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內部中觀高峰學術論壇」(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潮州開元寺文宣部)
楊維中教授作學術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潮州開元寺文宣部)
宗澄法師為中觀研究生班學僧授課(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潮州開元寺文宣部)
何歡歡教授為中觀研究生班學僧授課(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潮州開元寺文宣部)
李勇教授為中觀研究生班學僧授課(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潮州開元寺文宣部)
傅新毅教授為中觀研究生班學僧授課(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潮州開元寺文宣部)
近日,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中觀研究生班開始招生,招生對象為擁有應、往屆佛學院本科學歷或社會大學本科學歷的僧眾或有出家意願的在家居士,招收名額為10名,學制為3年。招生簡章如下:
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2019年中觀研究生班招生簡章
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原嶺東佛學院)創辦於1933年10月9日,創始人太虛大師,校址設在廣東省潮州開元鎮國禪寺內。
1991年由定然老和尚復辦,2011年經國家宗教局批准為「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現任院長為潮州開元鎮國禪寺方丈達詮大和尚。如今,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已經逐步成長為教學體系完整,專業設置合理,師資隊伍優化,學修並重的現代佛學院。院刊《人海燈》成為知名的佛學雜誌,蜚聲海內外。學院於2017年在梅州惠仁聖寺(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分校區)舉辦了「首屆中觀高峰論壇」,獲得了兩岸三地教界及學界的一致好評。2018年在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潮州開元鎮國禪寺內)舉辦了「內部中觀高峰學術論壇」,參加的學者和法師大都是在中觀文獻學研究、歷史學研究及義理學研究具有較高知名度的。2019年12月我們還將會如期在梅州惠仁聖寺(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分校區)舉行「第二屆中觀高峰論壇」,期待取得更圓滿的收穫。
眾所周知,般若乃三乘聖賢之母,中觀學派是沿著般若體系發展而來的大乘宗派,是以龍樹菩薩的《中論》等為核心而形成的學修思想體系。漢傳佛教遠承龍樹之學,開三論、天台等宗派,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有鑑於此,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開辦中觀研究所(籌),對般若及以《中論》為首的中觀相關思想進行研究及教學為首,突出語言學及阿毗達磨學研習為輔。中觀研究所(籌)現已聘請一批多年從事中觀教學及研究的法師與學者為研究員而形成的團隊,他們大多具備多種佛教語言素養。在此基礎上,中觀研究所(籌)開設中觀專宗研究生教學為首要,加強對文獻、歷史、義理的深入研究為宗旨。
中觀研究生班是在繼承傳統三論宗的基礎上,利用本所師資優勢,引入印度中後期中觀學思想論典(清辯自續派及月稱應成派諸多論典)為補充,尤以注重邏輯思辨及禪修實踐為特色。學習方式以中觀思想為核心的同時,還將結合阿毗達磨、因明、唯識、如來藏等教學內容。力求打造愛國愛教、學修並重為首要的既有專業佛教知識,又具備現代人文通識,既能解讀佛教原典,又能聯繫實際而內修外弘的複合型佛門人才為宗旨。
歡迎有志於中觀義學研習的出家男眾、有意向出家的信眾,報讀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中觀研究生班。
培養目標
(1)愛國愛教,道心良好,樹立為佛教事業奉獻終生的信念。
(2)德才兼備、適應我國佛教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3)廣博專精,具有教學、禪修、弘法及研究之能力,有責任感的高素質僧才及佛教人才。
(4) 具備佛經翻譯及研究能力的義學人才。
課程設置
採取公共課與導師輔導教學模式。
公共課程:中觀、唯識、阿毗達磨、因明、中國哲學專題、西方哲學專題、印度哲學專題、梵文、英文、巴利文等。
研究方向
以《般若經》及龍樹等中觀諸論之義理與實踐為主要研究方向,兼學梵文、巴利文、因明、阿毗達磨、 唯識、中印佛教思想史等。
師資隊伍情況
聘請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副院長宗澄法師為研究生班因明及中觀課等課程導師。
聘請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教務長定如法師為研究生班唯識課導師。
聘請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宗傑法師為研究生班阿毗達磨課等課程導師。
聘請中國佛學院源流法師為研究生班南、北傳阿毗達磨對比研究課程導師。
聘請北京大學南亞學系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般燈法師為研究生班梵文課程導師。
聘請戒幢佛學研究所宗志法師為研究生班中觀課等課程導師。
聘請觀清法師為研究生班三論宗課程導師。
聘請緣宗法師為研究生班因明課等課程導師。
聘請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楊維中教授為研究生班中國中觀思想史等課程導師。
聘請浙江大學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何歡歡教授為研究生班梵漢中觀對比研究等課程導師。
聘請遼寧大學哲學系李勇教授為研究生班三論宗及中觀與西哲對比等課程導師。
聘請南京大學哲學系傅新毅教授為中觀研究生班唯識、因明等課程導師。
學制:三年
招生名額:十名
報名條件
1、愛國愛教、品行端正、素食、獨身,以紹隆三寶為己任的僧人或有出家意向的在家居士;
2、遵紀守法,嚴持律儀,應往屆佛學院本科學歷或社會大學本科學歷;
3、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無不良嗜好、無殘(隱)疾病;
4、年齡在二十二歲至三十五歲之間,特殊可放寬至四十歲。
5、提交論文不得抄襲,符合格式規範。
報名方法及其他
1、報考學生需將以下資料函寄(電郵)本院,經審核符合報考條件後,發給準考證。
(1)報考登記表 下載
(2)縣級以上醫院體檢表(含肝、肺功能)
(3)身份證與戒牒複印件
(4)學歷證書(證明)複印件
(5)1寸、2寸近照各5張
(6)聯繫電話
(7)提交近期學術論文一篇(或佛學院本科畢業論文一篇),並同以上材料一併郵寄到佛學院。(學術論文必須符合學術規範,不得抄襲,以佛學內容為主,五千字以上。)
2、報名時間:2019年3月5日—2019年8月31日,以寄出時間為準。
3、入學考試科目:以提交學術論文為初試,研究班導師面試為複試。
4、面試時間:2019年9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5、其他:學習期間,由學院發給一定生活補貼,醫藥費按有關規定報銷。學生畢業後,學修兼優者,可申請留校或向外派送繼續深造,或優先留本院任教、本寺任職。或推薦至他處任職任教。
聯繫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開元路50號(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
郵政編碼:521000
聯繫人:宗澄法師 15858856380
郵箱:1246275552@qq.com
(鳳凰網佛教通訊員邱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