怪異和不解,吸引了很多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堅持不懈的研究它們,期望揭開大自然生命進化的秘訣,今天咱們介紹幾種鮮為人知的史前生物,這些史前生物多多少少都有些鳥類的特徵,最起碼都會飛行或滑行。

翼龍

沙洛夫龍 這種滑行的爬行動物主要棲息的中亞地區的林地中,大約1英尺長,主要以昆蟲為食,它們生活在三疊紀中期至晚期,是翼龍的祖先,這種史前生物非常滑稽,自己明明不會飛,還非常喜歡爬到樹上,然後從樹上滑翔下來,體驗空氣動力帶來的快感,也正是這一特性,才誕生了翼龍類恐龍。

沙洛夫龍

南翼龍 這種翼龍主要在南美洲生存,因此被稱為南翼龍,生活在1.4億年前,它的翼展為4英尺,重量可能在5到10磅之間。它長而彎曲的喙有許多鬃毛般的牙齒,可以餵食浮遊生物和小甲殼類動物,猛然一看,這種生物長相有點扭曲。

南翼龍

夜翼龍 它是一個古老的翼龍種類,其化石被發現於美國中西部地區,它們在7500萬年前很常見,這種翼龍頭上長有一個風帆狀的大型頭冠,因此也被稱為風帆翼龍,這種翼龍是唯一翼上沒有爪子的翼龍,這是它們最明顯的特徵,這使它們在陸地上行動不便,因此它們主要通過臨近海面飛行捕食魚類,但是這同樣很危險,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海面下就會竄出一個捕食者將它們拖入水下。

小盜龍 這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完整化石只有10個,這種恐龍絕對是一種奇葩,體型只有鴿子那麼大,它們卻是食肉動物,主要以魚類和昆蟲為食,它們有兩對翼,前爪一對翼,後爪一對翼,這種特殊奇葩的生理構造,至今是個謎,科學家也搞不懂它們這樣進化有什麼特殊作用,可能是為了平衡飛行用的。

長麟龍 它被稱為第一種能夠滑行的蜥蜴,它們生活在早三疊紀時期,最明顯的特徵便是背上長的羽毛狀的鱗片物,有什麼作用至今也不清楚,這種羽毛狀鱗片物被認為是早期的原始羽毛,有科學家指出它們可能是鳥類的始祖。

樹息龍 這是第一種類似鳥類生活習性的恐龍,它們半棲息或安全棲息在樹上,它們最明顯的特徵便是中指爪特別長,它們生活在中生代中期,同時它們也被稱為樹上的蜥蜴,它大約六英寸長,用長臂和爪子從樹皮上撬起昆蟲作為食物,有點類似現代的啄木鳥。

雙型齒翼龍屬 這種翼龍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化石發現於義大利地區,這種翼龍體型較小,只有1米長左右,它的名字意思是「雙齒」,這是因為它的下顎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牙齒,據說這些生物有很好的視力,利用強大的爪子來捕獵魚類,魷魚或小型蜥蜴。

始祖鳥 它們生活在侏羅紀時期,這是一種古老的脊椎動物,腦袋長得像鳥,會飛,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鳥類的始祖,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它們的個體大小和烏鴉差不多,尾巴扁平很大,它們只是一種恐龍。

有些雖然被稱為鳥類的始祖,但是長得並不像鳥類,大家感覺哪一種最像現代的鳥類呢?

相關焦點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我國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不僅因為中國鳥類總種數佔全球的1/8, 更因為有著豐富的中國鳥類特有種。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珍稀的鳥類特有種。白冠長尾雉,攝影/馮江什麼是特有種?
  • 史前10大最危險的鳥類,可捕食大象!
    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史前10大最恐怖的鳥類。排名不分先後。第十位:桑氏偽齒鳥泰坦鳥泰坦鳥是史前最危險鳥類名單上的第三名。智利遠洋鳥智利遠洋鳥的翼展為5-6米,在最危險的史前鳥類名單中排名第二。這隻鳥主要在海洋中捕食獵物。智利遠洋鳥的假牙可以幫助它們在水中捕獲獵物,主要捕食魚類以及魷魚。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形似暴龍卻是鳥類近親二連巨盜龍體長大約8米,站立高度超過5米,體重大約1400千克,體型可與著名的暴龍類相比,但是二連巨盜龍屬於鳥類的近親——竊蛋龍類,這一類群的其他屬種體型很小,身披羽毛,多數體重僅為幾千克。鑑於二連巨盜龍比其他竊蛋龍類體型大出太多,研究人員對兩套不同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以確認二連巨盜龍的親緣關係。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鳥類
    鯨頭鸛有一種奇特的外表,使它看起來像史前動物。當看到這隻高鳥的時候,讓它看起來很奇怪的特徵就是它那巨大的喙。這隻喙太大了,與身體其他部位相比,它顯得不成比例,尤其是在成年雄性身上。它長約9英寸,寬約4英寸。No.9:藍腳鰹鳥。有趣的是,藍腳鰹鳥的名字來源於西班牙語「bobo」,意思是愚蠢的傢伙。藍腳鰹鳥看起來很奇怪,因為它們的腳是藍色的。
  • 臺灣最優質的鳥類生態區圖
    382公頃範圍為研究保育區,在有效管制下,鳥類種類、數量增加,已成為臺灣低海拔森林生態系代表,也是臺灣最優質的鳥類生態區。圖/何東輯提供  7、8月間,山黃麻、構樹等花樹開花,也能吸引各種鳥類,尤其9 他說,調查區內4年來增加6種鳥,合計共
  • 8種最友善的寵物鳥類
    毫不奇怪,許多人想要一隻友善,溫柔且非常適合作為伴侶的寵物鳥。這些特徵對於寵物鳥經驗有限的人來說更為重要。與具有自然友善性格而不是膽小的或具有攻擊性的動物相處和照顧起來更容易。這裡有八種最友善的寵物鳥,通常會與它們成為很好的伴侶。
  • 570種!江西鳥類鑑定完畢(圖)
    文/全媒體記者石鵬 圖/記者許南平 石鵬    中國江西網訊 8月24日,記者從省林業部門獲悉,根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林業廳與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合作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我省新增鳥類20種,達22目84科280屬570種(620種和亞種),佔我國鳥類1445種的39.52%。這也是我省迄今最全面最準確的鳥類名錄。
  • 徐懷亮:鳥在雅安自在啼,2020中國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綠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言:6月17日,由中國綠髮會主辦的第二屆「艾雅康世界愛鳥節」在四川雅安順利舉辦,活動的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高峰論壇環節,邀請到的四川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徐懷亮就「2020中國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這一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 尋找「寶藏鳥類」西溪溼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這是他們第四次做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調查,主要是通過摸清現有溼地鳥類樣本情況,為下一步分析多樣性提供數據依據。鳥類調查怎麼做?在西溪溼地裡面還藏著什麼樣的寶藏鳥類?9月10日,記者跟著調查小組一起出發,探秘西溪溼地裡神秘的鳥類。
  • 揚州「鳥家族」成員知多少?調查顯示:本地常見鳥類133種
    湖上這麼多鳥「鳥中大熊貓」也來了》一文,文中說遺鷗現身邵伯湖,成為揚州「鳥家族」的第282個成員。這282種鳥類,是揚州歷年記錄下來的鳥類名錄。這麼多鳥兒,哪些屬於常見鳥?最新出版的《揚州鳥類圖鑑》給出的答案是133種。1《揚州鳥類圖鑑》由揚州大學魏萬紅殷寶法主編,是可供揚州本地市民野外觀鳥識鳥的工具書。
  • 有牙齒到沒牙齒,鳥類演化歷程中是如何把牙齒搞丟的?
    (圖片來源/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傳統意義上,人們將發現於1860年的始祖鳥類動物定義為最早的鳥。始祖鳥具有牙齒、羽毛和翅膀,以及沒有癒合的尾巴,具備恐龍和鳥的雙重特徵,迄今為止被認為是連接恐龍和鳥類的關鍵環節,也是鳥類的起源。
  • 六種鳥入選烏魯木齊市鳥類「好聲音」
    美聲唱法媲美帕瓦羅蒂實力唱將聲似楊坤  六種鳥入選烏市鳥類「好聲音」   近日,《中國好聲音》來烏市海選歌手。而烏市最新出版的《烏魯木齊鳥類趣話》也展開了一場「好聲音」角逐,6種鳥兒經專家和觀鳥愛好者評選,入圍烏市鳥類「好聲音」。
  • 一個1.35萬年前的迷你鳥雕像 改寫了中國鳥類藝術品創作歷史
    一個1.35萬年前的迷你鳥雕像 改寫了中國鳥類藝術品創作歷史  當時的藝術家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4種不同的技藝,在物體表面留下了68個微小面。通過精心挑選製作工具,他們讓創作的鳥類雕塑在較小的物體上達到了驚人的平衡和美感。
  • 《山東野生鳥類圖集》收集470種野生鳥類
    □身份多樣    200種是旅鳥,還有35種新晉鳥    《山東野生鳥類圖集》共集錄山東野生鳥類20目75科470種,其中歷史資料未記載的新晉山東野生鳥35種。「在山東境內出現過的野生鳥基本都涉及了,算是比較全的。」
  • Sbike動植物百科:世界最聰明的十種鳥類,都是寵物鳥的常客
    烏鴉烏鴉:是城市郊區最常見的大型鳥類之一,是自然界的清潔工。喜結大群棲息,但不像禿鼻烏鴉那樣結群營巢。覓食則多在地上,一般在地上快步走或慢步行走,很少跳躍。五彩金剛鸚鵡五彩金剛鸚鵡:宏都拉斯的國鳥,羽色鮮豔、五彩斑斕、是最漂亮的鸚鵡之一,有著金剛鸚鵡共同的特徵,面部無羽毛,興奮時可變為紅色。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人類對恐龍這種從未謀面的史前動物的研究並不充分,恐龍最早給人的印象是和蜥蜴類似的動物,以現代的生物學角度分析恐龍到底屬於哪種動物嗎?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由於是恐龍的後裔,因此有人認為鳥類也應該被歸類為「爬行動物」,就像非鳥類恐龍、魚龍、翼龍、蛇頸龍、鱷魚、烏龜、蜥蜴等一樣被認為是爬行動物。傳統的分類法沒有這樣做,這意味著該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可以說所有恐龍和鳥類都是從爬行動物祖先演化而來的,鱷魚也是如此。這已經涉及到了複雜的分類學。
  • 初中女生「追鳥」 一年多記錄55種野生鳥類
    清朝時的48種鳥還在嗎?  阮小伊是嘉興一中實驗學校的初三學生,她的爸爸是我市著名的專門拍攝鳥類的攝影師阮翔。「我懂事起就常和爸爸一起去觀鳥。」跟著爸爸一起看到的鳥類太多了,阮小伊特別想知道在嘉興到底可以看到多少種鳥。
  • 泉州成珍稀鳥類棲息地 泉州觀看鳥地點推薦(圖)
    近日,記者從泉州林業部門了解到,全市有鳥類30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51種,省重點保護鳥類27種。泉州所有鳥類中,有43種鳥類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而又不在該地區繁殖或越冬,就該地區而言,這些鳥種即為旅鳥;迷鳥,顧名思義,就是迷路的鳥,是指那些由於天氣惡劣或者其他自然原因,偏離自身遷徙路線,出現在本不應該出現的區域的鳥類,往往以候鳥多見。
  • 科學家在我國中生代鳥類化石中發現髓質骨
    因此一些學者認為這種髓質骨可能是非正常生長的病變結構。該研究認為,之前對中生代爬行動物髓質骨的報導大部分是有待商榷的。  該研究發現,髓質骨不僅存在於長骨中,例如股骨、脛跗骨等,還存在於趾節骨中,這顯示髓質骨的出現是一個系統性的發生過程,而不是一種局部病理表現。同時,該文認為髓質骨可能在中生代就已經出現,是鳥類的一類進步特徵。
  • 洞頭南北爿山發現鳥類33種
    6月24日凌晨五點多,周化斌、王小寧、林建波等人在位於洞頭鹿西鄉的南北爿山海洋特別保護區發現一隻黑色鳥類,它的喉部、上腹部白色,且延伸至腋下,胸部具黑色粗帶,頭部、頸部白色沾棕色,在保護區白龍嶼上方盤旋。周化斌等人拍照後,交由負責管理珍稀鳥類記錄的浙江野鳥會理事錢程和中山大學鳥類學博士生導師劉陽鑑定,經鑑定,兩位專家確認這隻鳥兒是白斑軍艦鳥亞成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