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30日訊 首屆中國國際生態文化旅遊推介與旅居地融資大會近日在昆明召開,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被評為「中國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名縣」,中國•雲南•羅平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榮獲「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慶獎」。
雲南羅平縣旅遊局書記王谷生接受採訪時認為,多年來,羅平依託獨特的旅遊資源,堅定不移地實施「旅遊帶動戰略」,走政府主導型發展之路,緊緊圍繞商旅強縣目標,以品牌化建設為方向,不斷改革創新,旅遊業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羅平旅遊成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有力地促進了滇東旅遊乃至西南地區旅遊產業的發展。
每年二月,雲南的春天將踏著羅平的遍地金黃震撼回歸。在很多人看來,雲南的春天在羅平,羅平的春天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說羅平必談油菜花,提油菜花必然想到羅平。
羅平位於三省結合部,轄區內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經1993年資源調查,羅平縣旅遊資源共有2大類19個亞類,其中自然景觀點87個、人文景觀點41個。目前,羅平正通過油菜花節,打造羅平四季有特色、四季皆宜遊的旅遊文化新品牌。
「春看菜花,夏看瀑,秋看峰林,冬看霧,這是我們的追求。」王谷生如是說。
王谷生表示,比起全國有很多油菜花觀賞地,羅平的油菜花依然是獨一無二的。
從規模上來講,羅平的油菜花海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80萬畝連片油菜花景觀,一望無際,非常震撼,這是世界罕見的。羅平油菜花海,也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
從時間上看,羅平的油菜花是中國油菜花規模性盛開得最早的地方;
王谷生強調,羅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油菜花景觀也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其他地方是把油菜花種在山上,而羅平是把山種在油菜花上,羅平的油菜花層次感非常強,花中有峰林,峰林中有花,很是獨特。
油菜花節期間,除了往屆的攝影、山地自行車和今年新增的九龍瀑布狂歡節等,羅平還有其他的一些玩法。比如農曆的三月初三是羅平布依族的潑水節。
「嚴格意義上講可能和傣族的潑水節區別不是很大,但是因為羅平的潑水節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也沒有商業化操作在裡面,還是屬於民間自發的節慶活動,所以很傳統、很本真。」王谷生說,「又比如,昆鋼集團在羅平投資的航空露營基地,這是全國第一家航空露營基地,可以乘坐飛機進行航拍油菜花花海景觀,也可以房車露營,在花間住宿,這是對羅平傳統的油菜花觀光旅遊的一種突破。」
在節慶領域,羅平除了油菜花節和傳統的中秋等節日外,還有農曆二月初二的對歌節、三月初三的潑水節。業內人士表示,羅平節慶最大的特點是節慶氛圍很濃,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假日。比如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雖然主要是彝族的節日,但是在羅平大家都在過。火把節這天要殺牛,幾家人分吃,很熱鬧也很有特色。
在美食方面,羅平的美食最主要的一個是布依族的美食,很有特色,因為受到地域、氣候等的影響,布依族的食物比較清淡,又因為依山傍水、生物豐富,布依族人的食材都是取自於大自然,田間地頭的野菜找來隨便加工一下,沒有添加劑,很好的保持了食材的原味,純粹的自然味、原生態。而且,羅平地處雲南、廣西、貴州三省交界,形成了獨特的、融合性的美食特色。
據了解,能夠讓遊客帶走的「羅平禮物」主要包括「三黃三白」,三黃指的是菜油、小黃姜和蜂蜜,三白指的是白薯、白果和白合。
羅平特殊的地理環境、自然氣候等決定了當地會把旅遊作為羅平的重點來打造,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如何打破旅遊瓶頸。
王谷生表示,未來幾年,羅平將加大力度實現羅平旅遊模式的轉型,從傳統的簡單觀光模式轉向深度旅遊,並抓好旅遊與農業、工業及城市的結合,推進旅遊業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王谷生也希望實現與周邊旅遊地的互動,積極聯合雲南九鄉、石林、貴州、廣西等省(區)、縣(市),開闢打造「喀斯特」精品旅遊線路,實現區域旅遊互補、客源互動。積極鞏固昆明、玉溪等省內客源市場及興義、百色等省外中短線傳統客源市場,努力拓展川、渝、桂、港澳及海外東南亞等長線旅遊客源市場和自駕、專項旅遊客源市場。
「在未來的發展中,羅平旅遊的發展要避免同質化,不斷挖掘研究布依民俗文化,外化布依文化,突出濃鬱的布依風情,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突出特色,豐富內涵。」王谷生表示,「我們希望把羅平打造成為中國極富盛名的旅遊目的地和遊客集散地。」
目前,羅平旅遊至目前已成功打造出了10多張「國字號」名片:金雞峰叢獲「中國最美峰林」美稱,九龍瀑布群獲「中國最美瀑布」美譽,油菜花海獲「中國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桂冠,油菜花旅遊節躋身「全國節慶50強」、「中國節慶產業年會十大花卉類節慶」、「中國最具魅力的節慶活動」之列,羅平縣進入「中國旅遊名縣」、「中國旅遊大縣」、「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縣」、「雲南省旅遊經濟強縣」、「全國農業旅遊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行列,羅平旅遊發展呈現良好勢頭。(伍策 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