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人民政府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開放港珠澳大橋的使用限制,促進港珠澳三地人員交流的建議,給予了答覆。《答覆函》中提到,粵港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協商,將根據香港口岸及連接路的承受能力,陸續增加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指標數量等。
南都記者注意到,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曾發布消息,對在港澳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港澳地區的大學現任校長,或者持有人才優粵卡A卡的港澳和外籍高層次人才,尚未取得兩地車牌的,可以申辦1副兩地車牌。
三地商定跨界車輛通行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地實施
據上述《答覆函》,港珠澳大橋開通前,粵港澳三地政府有關部門已協商落實大橋跨界車輛通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三地商定的跨界車輛通行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地實施。大橋開通前後,相繼落實了港珠澳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指標(11000個)發放、香港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跨界通行、現有粵港(粵澳)兩地車通行大橋口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協商新增5500個港珠澳大橋粵港小汽車指標;2019年10月,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大橋大灣區配額計劃」政策宣布實施,持有粵港澳三地配額及牌證的香港、澳門小汽車能經由深圳灣口岸、港珠澳大橋、橫琴口岸通行三地。目前,現有可通行港珠澳大橋粵港兩地車(包括貨運車、小汽車)總數約7.8萬輛,且90%以上為香港車輛;經港珠澳大橋跨界通行但不進入內地(珠海)的香港澳門單牌車輛超過9400輛。粵港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協商,將根據香港口岸及連接路的承受能力,陸續增加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指標數量。
南都記者注意到,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曾發布消息,為便利港澳高層次人才往來交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研究推出港澳兩地車跨境通行便利政策,對在港澳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港澳地區的大學現任校長,或者持有人才優粵卡A卡的港澳和外籍高層次人才,尚未取得兩地車牌的,可以申辦1副兩地車牌。
港珠澳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指標申請條件放寬
《答覆函》中透露,為更好地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吸引更多車輛通行大橋,港珠澳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指標申請條件放寬:相比其他口岸降低了納稅條件,由原來上一年度的山區15萬元、非山區30萬元降至三年累計納稅10萬元,捐贈額由1000萬元降至300萬元;擴大了申請對象範圍,縣(市、區)級政協委員,以及境外高校、金融機構等組織在內地投資辦學校、金融業、律師事務所等符合納稅條件的,均可申辦。此外,港珠澳大橋口岸以外其他口岸粵港澳小汽車指標申請條件亦予以放寬。對於鄺美雲代表提出的優先研究發放配額給商會、大學、科研機構等的建議,將積極與香港方溝通磋商,爭取推動措施落地實施,便利港澳高層次人才往來交流。
廣東省相關主管部門已會同內地海關、邊檢、口岸等部門,就全面放開香港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政策進行反覆調研、徵求意見,最大限度降低申請條件,並與香港澳門方多次溝通磋商,達成了初步共識。
據了解,大橋通車一年多來,祖籍珠海、任香港珠海社團總會會長的鄺美雲,平均一個月要從橋上往返香港和珠海五六次。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裡,可能沒有比她更熟悉港珠澳大橋的了。她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開放港珠澳大橋的使用限制,促進港珠澳三地人員交流的建議,《答覆函》中表示,這對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功能,增加大橋交通量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採寫:南都記者 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