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年時間,遊覽陝南50處古蹟,有的舉世聞名,有的鮮為人知

2020-10-09 寫手龐永華的陝南生活

我有一個關於旅遊的夢想。

我的這個夢想,不是遊遍世界,也不是遊遍中國,而是遊遍陝南。

是的,你沒看錯,我說的就是遊遍陝南。

你可能會笑,甚至會笑掉大牙!在你眼裡,陝南就那麼大點,只需要幾天的時間或許就能遊遍。我想說的是,我用一年的時間,才遊遍陝南的這50處古蹟。後邊,還有很多很多的古蹟在等著我。

好了,現在盤點一下:1~8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26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41是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2~50是尚未保護的古蹟。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漢中東塔

漢中東塔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漢臺區東關的東塔民族小學裡面,遊覽了漢中東塔。這座塔建於南宋,甚至更早,曾經是一座13層的方形實心磚塔,在1953年維修時改為11層。

2.開明寺塔

開明寺塔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的開明廣場中心,遊覽了開明寺塔。這是一座唐代古建築,共13層。

3.五門堰

五門堰

去年冬季,我來到城固縣桔園鎮,遊覽了五門堰。這座古堰,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至今保存完好並發揮效益。

4.良馬寺覺皇殿

良馬寺覺皇殿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謝村鎮四紅村,遊覽了良馬寺覺皇殿。這是漢中地區唯一的一座元代建築。

5.智果寺

智果寺

去年冬季,我來到洋縣謝村鎮智果村,遊覽了智果寺。這座寺廟,始建於唐朝儀鳳年間,現在暫未開放。

6.寶山遺址


寶山遺址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原公鎮寶山村,遊覽了寶山遺址。遺址遍布整個山頂,遺址的時代從新石器時期開始,跨越夏、商、周和漢代。

7.張騫墓

張騫墓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遊覽了張騫墓。它,坐北朝南,夯築封土,大致呈覆鬥形,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砌以石基,墓前豎著三通古石碑。

8.蔡倫墓和祠

蔡倫墓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龍亭鎮,遊覽了蔡倫墓和祠。它,坐北朝南,整個墓祠由前廣場、蔡侯祠、蔡倫墓和文博館四部分組成。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9.漢臺遺址

漢臺遺址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漢臺區東大街26號,參觀了漢臺遺址。這裡,就是劉邦在漢中當漢王時的王府。

10.拜將壇遺址

拜將壇遺址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城南,遊覽了拜將壇遺址。這裡,池水蕩漾,亭臺樓閣,仿古建築鱗次櫛比,我彷佛置身在一座嶄新的城市公園裡面,體會不到一丁半點的「遺址」滄桑感。

11.楊填堰

楊填堰

去年冬季,我來到城固縣寶山鎮丁家村,遊覽了楊填堰。這座古堰壩,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去遊覽時,天寒地凍,這裡空無一人。

12.飲馬池遺址

飲馬池遺址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東南部,遊覽了飲馬池遺址。相傳,劉邦駐軍漢中時,這裡就是士兵飲馬的地方。

13.李固墓

李固墓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柳林鎮李固廟村,遊覽了李固墓。這座墓呈覆鬥形,坐東朝西,面積較大,南北長14米,東西寬10米,高約5米。墓冢上面,樹木蔥蘢。

14.楊叢儀墓

楊叢儀墓

去年冬季,我來到城固縣寶山鎮丁家村,遊覽了楊叢儀墓。這座墓坐北向南,封土呈圓形,墓前有香祠一間,現存為清代建築。現在,這裡暫未開放。

15.樊噲墓

樊噲墓

今年夏季,我來到城固縣五郎廟鄉黃家村,遊覽了樊噲墓。這是西漢開國元勳樊噲之墓,墓上面有很多的古黃連木。

16.蕭何墓

蕭何墓

去年冬季,我來到城固縣博望鎮謝家井辦事處杜家漕村,遊覽了蕭何墓。這是蕭何的衣冠墓,是純樸厚道的城固百姓為紀念他在此地興修水利、造福民眾的大恩大德而修建的。

17.許家廟魁星樓

許家廟魁星樓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黃安初中,遊覽了許家廟魁星樓。它的始建年代不詳,在光緒元年(1875)維修並刻碑。

18.洋縣城隍廟戲樓

洋縣城隍廟戲樓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洋州鎮西街村,遊覽了城隍廟戲樓。這是一座明清古建築,曾經「淪落」為客棧。

19.醴泉寺大殿

醴泉寺大殿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磨子橋鎮磨子橋村,遊覽了醴泉寺遺址。現在,這裡只剩下元代大殿和旁邊的一眼唐代泉池。

20.城固鐘樓

城固鐘樓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東南,遊覽了城固鐘樓。這是漢中地區唯一僅存的一座鐘樓,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後來焚毀,光緒年間重新修建。

21.西壩韓氏祠堂

西壩韓氏祠堂

今年夏季,我來到城固縣原公鎮西壩村,遊覽了西壩韓氏祠堂。這是城固乃至陝南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家祠,有「陝南第一氏祠」之稱。

22.城固天真院

城固天真院

去年冬季,我來到城固縣原公鎮齊心村,遊覽了天真院。這是一座清代古建築,正在修繕,暫未對外開放。

23.漢中城隍廟琉璃照壁

漢中城隍廟琉璃照壁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臺區傘鋪街,遊覽了明代琉璃照壁。照壁的前面,就是一家活禽交易的營業房;營業房和照壁之間狹窄的空地上,荒草叢生。

24.洋縣五佛庵

洋縣五佛庵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黃家營鎮三岔村,遊覽了五佛庵。它的始建年代不詳,在清代時曾經重修過兩次。庵門前現存戲樓遺址,較好地保存了清代建築風貌。

25.洋縣龍泉寺

洋縣龍泉寺

去年冬季,我來到洋縣洋州鎮龍泉村,遊覽了龍泉寺。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清代古建築,現屬於「省保」級。

26.謝村民居

地主莊園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謝村鎮東韓村,遊覽了謝村民居。這個地方,當地人稱「地主莊園」:「地主」,就是清末當地豪紳劉繼德;「莊園」,就是劉繼德的家。

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7.戚氏墓

戚氏墓

今年秋季,我來到洋縣戚氏鎮戚氏村,遊覽了戚氏墓。這個地方,相傳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之墓。戚氏墓很小,看上去很孤單。

28.白何魁星樓

白何魁星樓

去年冬季,我來到洋縣磨子橋鎮白河村,遊覽了白何魁星樓。這是一座清代古建築,屬於「縣保」級。

29.唐安公主墓遺址

唐安公主墓遺址

去年冬季,我來到洋縣馬暢鎮,遊覽了唐安公主墓遺址。這個地方,就是唐德宗皇帝李适的大女兒唐安公主之墓。

30.子房山張良廟

子房山張良廟

去年冬季,我來到洋縣馬暢鎮子房山上,遊覽了張良廟。我去的時候,這裡只有一位老人和三條狗在看守寺廟,沒有一個遊客。

31.羅家崖居

羅家崖居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溢水鎮深溪村,遊覽了羅家崖居。這是清嘉慶十二年,當地富戶羅氏在崖壁上開鑿的住處,用來躲避兵匪。現在,這裡尚未開發旅遊,密林中也無路可走,非常危險。

32.謝孫橋

謝孫橋

去年冬季,我來到洋縣謝村鎮謝村,遊覽了謝孫橋。這是一座清代古建築,原來是半圓拱厚墩雙拱磚石橋,又稱謝村橋,現在「整容」到已經看不出原來古橋的模樣。

33.野狐冢

野狐冢

今年夏季,我來到城固縣寶山鎮西廟村南,遊覽了野狐冢。這是一座神秘的土堆,關於它的形成,眾說紛紜。

34.鵝兒堰遺址

鵝兒堰遺址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寶山鎮寶山村,遊覽了鵝兒堰遺址。這座古堰,因為整體建築平面略呈鵝狀,所以就叫鵝兒堰。

35.淡家嘴村落遺址

淡家嘴村落遺址

去年冬季,我來到城固縣原公鎮丁家村,遊覽了淡家嘴遺址。這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遺存,現屬於「縣保」級。

36.古胡城遺址

古胡城遺址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柳林鎮古城村,遊覽了古胡城遺址。當年,張騫完成使命,榮歸故裡後,就和胡妻在此地仿照西域築城而居。

37.紀信墓

紀信墓

今年秋季,我來到城固縣柳林村4組,遊覽了紀信墓。這座墓坐南朝北,高高隆起;墓冢周圍,綠樹環繞,芳草萋萋;圓丘形的封土前,立有一碑,正面刻「漢紀將軍墓」,背面刻紀信的生平簡介。

38.古虎頭橋遺址

古虎頭橋遺址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中心廣場西側萬寶商城北角的一樓,遊覽了古虎頭橋遺址。相傳,這裡就是古代三國時期蜀國將領馬岱斬魏延的地方。

39.文公祠

文公祠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漢臺區東關后街磨子橋,遊覽了文公祠。現在,這裡屬於天台山道觀下院,也是漢臺區道教協會所在地。

40.明珠橋

明珠橋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漢江油泵油咀廠南門附近,遊覽了明珠橋。這座古明珠橋已名存實亡,橋的南邊是一個生活垃圾收集站,臭氣燻天。

41.漢南書院

漢南書院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漢臺區中學巷西段,遊覽了漢南書院。這裡,曾經是清代陝南最高學府,也是現在的漢中中學前身。

尚未保護的古蹟

42.漢中古城牆

漢中古城牆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漢臺區勞動西路的原糧油機械廠院內,遊覽了古城牆。這段古城牆,東西走向,長約50米,高約8米,底部寬約5米,外牆全部用青磚包砌,青磚之上遍布綠苔,顯得非常滄桑。

43.古護城河橋

古護城河橋

今年夏季,我來到漢中市么兒拐,遊覽了古護城河橋。這是古時漢中城四座護城河橋裡面唯一倖存下來的,有關部門在城市改建時對它進行了原址保留。

44.童家老屋

童家老屋

今年秋季,我來到洋縣大西溝村,遊覽了童顏舒的老屋。童顏舒(1813—1863),22歲時中舉,在道光和鹹豐年間先後擔任過同官縣和長安縣的教諭,出版有《禹貢通釋》《八感集》和《水利議》等傳世名著。

45.大覺寺

大覺寺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黃安鎮以北的漢江邊,遊覽了大覺寺。相傳,這裡就是唐僧出家的地方。

46.老莊古井

老莊古井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溢水鎮老莊村後的山溝裡,遊覽了這座古井。古井周圍,全是用厚重的青石板鋪成;古井內壁,全是用方形的弧狀青石依次鑲嵌成圓形,自然而流暢;古井旁邊,立著兩塊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無法辨認。

47.豐都山

豐都山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溢水河西側,遊覽了豐都山。這裡,「山寨」建築隨處可見,而「真跡」只剩下古碑、古井、古天池和「神仙洞」。

48.諸葛亮廟

諸葛亮廟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溢水鎮大莊坡村,遊覽了諸葛亮廟。這座廟建於明代,清乾隆和嘉慶年間都修繕過。這裡,曾經就是諸葛亮的屯兵之地。

49.時家坡古戲樓

時家坡古戲樓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溢水鎮的時家坡村,遊覽了這座古戲樓。這座不知何人何時修建的古戲樓,屬青磚土木結構,坐落在一米多高的石臺基上。

50.龍王廟

龍王廟

今年夏季,我來到洋縣溢水鎮西河村,遊覽了龍王廟。這座古老的龍王廟,坐東朝西,為磚木結構,條石基礎。廟門兩側,有一對百年古黃連木。

好了,這次就盤點這些。

陝南這個地方,古蹟非常多。我用一年的時間,遊覽過的這50處古蹟,其實只能算是「一小部分」。接下來,我將繼續開啟我的「古蹟之旅模式」,去欣賞和記錄陝南的各種古蹟。

保護古蹟,人人有責!

關注我,跟著我一起遊遍陝南的每一處古蹟!

相關焦點

  • 漢中市區,尋古之旅,我遊覽過的這12處古蹟,值得一看
    我最近一直在漢中市區旅遊。我的旅遊,就是尋古之旅,去探尋那些眾所周知的或鮮為人知的古蹟。現在,盤點一下,我最近在漢中市區遊覽過的這12處古蹟。看看這些古蹟裡面,你都去過幾處?這處古蹟,保護得很有「創意」,就是被硬生生地「鑲嵌」在高樓大廈裡面。
  • 陝南,我用半年時間,遊覽22處文物保護單位,看看你都去過幾處?
    我出版的《讓愛情感動北京》圖書封面這兩年,我從北走到南,最終停留在陝南洋縣和城固縣的交界處。那麼,我的旅行聖地,自然而然就是洋縣和城固縣。我的旅行名言,可不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而是「洋縣城固這麼大,我想看個遍」。
  • 陝南,這座鮮為人知的寺廟裡,塑著五百羅漢,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這是陝南一座鮮為人知的寺廟。它,就是寶山寺,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寶山村。古老的是,它曾經名為惠香院,自唐宋以來,規模宏大,盛況空前,鼎盛時有三百僧人;年輕的是,現在這座寺裡,古蹟僅存古柏一棵、宋代石獅一對和明代石碑一通,其它都是新修建的。
  • 我是陝南臘肉愛好者協會的一員
    有的說還是蒸了吃有味。有的說煮了吃還省柴。最後一個說,唐僧肉本是個稀奇之物,還是做成臘肉,吃得長久。做成臘肉,吃得長久。這個道理妖精都懂哇。陝南人世世代代吃臘肉,吃得長久了,臘肉之香就浸入陝南人的骨髓了。陝南有句老話,叫「好親莫過母舅,好吃莫過臘肉」。
  • 為什麼有的草本植物一年生,有的草本植物多年生,答案就在這
    但是你知道嗎,有的草本植物只有一年生,有的草本植物卻是多年生,同樣是草本植物,為什麼有的草本植物命特別短呢?其實草本植物都是可以多年生的,之所以變成一年生,那是因為環境無法滿足它生存的需求。以太陽花為例子,寬葉太陽花都是一年生,松葉太陽花可以多年生,這是因為寬葉太陽花相對怕冷,冬天的時候容易凍死。松葉太陽花相對不怕冷,可以過冬。
  • 《陝南馮家堡子的故事》去陝南安康漢陰遊覽漩渦梯田,沒想到鳳凰山腹地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馮家堡子。
    《陝南馮家堡子的故事》去陝南安康漢陰遊覽漩渦梯田,沒想到鳳凰山腹地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馮家堡子。馮家堡子,位於陝西漢陰縣漩渦鎮東河村,距離漢陰縣城大約40公裡,系清代馮氏家族移居此地後於乾隆34年開始修建,至乾隆57年建成,前後歷經兩代人共24年修建,耗金千餘兩。馮家堡子是一座居住兼防禦性設施,院內房屋與城牆雖然歷經兩代人先後修建,但在設計規劃上卻是一步到位、一脈相承,很有特色。
  • 陝南,我在遊覽蔡倫墓祠時,發現兩棵奇怪的樹
    天亮後,預報還有雨,我決定找個交通便利的景點旅遊一圈。思來想去,我最終還是選擇了蔡倫墓祠,於是騎上摩託車一溜煙地朝蔡倫墓祠駛去。文保碑蔡倫墓祠,位於陝南洋縣龍亭鎮。第一次,是在我上中學的時候,門票5元,我的記憶裡只留下一堆土和一口鐘;第二次,是8年前我考取B2駕駛證的時候,門票50元,我在龍亭至槐樹關練車時來到這裡,沒有進去;第三次,也就是這次了,門票35元,持本地身份證半價,所以我專程來參觀蔡倫墓祠。我一邊回憶,一邊購票後步入大門,進入蔡侯祠。蔡侯祠東西兩邊,座落著鐘鼓樓。
  • 延慶的偏僻小山村,卻隱藏著一處鮮為人知的摩崖造像
    燒窯峪村位於延慶舊縣鎮,算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平時很少有遊人光顧,但是在村北的山崖上,卻有一處鮮為人知的摩崖造像,於是野鵝這次前來探訪,看一看古蹟的真面目。這裡是目前北京地區已發現的道教題材的龕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仍有人在供奉。據史料記載,這可能是明代開鑿的,有的石像已經嚴重風化,很難辨認了。「娘娘殿」供奉著三位娘娘。兩側應該是侍女一類的人物,希望這樣的歷史古蹟能夠更好的保存吧。
  • 新加坡多處驚現大蟒蛇,有的睡覺,有的吃小貓,有的被吃……
    有人用棍子戳蟒蛇,蟒蛇本能的後退,縮進車底,當然嘴裡的「大餐」肯定不能丟下。 另外還有其他網友爆料,在東陵路附近的電箱裡,也發現了一直正在睡覺的大蟒蛇,市民趕快打電話通知關愛動物研究協會(ACRES),工作人員趕到用工具將蟒蛇擒住帶走。
  • 陝南,神秘的鹿齡寺,不懂規矩,不能遊覽
    出于謹慎起見,我沒有貿然闖入,而是在門口靜靜地等待。過了一會,一位年輕的穆斯林從裡面走了出來,我上前認真地說明來意,他說禁止參觀。我心有不甘,提出只參觀一下裡面的古蹟,不會亂走,過一會就出來了。這位年輕的穆斯林猶豫片刻,同意了我的請求。我道謝後,走進寺內。
  • 西安周邊適宜遊覽的景點,有的地方甚至不要門票,受到很多人喜歡
    西安周邊適宜遊覽的景點,有的地方甚至不要門票,受到很多人喜歡很多人都希望在周末的時候能夠出去遊玩,好好的放鬆一下,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因為時間並不長,他們就不想去那些門票很高或者距離很遠的地方。因為他們想要每個周末都出去放鬆一下,如果去門票很高的地方,那麼一年算下來要會花不少的錢,於是他們想去周邊性價比比較高的地方。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在西安周邊旅遊非常好的地方,這裡的景色非常的優美,而且可以欣賞的景物非常的多,這個地方就是曲江。
  • 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
    抗擊疫情公安在行動 開學季 【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上海市松江區初、高三學生開學。今天一大早,蜀黍們就在各自轄區開學校園外站起了「校園崗」,有的負責疏導早高峰交通,保證開學路暢通;有的檢查校園防疫措施落實情況,保障學生身體健康;還有的在校門口維護秩序,不讓返校人群出現聚集。
  • 北京高校放假時間安排,提前放寒假?教職工和學生有的支持有的羨慕
    隨著12月的到來,2020年進入了尾聲,2021年即將到來,學生們也開始關注起寒假的放假時間了。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影響下,同學們不得不迎來了居家授課學習,而如今疫情的影響還遠未過去。一、北京各大學的寒假放假時間北京作為首都,匯聚了最多最密集的高等教育學府,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同時,北京的人口十分密集,流動人員多,又是主要的國際航班入境城市,進入冬季後疫情威脅加劇。因此,北京各大學的寒假放假時間也非常引人關注。
  • 冬天在陝南吃臘肉
    有的說切碎了和大料一起煎了吃。有的說還是蒸了吃有味。有的說煮了吃還省柴。最後一個說,唐僧肉本是個稀奇之物,還著做成臘肉,吃得長久。 做成臘肉,吃得長久。這個道理妖精都懂哇。 陝南人世世代代吃臘肉,吃得長久了,臘肉之香就浸入陝南人的骨髓了。 陝南有句老話,叫「好親莫過母舅,好吃莫過臘肉」。
  • 3種有故事的植物,有的直接用人物命名,有的開花奇特美麗
    大家好,歡迎來到香草花園,我是春天。春天最近在讀園藝類書籍的時候,發現了幾種有故事的植物,有的植物直接用故事裡的人物命名,有的是故事裡的人物給植物命名,還有的非常有紀念意義。下面,春天就和花友們分享3種有故事的植物,有的開花美麗,有的故事動人。
  • 都是啤酒,為什麼有的保質期是一年,有的卻只有3天,哪種更好?
    但是啤酒的保質期就比較短,有的是一年,有的卻只有3天。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哪種更好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啤酒是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通過發酵釀造而成,它是傳統的釀造酒,不是蒸餾酒。所以酒精度數較低,並且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蛋白質、胺基酸、酵母菌、維生素、活性酶和糖類等等。營養非常豐富,所以又被稱為「液體麵包」。
  • 神秘莊嚴的婆羅浮屠,不愧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千年古蹟
    婆羅浮屠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千年古蹟,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馬吉冷婆羅浮屠村。這座宏偉瑰麗的佛教藝術建築,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古蹟和埃及的金字塔齊名,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五大奇蹟。往裡走,這座神奇的寺廟印入眼帘。遠遠望去,這座巨大的佛塔如蓮花,在晨光中盛開。
  • 從元宵節燈會,看燈光秀該有的模樣!
    前去參觀遊覽的旅客,在社交媒體上都用「震撼」來形容眼前的景象。露天的大廣場上,觀眾在椅子上依序坐好,以獅身人面像和三座大金字塔為背景的燈光盛宴緩緩拉開序幕。隨著燈光亮起,獅身人面像的臉孔顯露出來,它說道:「每個黎明我都看到,太陽神在遙遠的尼羅河畔升起,他的第一道光線照耀在我的臉龐。5000年來人類所看到的日出,我一次都沒有錯過。我目睹過埃及歷史的光輝,一如明天會在東方看到炙熱的火焰。我是君主陛下腳下忠誠的守護神,如此忠實機警,與他如此接近。所以他賦予我與他相同的面容,我是法老王的化身,經歷無數年代,崇拜我的人賦予我許多名字。」
  • 為什麼有的文案年薪5萬,有的文案年薪50萬?
    我曾面試過一些文案,簡單了解後發現,50%的應聘者完全沒有過任何形式的正規寫作經歷及亮點作品。問他知道新聞稿怎麼寫嗎?懂軟文的規則嗎?腳本知道是什麼嗎?而偏偏這些應聘者,去小公司用「綜合」的技能做「文案」的工作,竟然也安然無恙的混了下去,大量湧進行業,形成低端、廉價的圈子。很多會寫一點什麼什麼樣的文字,就敢擔任各種高管,還敢到處攬活兒。比如,某群來活兒了:「軟文!誰接!」,刷屏的都是:「100,我接!」、「我80一篇!」、「我50!」。
  • 陝西又一古鎮走紅,人稱陝南「小南潯」,素有「漢江明珠」之美譽
    編輯/ 軟妹呦 歡迎轉載分享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的時候我們不在乎目的地還有著一腔陝北獨有的方言,十分的獨特;多數人認識說陝西古,是因為這裡的古建古蹟名勝據相關資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古鎮一帶就有了先民活動的足跡,因其位於漢江之濱,到了明清時期這裡就成為了出陝入川的必經之路,再加上鎮上盛產麻、耳、棓、生絲、茶葉等農物,一時間這裡成為了當時商貿集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