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表演《歌潮湧動·三月三》
歌曲表演《廣西尼的呀》
4月18日,由南寧市委宣傳部、市文新廣局、市大型辦、市民宗委、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南寧市2018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在民歌湖舉行。活動以壯鄉歌圩文化為主題承載,設民族文化匯演、文化體驗活動兩大板塊,匯集區內特色非遺,打造推出「百名歌手唱山歌」「百人相親會」「百名繡娘獻技」「百人拋繡球」「百儺鬧春」、民俗大鬧場等亮點活動,通過展演與體驗的結合,臺上與臺下的互動,著力展現歌節文化的色彩斑斕和各地非遺的美美與共。
在主舞臺,百名山歌手帶著一群小山歌手唱起壯族的山歌,舞蹈演員敲起壯族的銅鼓,山歌與鼓樂交織出節日歡樂的樂章,慶祝壯族「三月三」的盛大節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還通過《拉木歌》《趕圩歸來啊哩哩》《採茶歌》等優秀文藝節目,展現自治區成立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文化精品向自治區60周年大慶獻禮。結束歌舞《廣西尼地呀》用壯族的山歌,唱響新時代,暢想中國夢。各族人民匯聚一堂,用歌聲唱出美麗的廣西,唱出美好的生活,用歌聲展現一幅幅南寧美麗的畫卷。
在展示和傳承雅致、浪漫的傳統文化之外,此次活動還在民歌湖廣場集中展示遊彩架、花婆送福、彩鳳、壯族駱垌舞等傳統民俗項目和打陀螺、拋繡球、板鞋競技、跳竹竿等傳統體育項目,讓遊客零距離觀看、了解、參與、體驗壯族傳統文化,讓遊客感受壯族的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尤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區域還有毽球、滑輪、魔術、跳繩等深受當下年輕人喜愛的活動展示,在傳統民俗中融入新民俗,不斷注入新的生命力。
此外,活動還邀請了南寧老友粉、壯族五色糯米飯、橫縣大粽等40種各地非遺傳統美食及北海貝雕、南寧點米成畫、欽州坭興陶、大羅毛筆等各地非遺手工藝精品進行展銷,讓市民從視覺到味蕾全方位體驗民族節俗的美食、工藝。現場還展示五色糯米飯、馬打滾等傳統工藝,讓遊客在參與體驗中觸摸精緻工藝背後的民族智慧,感受壯族美食文化。此外,還通過邕州美食叫賣、貨郎遊賣、邕劇、粵劇、師公戲表演營造傳統三月三氛圍,儼然一幅繁華熱鬧的壯鄉市井風情畫卷。
現場還有來自壯鄉各地的壯、苗、漢等民族的百名繡娘現場展示刺繡技藝,近距離與遊客講解交流刺繡的繡法、紋案、意蘊等,指導遊客現場體驗刺繡,形成民族刺繡交流、傳承、學習的展示點,共同展示不同民族指尖上的美和女性的聰慧。活動還根據三月三傳統的男女青年社交功能,設計蘊含吉祥如意、愛情幸福的手絹,遊客可選擇心儀的繡品,由繡娘繡上個性化的形象符號,贈予心儀之人。通過繡娘的展示,讓遊客了解壯族刺繡的魅力,為壯繡而著迷,為壯繡而自豪。(通訊員 吳秀歡 光明融媒記者 周仕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