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天3晚逆行300公裡,95後女孩主動返崗:疫情緊急,父母拗不過她

2021-01-10 紅星新聞

湖北荊州95後女孩甘如意因用4天3晚跨越300公裡艱難返崗刷屏網絡,一時引發社會關注。

2月18日,紅星新聞聯繫上甘如意的父親甘永軍,了解到甘如意回到工作崗位,堅持奮戰在抗疫一線,「感謝大家對她的厚愛,我們對她沒其他要求,只希望她能平安回家。」

甘如意在化驗室的工作照 圖據長江日報

主動請纓

疫情突襲,家中獨苗決定返崗回武漢

2020年春節前夕,在距離武漢300多公裡外的荊州市公安縣斑竹壋鎮雙河場村裡,甘永軍夫婦期盼多日的女兒甘如意終於回家了。

「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又一個人在武漢上班,總是擔心她吃不好、睡不好,或是在外面受委屈了。」甘永軍說,以前甘如意不論是上高中還是讀大學,都在荊州,離家很近,但自從2017年大學畢業,甘如意去了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化驗室工作後,就離他們很遠,心裡總是牽掛著她。

2020年1月23日,甘永軍一家正享受著難得的溫情與團聚之時,受疫情影響,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實施進出人員管控。不久,荊州市也開始施行交通管制,封閉全市公路進出口通道,車輛人員禁止通行,特殊車輛除外。

1月30日,在得知化驗室的另一名同事已連續工作多日,十分疲憊後,甘如意給衛生院院長陳宗勇打了個電話,說她想趕回單位上班,但現在各地都已封村封路,希望單位可以給她開具一份返崗證明,以便通行。同時,甘如意也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

不出意外,甘如意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她的母親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女兒又是在衛生院工作的,與患者接觸時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感染。甘永軍同樣也覺得此時的武漢,就算女兒防護措施準備得再充分也遠不如在家裡避開穩妥。

「當時疫情嚴重,我們並不想她在這個時候回去上班,但拗不過她。」甘永軍告訴紅星新聞,自武漢封城後,甘如意每天都在關注疫情變化,不僅電視新聞要看,手機裡的工作群也時時關心著。女兒還告訴他們,現在疫情很嚴重,就是患個普通感冒,也有村民會很恐慌,加上科室裡現在只有1個人,特別忙,如果她去了,不僅能給更多的村民化驗,讓他們安心,還能減輕同事的壓力。

艱難返崗

300公裡的路,她用了4天3晚的時間

在說服父母后,甘如意便拿著院長開具的返崗證明打算啟程。出於擔心,甘永軍決定送女兒一程。

1月31日,由於村裡封路,大小機動車輛一律不準通行,甘永軍父女倆只能一早騎著自行車,冒著濛濛細雨來到斑竹壋鎮雙河場村村部,找村主任開具臨時通行證。然後再騎行11公裡到斑竹壋鎮鎮政府開具鄉鎮一級的通行證明。

甘如意返崗時曾使用過的自行車 圖據長江日報

「當時鎮上的領導建議我們去公安縣疾控中心開個縣級的通行證明,說那裡可能有醫療或專業公安人員通勤的便車到武漢。」甘永軍說,他們在下午3點左右到了公安縣疾控中心,出行證明開好後卻得知當日已沒有去武漢的通勤車,只能在親戚家借住一晚,打算第二天再來試試。

據甘永軍回憶,2月1日上午,公安縣疾控中心仍舊沒有去武漢的車,當他打算再去其他地方碰運氣時,甘如意卻讓他先回家,自己想辦法去武漢,「拗不過她,但我也相信她,因為她從沒讓我們操過心,一直是我的驕傲。」甘永軍說,送女兒的那段時間,妻子每隔五六個小時就會打電話問情況,他擔心身體不好的妻子一個人在家心裡著急,便同意了女兒的提議。

衛生所為甘如意開具的返崗證明 圖據長江日報

甘如意在返崗途中與民警的合照 圖據長江日報

斑竹壋鎮鎮政府為甘如意開具的鄉鎮一級通行證明 圖據長江日報

甘如意在返崗途中與民警的合照 圖據長江日報

甘永軍走後,甘如意獨自騎著自行車向武漢方向前進。據媒體報導,2月1日下午1點,甘如意到達荊州長江大橋後,因自行車不能通行,她只好步行走過大橋,當她走到荊州城區時已經天黑;2月2日一大早,甘如意在荊州攔了十幾輛的士無果後,只好找到一輛共享單車,靠手機導航,沿318國道繼續向武漢方向騎行。直到當晚8點,她才趕到潛江;2月3日上午,在潛江民警施虎的幫忙下,甘如意坐上了一輛去武漢送血的順風車,中午12點左右到達武漢漢陽。由於手機沒電,甘如意只能沿路詢問路人江夏金口怎麼走。一直到當天下午6點,甘如意才最終到達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歷經四天三夜,2月4日一早,甘如意準時出現在醫院化驗室的崗位上。

「一路上,為了不讓我們擔心,我們都保持著聯繫。但怎麼可能不擔心呢。」甘永軍說,儘管甘如意每晚都會告訴他們現在在哪裡,吃了什麼,做了什麼,但他們知道女兒總是報喜不報憂,可除了擔心他們也做不了什麼,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叮囑甘如意,「照顧好自己,做好防護措施。」

備受關注

家裡每天會接到很多電話,有公司想為她拍紀錄片

2月4日,甘如意騎著單車、沿路步行、搭乘順風車回武漢上班的短視頻出現在網上,經媒體報導後,甘如意迅速引發關注。

不僅甘如意曾就讀的公安縣第二中學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文,稱其為最美校友。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也同樣撰寫微信文章,力贊甘如意是一名優秀的畢業生。同時,全國多家主流媒體、自媒體也相繼採寫、轉發了有關甘如意的返崗經歷。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撰寫微信文章,力贊甘如意是一名優秀的畢業生

據雙河場村村民易某介紹,因他曾在網上公開過自己的地址與電話,許多網友為聯繫上甘如意及家人,都把電話打到他這裡,「昨天(17日),有一個北京的公司打過來,想聯繫甘永軍拍個他女兒事跡的紀錄片。」易某表示,雖然找他聯繫甘如意的人很多,但他並不覺得麻煩,「這是好事,是我們村的驕傲。」

此外,通過關鍵詞搜索,紅星新聞發現,不少企業在感動之餘也對甘如意發出了邀請。某旅行社於2月16日,通過微信發出一封邀請函,函上稱,通過網絡看到甘如意的事跡後,知道她的夢想是春暖花開之時出來旅遊,便決定等此次疫情結束後,邀請甘如意免費到柬埔寨旅遊。

柬埔寨夢回吳哥國際旅行社對甘如意發出免費旅遊邀請

「我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人的電話,有媒體的,也有企業的,都是想採訪報導或捐贈物資的。」甘永軍說,他很感謝大家對甘如意的厚愛,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作為醫生應該做的事情,並非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甘永軍告訴紅星新聞,因為甘如意目前只想安心工作,全力抗疫,所以不便一一回應,「現在,她每晚下班後還是會堅持給我們打電話報平安,但聽得出來她很疲憊,我們不求她有什麼大作為,只希望她可以保護好自己,平安回家。」

紅星新聞記者 李文滔 羅夢婕

編輯 包程立

相關焦點

  • 騎車4天3夜「逆行」300公裡回武漢抗疫,這個95後女孩升職了
    近日,曾騎車逆行4天3夜回武漢抗疫的95後女孩甘如意,已正式調任武漢藏龍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今年年初,武漢疫情大暴發時,甘如意用手機導航、照亮,一路騎行、搭順風車從300公裡外返回金口衛生院,進行檢驗化驗工作。
  • 甘如意:24歲女孩騎行300公裡返崗令聽眾淚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9月27日下午,在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身穿白裙的24歲女孩甘如意,講述她騎行300公裡返崗的故事,令聽眾淚目。春節前夕,她從武漢回到公安縣老家過年,可剛到家就得知,為控制疫情擴散蔓延,離漢通道已經關閉。情況緊急,武漢最需要醫護人員,同事們一定忙得不可開交。可所有去武漢的公共運輸都停運了,從老家斑竹壋鎮雙河場村到公安縣城的路也封了。「就是騎自行車,也要回武漢!」甘如意堅定地說。她一邊規劃騎行路線,一邊辦理通行手續。
  • 「騎行女孩」甘如意:4天3夜跋涉300公裡回醫院 升職後選擇留在化驗室
    這個沉默的姑娘,在2020年疫情席捲武漢時,在最危急的時刻,騎行4天3夜,輾轉300公裡,從家裡回到單位上班。「我姓甘,我不怕苦。」年輕姑娘的壯舉,在那個最嚴寒的冬天裡,煨暖無數人的心,也為她帶來了一系列的榮譽。
  • 96後女醫生,4天3夜騎行300公裡回武漢,只為抗擊疫情!
    疫情來勢洶洶,一場疫情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善良,勇氣,他們是這個社會當之無愧的英雄,滿滿的正能量,分享這些事跡,這些正能量是我們當之無愧的責任,只為在若干年後,給我們子孫講起當年的故事!致敬,疫情中不平凡的平凡人!4天3晚!300多公裡!武漢95後醫生騎自行車返回工作崗位!
  • 4天3夜騎行300公裡回武漢 她的故事再次令人淚奔
    9月27日下午,在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身穿白裙的24歲女孩甘如意,講述她騎行300公裡返崗的故事,令聽眾淚目。甘如意,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士。爸爸不放心,陪她到騎行到縣城,借宿在親戚家。在荊州火車站,好心的小店老闆幫她找到落腳的地方。在潛江入城的卡口,警察看了她的通行證和返崗證明很吃驚,得知她是騎車過來的,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厲害了,小姑娘!」2月3號下午6點,她看到了熟悉的金口街。「4天3夜!300公裡!我終於回來了!」
  • 300公裡的堅持,甘如意—一朵綻放在抗疫一線的迎春花
    300公裡,坐高鐵只需一個小時。但為了返回工作崗位參加抗「疫」戰鬥,同樣是300公裡,「95後」女孩甘如意卻用了4天3夜。(來源於經濟日報)來源網絡圖片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的來襲,讓我們看到了英雄們的身影,也看到了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們用瘦弱的臂膀扛起了民族的責任,人民的健康。
  • 甘如意:逆行天使回家,久違的團圓飯吃上「燒雞火鍋」
    1月31日,湖北全省道路封閉,她獨自騎行300公裡,歷經4天3夜,從老家荊州市公安縣斑竹壋鎮雙河場村輾轉返回單位所在的武漢市江夏區醫院投入戰「疫」。疫情讓我們認識了1996年出生的「白衣天使」甘如意。為儘快返崗輪換連續加班的同事,她放棄休假,「千裡走單騎」感動無數人。
  • 抗疫故事丨甘如意:300公裡返崗走單騎
    疫情初期,她從荊州市公安縣老家騎行返崗,歷時四天三夜,走了300多公裡,終於返回武漢市江夏區工作崗位。到單位後,她第一時間走上一線,參與抗擊疫情,事跡感人至深。甘如意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點擊看視頻)9月27日下午,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武漢舉行。
  • 95後女醫生騎車穿越近300公裡疫區,四天輾轉奔波只為一個目標
    24歲的甘如意在江夏區金口衛生院工作因牽掛村民們和一線的同事她從荊州市公安縣農村騎行輾轉近300公裡回漢上班用時4天,一路經歷困難危險最終平安到達單位人手緊張她說服父母堅決回武漢上班疫情暴發後,一直在荊州市公安縣斑竹壋鎮楊家碼頭村老家休年假的甘如意,想到單位人員緊張,決定返回衛生院上班。她把想法告訴父母后,父母堅決反對:「現在返回武漢太危險了。」 甘如意告訴母親,現在疫情很嚴重,就是患個普通感冒,也有村民會很恐慌,「我們科室只有兩個人,這個時候會很忙,我去了,能給更多的村民化驗,讓他們安心,也能減輕同事的壓力」 。
  • 視頻|曾騎車逆行4天3夜回武漢的抗疫女孩升職
    來源:@湖北日報(00:14)@湖北日報 11月30日消息,近日,曾騎車逆行4天3夜回武漢抗疫的95後女孩甘如意,已正式調任武漢藏龍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今年年初,武漢疫情大爆發時,甘如意用手機導航、照亮,一路騎行、搭順風車從300公裡外返回金口衛生院,進行檢驗化驗工作。
  • 公安縣90後女護士4天3夜冒雨騎車、步行300多公裡,趕到醫院參戰
    公安縣90後女護士4天3夜冒雨騎車、步行300多公裡,趕到醫院參戰,在當地傳為佳話。湖北省公安縣斑竹壋鎮楊家碼頭村到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300多公裡。一個96年的女孩,沒有私家車,靠手機導航,騎自行車加步行,輾轉4天3夜,從公安縣農村到達江夏金口衛生院上班。她叫甘如意,2017年湖北省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檢驗專業畢業,同年9月考入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在化驗室上班。
  • 「青春無悔、不負韶華」騎車逆行4天3夜回武漢的抗疫女孩已升職!
    她用一顆最至真淳樸的心,在詮釋著我大武漢醫護工作者那神聖的職責!這樣的榜樣值得我們讚揚!#大武漢#近日,曾騎車逆行4天3夜回武漢抗疫的95後女孩甘如意,已正式調任武漢藏龍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今年年初,武漢疫情大爆發時,甘如意用手機導航、照亮,一路騎行、搭順風車從300公裡外返回金口衛生院,進行檢驗化驗工作。青春無悔,不負韶華,最美的逆行者!給有擔當、有責任心、有奉獻的年輕人點讚!當仁不讓、名副其實!就應該她這種人升職加薪!逆行,當時很多人都在逃命往外跑,她們是在外面往裡趕,去工作。
  • 4天3夜!"95後"女醫生騎行300多公裡回武漢 只為……
    一張「臨時通行證」從荊州到武漢,距離300公裡在車牌號位置寫著:「自行車」一段4天3夜的歸程不分晝夜、風雨兼程原因只有一個:「儘快返回工作崗位」但這一路上無論是騎行、步行還是搭車她從沒想過退縮「我們科室只有兩人,疫情這麼嚴重,我必須要回去。而且另外一位同事58歲了,他已經連續工作十多天,也能減輕他的壓力。」甘如意回憶。甘如意的老家在湖北省公安縣楊家碼頭村。疫情暴發時,她剛剛回到老家休假。甘如意當時就打算返程,但是從她家鄉到武漢市的公共運輸全部停止運行。和父母商量後,甘如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騎自行車回武漢。「我騎車回去,騎一段少一段。」
  • 鏗鏘逆行 奉獻無悔——山西省疫情防控中志願服務掃描
    我省廣大志願者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志願服務的力量,在「逆行」中書寫著不平凡的戰「疫」故事。身邊的朋友在得知他的善舉後,主動加入車隊。「現在隊伍逐漸擴大,接下來我們將天天輪班發車,保證工友們安全、健康出行。」何文勇說。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是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緊迫任務,也是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 《Ⅰ級響應》講述荊州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封城、逆行、馳援、承諾五個故事組成。以真實的影像、生動的場景,講述荊州抗擊疫情的故事,展現荊州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在影片中,我們感受到了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下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其中的感人故事。荊州,地處疫情中心地帶,除夕之夜封城。當「Ⅰ級響應」警報拉響,城市靜默,戰疫無聲,荊州陷入最漫長的寒夜。疫情就是命令,記錄就是天職。
  • 有人走鐵路跨省復工、有人卻騎行300公裡返崗、凌晨3點步行上班
    男子抵滬後自己主動上報,經社區及衛健委人員檢測體溫正常。防疫工作人員問他知道武漢封城嗎?大學生說自己知道,但是他3月份要到美國去讀研究生,所以才偷偷從武漢跑了出來。他說自己走了半個多小時,走到了高速路上。防疫人員問他記得物資車的車牌號嗎?他說自己不記得。從武漢高速路上找了一個物資車,物資車就讓他坐嗎?難道物資車的司機不知道這是違法的嗎?
  • 瞧,95後法院幹警也在一線
    疫情當前,赴一線、不言退。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宅」在家裡才是應對疫情的最好方式。但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有這樣一群巾幗不讓鬚眉的"95"後,面對疫情,她們選擇堅守一線,面對困難她們選擇逆行成長,雖稚氣未脫,但她們用行動守護著群眾的安全,用無聲言語唱響一首為人民服務的讚歌。
  • 女孩請光72天年假,跑了4000公裡,去幹啥了?
    請光所有年假,大連援藏女孩逆行4000公裡回到瀋陽抗疫 2021-01-13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5後」情侶延期訂婚 分隔合肥南京兩地共抗疫情
    一個是為抗擊疫情做後勤保障,一個是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疫情當前,張浩燃、高瑜這對「95後」情侶,決定推遲訂婚,堅守各自崗位,連續多天奮戰在抗「疫」一線。「95後」情侶大年初一分赴兩地抗疫情1995年出生的張浩燃是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黨政辦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一名預備黨員。
  • 致敬「最美逆行女孩」,武漢機電教師畫作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2日訊(記者施政)8月初,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舉辦「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其中以「最美逆行女孩」甘如意為主題的油畫《逆行者》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這幅畫出自武漢市江夏職業技術學校教師陳作宏之手,而他所教的專業其實不是美術,而是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