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大火」背後的農村養老困局

2020-12-13 新京報網


河南省魯山縣大潘莊,一位81歲的老太和孫子在一起,她的子女都已出外打工。據統計,魯山縣將近半數的農村老人是空巢老人。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已過了10多天,康樂園大門仍被封鎖著,任何人不能入內。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在公辦機構床位稀缺,準入嚴苛的背景下,民辦養老機構往往成為唯一選擇

  毫無徵兆的大火最終奪去河南省魯山縣康樂園老年公寓38位老人的生命。

  事發後,老人居住的易燃彩鋼板房及當地形同虛設的監管成為媒體質疑焦點。

  在公辦養老院床位稀缺、公立敬老院準入條件嚴苛的背景下,民辦養老機構即使不夠完善,往往也成為人們無奈的選擇。

  小小的魯山縣幾乎是中國社會所面臨的養老難題的一個縮影,我們究竟需要一所怎樣的民營養老院,也成為無法繞過的追問。

  6月6日,芒種。河南魯山縣鄉村公路上,開始割麥大會戰的收割機隆隆滾過。太陽很大,位於縣城西北端三裡河村的康樂園老年公寓一片靜寂。13天前的25日晚7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奪去了住在這裡的38位老人的生命。

  已過了10多天,康樂園大門仍被封鎖著,任何人不能入內,也無法從院外看到內院的火災廢墟。警戒線內用紅色大字寫著「康樂家園歡迎您」的廣告牌上,不知被誰貼上了幾張表達訴求的文字材料。

  康樂園對面一家羊肉燴麵館裡,兩位食客在交談中又提及了這場大火。「可惜了,這可是縣裡最好的養老院。」

  能主事,有眼光的女老闆

  王峰說,範花枝或許說很有眼光,或許說是機緣巧合,成為魯山民辦養老市場的試水者。

  康樂園法人代表範花枝在火災後,即被公安機關帶走,當時,她和同在康樂園工作的丈夫參與了滅火,有人看到範花枝滿臉灰塵,面容憔悴。

  在發生這場火災之前,現年50歲的範花枝,一直是當地村民豔羨的對象,人們評價她最多的就是能主事,有眼光。

  在範花枝的堂侄女馬嬌印象中,範花枝是上世紀80年代初嫁到董周鄉沈村馬家的。結婚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範花枝在沈村務農。

  大約2002年,範花枝在魯山縣城西郊的賈王莊村開了一家飯店。賈王莊村一位村幹部說,範花枝的飯店生意不好不壞,但肯定是掙到了些錢。

  2006年,範花枝盤下三裡河轉盤西南角的一排磚瓦房開辦養老院。賈王莊村這位村幹部介紹,這排磚瓦房原本是一家飯店,原店主於2005年和賈王莊村籤訂了為期10年的土地租賃協議,但一年之後,飯店經營不善,店主就把房子轉給了範花枝。

  這排房子就是目前康樂園老年公寓的雛形。當時被範花枝作為新開辦的養老院宿舍。

  賈王莊村村民魯明海記得,初創時期的康樂園條件相當簡陋,「一間30多平米的房擺六七張破床,連個廁所也沒有。」

  魯山縣城一家民辦養老院院長王峰(化名),見證了範花枝的創業過程。按他的說法,康樂園剛開始運營時,連年虧損,範花枝不得不邀請三個合伙人加入。《中國青年報》報導,康樂園還以每月一分五釐的高息向董周鄉王莊村村民融資。但上述內容,記者並沒有獲得相關證據。

  範花枝似乎還開闢了其他資金來源。範花枝的二姐範留說,2007年範花枝曾註冊一家林果公司,希望賺錢解康樂園之急。新京報記者查詢到魯山縣堯舜林果開發公司,該公司註冊地址位於董周鄉,法人代表範華芝。目前尚無法確認範華芝與範花枝是否為同一人。

  王峰說,康樂園一開始收住的老人在30人左右。到了2008年下半年,康樂園的規模越來越大,收住老人達到了近80人。

  一個背景是,2005年民政部出臺了《關於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規定社會辦福利機構將享受優惠地價,用水、用電、電信業務也將全部享受政府優惠政策。王峰說,範花枝或許說很有眼光,或許說是機緣巧合,成為魯山民辦養老市場的試水者。

  在王峰眼裡,範花枝能接受新事物,比如借鑑外地經驗在魯山縣首次引入分區管理模式,按收住老人的身體狀況分為自理區,半自理區,不能自理區,每個區域配備不同數量的護工,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

  住在康樂園附近的村民張奎發認為範花枝很會管理,比如康樂園的護工每日必點名、做操,早操過後領班訓話,提出一天工作要求。其次是服務。張奎發曾看到康樂園開飯時的情景,老人依次坐好,護工把米飯、饅頭、榨菜、炒菜端到每個老人面前,「手抖的,護工就喂。」

  一種說法是,康樂園雖已名聲鵲起,但在2010年12月之前,其一直是無證運營。並未取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

  《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規定,未獲得許可和依法登記前,養老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收住老年人。

  王峰告訴記者,無證經營的民辦養老院在魯山縣並不鮮見,「都是先辦起來再申請許可證,人家看你各項條件慢慢都好了,該批的證就能批了。」

  2010年12月,康樂園老年公寓最終由平頂山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彼時,康樂園已發展為佔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的民辦養老機構。通常擁有200個床位、130多名入住老人。

  獲批成立後,康樂園繼續開疆拓土。賈王莊村一組村民劉金髮、二組村民宋景民證實,2011年,範花枝分別向二人租賃位於三裡河東岸、橋頭南側的一畝、七分河灘地,用於擴大規模。

  當地村民說,在這場火災之前,康樂園一直是魯山人心目中規模最大、收費最貴、服務質量令子女滿意的民辦養老院。可相對比的是,魯山縣硬體條件最好的公辦養老院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費1950元,範花枝的康樂園通常收取2000元。

  官方的認可也隨即到來。按此前媒體報導,範花枝曾於2013年12月獲得魯山縣「農信杯」第三屆道德模範提名獎,2014年3月18日魯山縣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時任代縣長李留軍將康樂園老年公寓項目當做社會保障政績寫進魯山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康樂園裡的生活

  魯山縣一家施工隊包工頭劉在山介紹,磚瓦房的建設成本每平米接近500元,而康樂園起火的彩鋼板房每平米的建築成本只要100多元。

  76歲的劉花桂至今對那場大火心有餘悸,她是事發當晚最後被救出來的老人之一,她認為自己沒死,是常年吃齋得到了菩薩保佑。

  2013年農曆八月十六,劉花桂得了一場「大病」:高血壓引起頭暈的頻率明顯超出往年。

  劉花桂唯一的兒子常年隨建築隊在平頂山扎鋼筋,沒時間顧家,也沒時間照顧老太太。兒子告訴劉花桂,村裡時常有老人頭暈後臥床不起直至死去,劉花桂應該去養老院,起碼那裡能有人24小時不間斷照料。每月1150元的費用,劉花桂住進了康樂園半自理區。

  在劉花桂眼裡,康樂園的生活乏味。除了護工按點催促服藥,劉花桂把時間耗在和同屋的老人們聊天上。

  4個女護工分兩班倒陪護老人,晚班的護工與老人同住。雖然康樂園規定夜間陪護的護工不得睡覺,但起夜的劉花桂聽到過女護工打呼嚕,「沒裝啥電鈴,喊了三四遍才帶我去廁所。」

  住在半自理區的76歲的陳玉明說,老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是在後院聽豫劇。

  董周鄉沈村村幹部郭天玉介紹,範花枝曾請他幫忙在沈村組織有文藝才能的後生,到康樂園為老人們表演豫劇,郭天玉還親自唱了一段《小二黑結婚》。

  陳玉明說,這是他來到康樂園後,惟一一次聽到現場演唱的豫劇。而更多的時候,行動不便的老人們整日呆在彩鋼板房裡。

  由於事發後,範花枝和老年公寓的其他11名工作人員被警方帶走,記者沒有了解到養老院的用工情況以及護工是否擁有資質。

  69歲的常玉卿說自己是康樂園年齡最大的護工,常玉卿說他沒有職業資格證書,也未與康樂園籤訂勞動合同,至於其他護工是否具備職業資格證,他並不清楚。

  按常玉卿的說法,一開始求職時,範花枝嫌他歲數大並沒有同意,後來看他勤快,腿腳還利索,也能熬夜,就讓他留下來了。

  常玉卿負責的是不能自理區男部20多個老人的護理工作,夜班從晚上7點到次日早上5點,晚班護工和老人同住,規定不能睡覺,隨叫隨到。這樣他每月可以掙到1500元。

  這次火災的發生地,是不能自理老人居住的不能自理區,而偏偏這裡的宿舍是用彩鋼板蓋起的房子。記者了解到,這片彩鋼板房最晚建於2013年,建築面積大約500平方米,西側的女部和東側的男部分別有14間宿舍,每間宿舍大約30平方米。

  與康樂園一牆之隔的一家加油站員工林平(化名)目睹了彩鋼板房在一個星期內拔地而起:「地面澆上水泥,弄硬,在水泥上打孔固定鋼管,裝牆、封頂,小半月就建成了。」

  公安部消防局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彩鋼板建築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明令禁止可燃夾心材料彩鋼板。《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也規定養老院居室不得採用易燃裝修材料。

  按此前媒體報導,按照政策,養老院每個床位政府補助標準為470元,但康樂園公寓的配套資金遲遲不到位,沒辦法才建了不少簡易房。

  記者注意到,養老院東側不遠處的幾棟廠房或加蓋的房屋,也多為彩鋼板房。魯山縣一家施工隊包工頭劉在山介紹,磚瓦房的建設成本每平米接近500元,而康樂園起火的彩鋼板房每平米的建築成本只要100多元。

  事後,當地的監管問題被媒體詬病。河南省政府養老服務機構年檢結果報表顯示,2011年康樂園老年公寓年檢結果「合格」,2012年康樂園「基本合格」。記者對此多方採訪,但河南相關部門一直保持緘默。

  康樂園老年公寓歸屬琴臺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人員劉兵(化名)說,事實上,辦事處曾發現康樂園存在建築違規方面的問題。但幾次去檢查,都被拒之門外。「俺這啥證都有,你們還來弄啥?」

  不送這裡又能送到哪兒

  但現實中,由於政策要求,以及公辦養老院的稀缺性,使民辦養老機構往往成為老人和子女們唯一的選擇。

  實際上,即使是使用了彩鋼板房,康樂園的硬體條件在魯山民辦養老機構中仍屬上遊。土樓王村村民魏海軍就是看中了康樂園的條件,才把無人照料的父親送到了康樂園的自理區。魏海軍說,他比較了一下,康樂園老年公寓的優勢就是寬敞,「地方大,空地多,都是平房。」

  在魯山,25個鄉鎮都辦起了公立敬老院。魯山縣唯一一家公辦養老院——魯山縣人民醫院康樂養老院院長肖丙銀說,雖然25個鄉鎮公立敬老院、1個公辦養老院能夠保有近千張床位,但現實中,由於政策要求,以及公辦養老院的稀缺性,使民辦養老機構往往成為老人和子女們唯一的選擇。

  張峰奇是魯山農村外出務工大軍中的一員。2014年,南下廣東之前的張峰奇考慮再三,決定將不能自理的父親送到康樂園。

  最初,張峰奇曾找過他戶籍所在的董周鄉敬老院,被告知不符合收住政策。按照國家統一政策,進入公立敬老院的入住人必須是五保戶。有兒女的老人不符合條件。

  張峰奇將目光轉向魯山縣人民醫院康樂養老院。但這個全縣唯一的公辦養老院只有100個床位。院長肖丙銀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描述床位的緊俏程度:「每到秋冬季節,康樂養老院都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局面,最多時裡面住了110位老人,連工作人員的床都被佔了。」

  這樣的緊俏程度,張峰奇自知無望,退求民辦養老院,幾經比較後鎖定了名氣最大的康樂園,將父親以每月2000元的費用送到了不能自理區。

  5月25日晚7時20分燃起的大火中,一條腿殘疾的張父沒能逃出來。

  公開報導顯示,地處河南中部的魯山是國家級貧困縣,打工大縣。自古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全縣總人口85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為20萬。

  王峰推算,2013年魯山縣勞務輸出總量23萬餘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1%。如此計算,魯山縣將近半數的農村老人是空巢老人。

  董周鄉大潘莊村、董周鄉沈村村幹部介紹,這兩個村莊的老人空巢化率已接近七成。

  新農保制度實施後,每個年滿60歲的農村老人每月能領到60元的養老金。2015年2月28日魯山縣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文件顯示,該縣農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6366元。

  王峰說,魯山縣民辦養老院對老人的月平均收費標準為800元,年均9600元。而這樣的收費標準,對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的魯山來說,民辦養老服務仍屬於奢侈品。

  這樣的收費,對打工仔張峰奇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但「不送這裡又能送到哪兒?」

  無解的命題

  「這是個無解的命題,我們只能維持現狀,盼著別再出事就好。」李亮說。

  據民政部2015年1月公開數據,全國一半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盈利的不足9%。

  工人日報曾就此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員成緋緋,成緋緋說,公辦和民辦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資金支持,因為養老機構的資金壓力往往來自硬體方面。而公辦養老機構的硬體設施都是政府出資建設。

  魯山縣民政局副科級幹部李亮(化名)覺得很委屈。李亮說,按2013年實施的《河南省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民政部門是民辦養老院的主管、指導單位。但目前「指導」只能體現在業務指導上,而對於開辦、經營養老院急需的問題,特別是資金缺口,民政部門也無能為力。

  李亮介紹,魯山25個鄉鎮的公立敬老院能夠提供大約一千張床位,雖然公立敬老院總體仍有不到20%的空床率,但受限於嚴格的收住條件,這些床位不向非五保戶的農村老人開放。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魯山縣發改委2007年79號文件顯示,公辦的康樂養老院總投資820萬元,中央、河南省分別撥付了80萬元,其餘部分皆為縣人民醫院自籌。

  養老院院長肖丙銀說,「現在的康樂養老院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但老人一旦發生意外,賠償就不是小數目。」

  「公辦的都顧不上,更別說民辦的了。」李亮說,康樂園的大火至今讓魯山縣民政局「人心惶惶」,縣裡也組織了包括民政、消防、安監、衛生等部門高頻度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檢查。要求限期拆除現存的彩鋼板房、整改含有彩鋼材料的房屋。而一家民辦養老院因土地使用權限不明,也被勒令停業整頓。

  「這是個無解的命題,我們只能維持現狀,盼著別再出事就好。」李亮說。

  在魯山,康樂園大火是官員們不願觸及的話題。平頂山市委對魯山縣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副縣長田漢霖、魯山縣民政局局長劉大鋼等4人做出停職處理。

  大部分家屬則默認了每個遇難老人50萬元的賠償標準。也有家庭開始為賠償金產生糾紛和矛盾。

  當地官方暫未公布對康樂園的進一步處置措施和80多位老人的安置方案。一些家屬已開始在為老人尋找新的民辦養老院。

  5月28日,劉花桂被兒子用電動三輪車拉到董周鄉託老所。董周鄉託老所位於國道旁,沒有窗戶,四間互通的宿舍收住了二十多個老人。負責人為了說明宿舍的整潔,用手在大理石地板上使勁一擦,「你看看,都沒落灰。」

  劉花桂嘴一撇,「這地板太滑,不中。」

  兒子沒有理會劉花桂的抱怨,「這就中了,離家近,還是磚房,不讓你住板房了。」

  □新京報記者 翟星理 河南報導

相關焦點

  • 患癌老人挖坑等死,凸顯農村養老困局
    根據武漢大學的調查報告,近年來,70至74歲的農村老人自殺率一直提高,在2017年達到41.7/10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到5倍。可見,農村老人老無所依、老無所樂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刻不容緩。  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另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比例為30.77%。
  • 四問魯山養老院大火:老人為何住鐵皮房?
    ——四問河南魯山養老院大火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趙丹丹 付昊蘇 李鵬  25日晚19時55分左右,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琴臺辦事處轄區康樂園老年公寓的一幢宿舍發生火災。目前大火已造成38人死亡、4人輕傷、2人重傷,傷者已送醫院救治。此次失火面積共有51張床位,除44名死傷人員外,其餘7張床位的老人目前已全部找到。記者通過實地採訪,對網友關心的問題和進行了求證。
  • 龍門上東村建設幸福安居工程 破解農村養老困局
    龍門上東村建設幸福安居工程 破解農村養老困局 2020-12-29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問河南魯山養老院大火:老人為何住鐵皮房?
    目前大火已造成38人死亡、4人輕傷、2人重傷,傷者已送醫院救治。此次失火面積共有51張床位,除44名死傷人員外,其餘7張床位的老人目前已全部找到。記者通過實地採訪,對網友關心的問題和進行了求證。  【網友提問:事發現場什麼情況?】
  • 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困局如何「破」?選擇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老人的心理接受度:很多老人覺得「在養老院不自由」,老年人早已習慣自由溫情的村莊熟人社區,因此不願進入養老機構被人管束。3.考慮經濟壓力:市場化的養老機構普遍收費較高,這筆費用超出很多人的承擔能力,尤其是農村家庭的負擔會更加嚴重。
  • 阜陽市:健全市場機制 滿足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阜陽市全面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政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累計投資金額7.7億多元,省市縣三級彩票公益金用於養老服務項目資金累計投入5.54億元。資金投入的背後不忘對風險進行補漏,在此期間,阜陽市同時加快了特困供養機構建設和設施升級改造;連續四年在全市共投入1.6億元,通過增設設施、掛牌督辦、停業整頓、關停機構等方式對132個養老機構存在的175處重大風險隱患進行徹底整治;據悉,從今年開始三年內,計劃改造提升區縣特困供養服務設施22所,現已完成17所,改造完成率高達77%,全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 2019農村養老保險補繳政策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補繳
    很多網友們都知道,現在農村、城鎮無固定工作的人也可以選擇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但網友對農村養老保險要怎麼補交的相關內容不了解,想知道農村養老保險補交流程是怎樣的,為此小編搜集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 農村養老「新模式」?市民「下鄉養老」!能為農村帶來哪些好處?
    則是有很多的時間,同時每人都有不菲的退休金,足以在農村生活,因此市民都農村養老變得可能。這種農村養老模式也開始有了流行的趨勢,在去年十月份就有央視財經頻道,報導了網紅養老村「漢子山村」,村子投入了300多萬元,修整漢子山村的道路、房屋,打造農村康養示範工程,吸引力武漢40多為老人定居在農村。
  • 2020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 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計算公式如下
    2020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計算公式如下。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2020年查詢,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準如下:  1、按照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準為:第一檔15元,第二檔35元,第三檔50元,第四檔60元,第五檔70元,第六檔75元,第七檔80元。
  •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農村秸稈焚燒的困局,燒了汙染環境,不燒用不起清潔能源?
    關於農村秸稈究竟應該怎麼處理,可以說網上一直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見和想法,傳統的做法一般是一燒了事,可是燃燒秸稈所產生的廢棄物卻不可小視,因為極為的汙染環境,而且本身處理方式簡單粗暴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 魯山阿婆寨
    景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寶豐縣、汝州市的三地交界處,景區規劃面積110平方公裡,是集禮佛祈福、觀光禪悟、養老養生、生態農業、農事體驗、山地休閒、野外拓展、人文懷古等為一體的精品景區。阿婆寨歷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蘊深厚,是如來佛道場、西遊文化發源地、長城之祖楚長城、觀音修行地之有求必應的祈福聖地,被譽為佛教名山中原福地。
  • 農村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怎麼養老?
    目前,農村老人養老,除了農村社會保障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類型,下面就簡單介紹如下:第一,農村無子女的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這些無兒無女甚至無配偶的農村老人,60歲以上,全國實行國家「五保」政策,享受國家五保待遇,國家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病、死等五項基本費用全部兜底。
  • 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為什麼不鼓勵城市人回農村養老?
    首先,我認為利用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打造宜居新農村的契機,保留原始農村院落,給城市人養老提供新環境,從而實現新型農村養老的農民增收模式。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創意,作為城市人,不應該說鼓勵回農村養老,即使回農村也要克服很多現實問題。
  • 魯山:弘揚鄉風文明,決戰全面小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通訊員雷小軍 範曉凱12月6日,記者在魯山縣委宣傳部獲悉,近年來,該縣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相結合,廣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促進全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成為該縣決勝脫貧攻堅、決戰全面小康路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 王學進:吉祥航空違章背後的困局
    吉祥航空機組此次拒絕避讓,表面看可能是為省油,實質上卻暴露了民航的體制困局。(中國經營網8月25日)這背後涉及兩種不同的民航體制。與眾多民營航空公司一樣,吉祥航空公司自2006年9月25日正式開航以來,面臨著資金、人才、政策等多種局限,遭遇過諸多體制內外的不公。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民營航空公司的處境更加艱難,如東航等國有航空能夠輕易獲得數十億元的財政注資,但民營航空則只能憑藉一己之力慘澹經營。
  • 農村六十歲以上老人養老問題怎麼辦?
    農村六十歲以上老人養老問題怎麼辦?筆者是扶貧達人團成員、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和大家談談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希望能給大家起到參考性建議:1、國家給予資金補貼政策:現在國家出臺對農村六十歲的老人每個月給補貼100到500元的養老補貼、這樣對於農村生活成本相對低的農村對老人來說基本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 淄博最高的山是魯山,望魯山就是遠眺魯山嗎?
    第一次去戶外旅遊,是在QQ群跟著網友報名了周六的一個戶外行程-望魯山穿越天星湖。那時候我大概聽說過戶外旅遊特別累,所以我問了問領隊,他說不累啊,就是個一般行程。我知道我們淄博的最高山是魯山,望魯山大概就是經過魯山腳下,遠遠的看一看吧。第二天一大早上了旅遊車,我們大概三十人浩浩蕩蕩向山區進發了。車子在哪停,又在哪上山,我全都忘記了。我就是跟在隊伍後面,翻過一個山頭又翻過一個山頭,就是那句詩「正在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原來望魯山不是遠眺魯山,而是一座大山的名字叫望魯山!
  • 菏澤成武「晚霞紅光」養老服務經驗入選全國農村養老服務優秀案例
    據悉,此次全國共有54家入選,山東省共2家,其中成武縣的「晚霞紅光」養老服務經驗經項目組專家審定認定,案例服務效果突出,具有先進性和引領性,入選全國農村養老服務優秀案例,予以表彰。近年來,成武縣民政局充分整合扶貧資金和閒置資源,以政府主導、村級主辦、互助服務方式,著力打造「晚霞紅光」養老服務工程,大力推進集生活居住、日間照料、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幸福院+周轉房+衛生保健、社工服務、文化戲曲、電影進幸福院」農村養老新模式,滿足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等農村困難老年群體的養老安居需求,探索出一條具有鄉土風情
  • 河南太康:讓農村養老實現「菜單」式
    編者按:「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這是大部分農村老人日常生活的寫照。有數據表明,我國有超過5000萬的農村留守老人,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進城,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農村養老特別是留守老人的養老矛盾愈加突出。養老難,農村養老最難。農村養老,既是難點重點,也是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