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臺這座城市,美如仙境,日日如詩。
對於現代人而言,時間總是悄無聲息的溜走,仿佛從來沒有認真感受過那些細微處和真實的瞬間。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忽憶起古人在資訊時代還未來臨前,總將日子過得詩意而美麗。
今天帶大家一起探遊屬於煙臺這座城市的煙火與愜意……
芝罘島
清晨,奔赴芝罘島方向,乘船環芝罘島一周,遠觀海上大國重器「藍鯨2號」,領略獨步深海的風範。吹著海風,望著能夠停靠40萬噸級巨輪的「煙臺港」,感受煙臺市「現代海洋產業」的波瀾壯闊。
並向而行,這裡還是煙臺市的「海洋牧場」,看漁民牧海而耕,採摘生猛海鮮,一日之晨,莫過於此。另外這裡,還有一塊有名字的「石頭」「婆婆石」,這是芝罘島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觀之一,不知它在這裡已經守候多久,每天等待人們「講述」關於它的故事。
夾河大橋
沿途駛過夾河大橋,海天一色,一抹湛藍在眼前,分不清是天空藍還是海洋藍,橋上不斷有車輛駛過,橋下船隻慢慢划過,多添了一絲煙火氣;橋的建成,方便了出行的同時,也成為煙臺一座新的地標性建築,不是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這更像一首氣勢磅礴的協奏曲,為煙臺點綴出了磅礴大氣之美。
芝罘島西路
沿芝罘島西路漫步,海的味道撲面而來,呼吸暢達。心曠神怡的同時,還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放鬆感。海上波緩浪輕,岸上沙質細膩,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海灘上許多孩子嬉戲著、打鬧著,堆沙踏浪肆意享受著他們的童年,煙臺那抹藍因為他們的存在有了更多的活力。
蓬萊閣
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無間。
蓬萊,北方有仙境,名曰蓬萊。
蓬萊是中國古代民間和道教傳說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到了蓬萊即是仙。蓬萊這個自帶仙氣兒的地方,也因此帶著些神秘之感,讓人忍不住去探尋。
蓬萊閣臨海,常年雲霧繚繞,恍如深處仙境一般。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市蜃樓」,若是遇不到,也沒關係,登高觀海又何嘗不是人生一件快事呢?遠眺黃海和渤海的交界處,黃色與藍色相互碰撞,頗為神奇。
碧海萬頃層層浪,丹崖雄俊步步高。蓬萊瓊閣風光美,神州處處好河山。
蓬萊閣建築凌空於海上,雲霧四季縈繞,有碧海藍天相連,亦有綠水青山相映。據統計,從1980年至今,在蓬萊閣以北的海面上共出現了40多次「海市蜃樓」,深入又見八仙之雕塑與壁畫,栩栩如生,講述著屬於煙臺的傳奇。
三仙山
走進厚實沉穩的山門,眼前豁然開朗,藍天碧水環繞,亭臺樓閣林立,水霧繚繞,仙氣縹緲的古典園林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三仙山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三和大殿、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沿著山路一步步向前,時而漫步林中,時而歇於樓閣,靜看三仙山景,享清風拂面,來一場修身養性的祈福之旅是初秋旅遊的明智之選。
三和大殿最為氣派,站在殿下,一種歷史感撲面而來,這裡供奉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充分體現了「三教合一」「一團和氣」的概念。孔子代表的儒家彰顯了人與社會的和諧,老子代表的道家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釋迦牟尼代表的佛家彰顯了人與自我的和諧,文化的包容性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瀛洲仙境最為詩情畫意,此處為三仙山之一,是按照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十八學士登瀛樓》圖所再現。飛閣流丹,彰顯著法度嚴謹,周邊又以中華傳統美德「忠孝節義,禮儀廉恥」命名八個翼亭,詮釋著齊魯大地儒家思想的精髓。
三仙山不止於宮殿樓宇,隨處依然可見煙臺藍,頭頂藍天一碧萬頃,身旁河流綿延不絕,倒映著古宅深院。原本為對比色的藍與橙在此處融合完美,文化內涵之深厚與自然美景之鬼斧神工宛若天成,展示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妙畫卷。
蓬萊歐樂堡國際度假酒店
走進蓬萊歐樂堡國際度假酒店,最大的「困惑」或許是——你分不清其中哪是建築,哪是藝術。或者說,兩者天生就是完美糅合在一起的,分不出你我。不同主題不同體驗,但相同的是打開房門那一股撲面而來的舒適感,賓至如歸莫過於此。
這個季節的煙臺
天比以往更藍,水比以往更清
每天步履不停
在這處散落人間仙境的地點
一路走一路拍
日子愜意又美好
相機中,腦海中
全部定格美好的時光