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為海綿城市建設「立規矩」

2021-01-09 河南一百度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文 鄧萬裡/圖

近日,鄭州市城建局印發《鄭州市海綿城市施工圖設計審查技術要點(2020年版)》。

其中提到,小區、人行道、公園綠地、停車場等,一般應採用透水鋪裝路面;建築屋頂一般應進行綠化;植物選擇上儘量以鄉土樹種為主等等。

從海綿城市的規劃、設計、施工到審查等環節,為海綿城市建設「立規矩」,這在鄭州乃至全省是首次。

【小區地面道路,一般應採用透水鋪裝路面】

鄭州市城建局日前印發的《鄭州市海綿城市施工圖設計審查技術要點(2020年版)》(下簡稱《要點》)中,對建築與小區、城市道路、城市綠地與廣場、城市水系與溼地等如何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進行建設,都有相應的要求,與市民生活也息息相關。

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姚學同參與了該《要點》的制定,12月28日,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要點》中,建築與小區部分,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為了解決小區積水問題。

為此,《要點》中提到,小區道路路面宜採用透水鋪裝(包括透水磚、透水瀝青、透水水泥混凝土等),小區內路面宜高於路邊綠地 50mm~100mm,確保雨水順暢流入綠地,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目的。

另外,為減少小區水環境汙染,該《要點》中還提到,路面排水宜採用生態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先匯入道路綠化帶及周邊綠地內等,隨後通過綠地淨化,再排入雨水管道。

【小區屋頂一般應綠化,但目前落實仍有困難】

該《要點》中還提到,建築和小區屋面應採用對雨水無汙染或汙染較小的材料,有條件時宜採用種植屋面。屋頂綠化再次被提出。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對於屋頂綠化,鄭州市相關部門曾有過要求,一些小區也嘗試開展,但最後常常推進緩慢。

姚學同表示,確實存在上述問題,從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看,屋頂綠化能改善熱島效應:吸收熱能有助散熱,增加空氣溼度淨化水源等,非常有益,但作為北方城市,鄭州市的降雨量集中在夏季,春秋降雨少,植被存活和養護容易受影響,因此根據《要點》,倡導屋頂綠化,有條件的話建議多實施。

【植物選擇上儘量以鄉土樹種為主】

根據《要點》,市政道路的人行道,廣場,公園、溼地、綠地、停車場及車流量較少的道路等,也都宜採用透水鋪裝。另外,綠地排水宜採用雨汙水分流,綠地中的溼塘、雨水溼地等設施,必須設置警示標識和預警系統,保證暴雨期間人員的安全。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要點》中還多次提到,選擇適應生存的鄉土樹種,避免移植外地樹種。

比如,道路綠化應選擇能適應當地自然條件和城市複雜環境的地方性樹種,應避免不適合植物生長的異地移植。低影響開發設施內的植物宜根據水分條件、徑流雨水水質等進行選擇,宜選擇耐鹽、耐淹、耐汙等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另外,河流、湖泊中,謹慎選擇「鳳眼蓮」,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姚學同解釋,每個城市有不同的氣候特點,比如鄭州市夏天高溫,適合冠幅較大的高大喬木,以及合理提高喬灌草比例,增加綠量,以此有效的降低溫度。同時結合冬季寒冷的特點,應著重考慮常綠落葉樹種比例,增加冬季日照。

【海綿城市建設各環節有統一規範,企業違反後將影響最後審核】

據了解,《要點》主要針對新建或改造的小區、道路、綠地等,對於已建成的,隨項目改造同步進行。

12月28日,鄭州市城建局勘察設計處工作人員介紹,海綿城市已成為城市建設的熱門詞,但海綿城市設計涉及面較廣,又缺少相關審查要點,為避免在執行方面有所遺漏,同時方便操作,最終,由鄭州市城建局牽頭,根據國家層面的相關要求重新梳理,方便企業和管理部門參考,統一規範。

另外據了解,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審查等環節,為海綿城市建設系統地編制規範,這在鄭州乃至全省尚屬首次。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該《要點》中有強制性條款,也有很多一般性條款,如果違反怎麼辦?

對此姚學同介紹,強制性條款是必須執行的,否則審查不予通過。一般性條款正常情況下都應該執行,如果不能,則需要進行相應的說明。同時,項目關於海綿城市的各項指標匯總一起後,應符合整體要求,否則最後審查時也將受影響。

相關焦點

  • 鄭州首次為海綿城市建設「立規矩」 道路綠化應儘量選擇鄉土樹種
    近日,鄭州市城建局印發《鄭州市海綿城市施工圖設計審查技術要點(2020年版)》(簡稱《要點》),對建築與小區、城市道路、城市綠地與廣場、城市水系與溼地等如何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進行建設,都有相應的要求。
  • 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講話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有關要求,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於2014年12月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2016年三部委召開第二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競爭性評審會議,固原市經過省內及三部委的競爭性評審後,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成為寧夏唯一入選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 南寧市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宜居環境
    過去,南湖公園曾飽受積水內澇問題的困擾,如今的變化源自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而南湖公園的建設成果更成為廣大市民憧憬的樣板。2015年4月,南寧市獲國家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評定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並提出了「治水、建城、為民」的理念。
  • 今年烏魯木齊市探索建設「海綿城市」
    探索建設「海綿城市」已在為申報海綿城市做準備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讓城市像海綿一樣能吸水……1月3日,在烏魯木齊市委十屆十四次全委(擴大)會 議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烏昌黨委書記、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朱海侖在明確2016年完善城市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領域時提及:烏魯木齊探索建立城市雨雪水收集系統
  • 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碳減排途徑
    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碳減排途徑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自2013年底中國啟動海綿城市國家戰略以來,海綿城市建設迅速成為環境建設、經濟發展的一大熱點。在2015年第一批16個國家試點城市、2016年第二批14個國家試點城市的基礎上,各省先後出臺了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形成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新格局。
  • 海綿城市建設與河道治理並進
    今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水十條」,為我國水生態文明建設制定了一幅清晰的路線圖,「海綿城市」的概念被公眾所知。昨日,「第十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下稱第十屆水博會)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大會主題為「貫徹水十條,修復水生態,推進水文明」,多個分論壇圍繞海綿城市建設展開。
  • 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7-2030年)
    :綜合評價海綿城市建設條件,識別城市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和具體指標,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的指標體系;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路徑;構建海綿城市的自然生態空間格局,劃定海綿城市建設分區,提出建設指引;
  • 生態城打造海綿城市建設實踐樣本
    ■ 截至目前,生態城22.8平方公裡的海綿城市試點片區中,68個試點項目已全部完工,形成了美錦園、公屋二期、低碳體驗中心、第一社區公園等品質高、有成效、能複製、可推廣的精品項目  ■ 積極探索中外海綿城市交流模式,通過定期舉辦建設合作交流會和論壇,共同就海綿城市建設中的諸多熱點、難點開展合作交流,借鑑先進模式和做法,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指導
  • 威海「海綿城市」建設進行時
    姚仲波介紹,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要求,重新鋪設的人行道都將改為吸水的砂基透水磚,「這種磚就跟海綿一樣,下雨時蓄存水分,晴天時再把吸收的水分釋放出來,既能補充地下水又能保持地面溼潤。」早期透水磚是一種磚體本身布滿透水孔洞,滲水性很好的路面磚。雨水會從磚體中的微小孔洞中流向地下。
  •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月23日,正月初八,年味還未消散,嵐山區住建局就組織4家設計單位召開 2018年度海綿城市第一期工程設計推進會議,要求2月底前完成海綿城市一期工程圖紙設計。據悉,今年該區將海綿城市建設列為全區工作重中之重,全區城鄉建設線65項重點工程中有36項為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其中包括玉泉四路南段、玉泉三路中段、廣場西路南延等15項道路建設工程,以及嵐山西路改造、廈門路綠化、親子公園等21項城市「雙修」工程,計劃投資約11.44億元。
  • 2016國際海綿城市建設論壇專家簡介
    演講題目:海綿城市建設與建築固體廢棄物再生產品的應用演講題目:海綿城市建設促進城市更新主要從事:道路交通與海綿城市等方面科研與設計諮詢工作,參與了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堯,技術導則與標準設計研究工作,主編了國家標準設計圖集《環保型道路路面》(海綿城市系列),主編了住建部行業標準《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範》與上海《路面設計規範》,《道路排水性瀝青路面技術規範》,《透水人行道技術規程》4 部地方標準,出版著作《城鎮道路路面設計手冊》與《低碳生態道路建設技術
  • 重慶市大足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充分運用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的建設理念,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碧、城美的生態宜居城市,2020年將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面積4.45平方公裡,佔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0.23%。
  • 密雲區2020年度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已達標
    為推進我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區海綿辦協調督促指導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通過深挖潛力,落實海綿功能項目,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年內完成了如下工作:1.徵集項目,督促進展。
  • 威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30年城市八成完工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昨日記者從威海市住建局了解到,威海市《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出臺,為海綿城市建設畫出路線圖: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 基於問題導向的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
    為推進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落地,優化具體項目設計,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實施效果,編制海綿城市系統化方案十分必要。以某城市老城區的海綿城市建設系統化方案編制為例,闡述系統化方案的編制目的、編制的技術思路,並對現狀本底分析、水環境改善方案編制、水安全提升方案編制及工程體系系統融合等方面對系統化方案的要點進行探討。在城市新老城區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應採取不同的建設模式。
  • 中國新加坡專家學者津門「論道」海綿城市建設
    ,將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成為國際化海綿城市,20日,來自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的中新雙方專家在「中新海綿城市建設合作交流會」上,圍繞建設理念、典型案例、管理經驗等方面「論道」海綿城市。
  • 告別暴雨「看海」 江西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為破解城市內澇,告別暴雨出門「看海」的問題,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江西省自然資源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鎮建設項目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通知
  • 南京發布三項「海綿」導則 「十四五」期間繼續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為更好指導各區海綿辦及相關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近日,市建委印發了三項導則:《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
  • 貴陽海綿城市建設,中心城區這樣重點改造
    具體數據而言,規劃至 2020 年,貴陽市海綿城市建成總面積為 80.96km,其中現狀海綿建設面積為 19.21km,改造海綿建設面積 2.54km,新增海綿建設面積 61.74 km,2019~2020 年新增總投資約 109.8 億元。
  • 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設中的施工要點
    今天,專業透水鋪裝廠家江蘇光大生態和大家聊一聊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設中的施工要點。城市路面施工一般的城市道路在排水施工過程中,將行車道傾斜 1.5%~2%,這樣下雨的時候,雨水可以通過重力進入排水口,而綠化帶的高度是低於行車道的,這樣有利於路面積水排出。在海綿城市理念中,城市道路建設中路面的高度也會存在差異,利用這種差異可以使得雨水順利進入到低路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